摘要:水利工程技术在国家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关键技术与设备变化较为显著。就拿水利工程施工中进行有效的导流技术应用来说,导流技术对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提升具有十分的重大意义。为了更好的优化和完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对其水利工程施工应用展开了更深层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
引言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对各行业的施工作业水平及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作业而言亦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地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某些技术施工作业方面仍存在着些许的不足。下面文章主要针对其施工作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施工作业导流施工进行重点阐述,希望可以通过文章的论述真正意义上改善导流施工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以便更好地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
1.导流施工技术
导流施工作业主要是针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作业中如何有效避开施工区域而确保水源能够顺利流入下游位置而进行的施工作业。此项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对水源进行合理分配和控制,通过引流和控制的方式可以将水源引入到需求的位置上。目前来讲这项施工作业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作业中,但是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却较为明显。导流施工作业在整个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1.1合理择选坝址
水利施工作业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作业则是对其设计图纸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设计需求寻找合理的施工作业坝址。在选择坝址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基本因素如周边的施工作业环境以及存在的自然地形、地貌等因素。在考察过程中,还要将施工作业具体实际情况考虑其中如地质条件、施工作业难度等因素。
1.2科学设计水电枢纽工程施工计划
在进行施工作业坝址的选择时,要同步将施工作业的长远计划设置其中,通过长久的施工作业方案来增强其施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可预设的问题进行合理化的分析与布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选址确定好以后,能够依据选址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化的明渠施工作业,同时还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厂房分布的操作及建设,使得导流施工作业真正意义上发挥其效用。
2.影响导流的主要因素
在使用导流施工技术中,应以水利工程坝址、区域地势、水流情况、河流下流承受力和水库蓄水能力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为依据进行全面的探究与分析,尽可能的减少导流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水利工程的质量与施工进度得到保障。导流技术在选择和实施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2.1水文因素
水文因素是水利施工作业中导流施工作业比较常见的一种影响因素,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以在进行施工作业前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能够依据施工作业环境准确的判断出当下的水质特性和流水的深浅度来进行合理的导流引入。但是此过程中在实际施工作业中也是施工作业技术人员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水文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单纯的水质特性和深浅度,同时还需要对水流的大小、回旋量以及河水中存在的混合成分、泥沙等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尤其是在一些地区雨季较强时,或是冰雪季节等都将会对水文的影响因素产生影响。
2.2地形地貌因素
地形地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水利施工作业的导流作业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选址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环境比较差的地质环境下进行施工作业会给导流作业带来很大的施工难度。这就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每种导流施工作业方式从河床狭窄、陡坡度及岩石硬度等角度多方面中和考虑,选择适合施工作业的导流作业方式,避免地形地貌对其极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地质因素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地质环境是较为重要的一项施工因素。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的施工技术进行水利施工作业建设都将会是参考的重点。地质因素主要会对导流流量的大小和方向产生极其不可控制的影响,多数施工作业环境下都要对地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施工中尽量采取可控的施工作业手段进行施工作业,一旦发生特殊施工作业情况则要第一时间进行分析,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如在地处峡谷地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作业,需要做好导流方式的确认,在进行后续施工作业中能够依据实际情况通过调节不同高度的导流作业进行有效的水源导入。
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中国现在较广泛应用的导流施工技术有全段以及分段围堰法。明渠导流和隧道导流都包括在全段围堰法,全段围堰法是指在施工现场区域的水流截断,使用导流施工技术绕开施工区域流向下游。分段围堰法则指在后期施工时在坝体上设计一个缺口使水流在经过河床时向下流[1]。
3.1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主要指的是于河岸或者滩地位置处进行渠道的挖设,并于基坑的上下游位置处对围堰进行设计。同时,使得流水经由渠道实施下泄。此类技术现下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了岸坡平缓的平原河道以及宽广的滩地中。倘若施工区域周边存在老河道,则建议实施具体的明渠导流。这样不仅有助于减少施工的资金投入成本,也可以减少人员的实际施工量及施工压力。此外,也应对明渠的长度加以有效设计,严格控制挖掘深度。
3.2隧道导流
该技术现下主要应用于地形陡峭、岩石硬度较大以及河谷较为狭窄的区域中。但由于隧洞的泄水能力一般较低,挖掘隧洞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所以,通常情况下,基于汛期泄水的状况下,多采取淹没基坑的方式。在具体对隧道导流实施设计时,还应对永久隧洞加以充分考虑。同时,基于地势较为险峻、坝址河床宽度较窄等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隧洞导流的方式。
3.3坑基排水
在实施完截流操作以后,经由旧船道过流,对基坑实施抽水操作,并应在具体实施排水操作的过程中,将基坑中的降水以及渗水等排除,促使其经由闸坝过流,有助于减少基坑的渗水量。在刚开始进行排水操作时,可优先利用抽水机实施相应操作,其中可以配备3台功率为20kW的抽水机以及长度为20m的扬程,并将其中一台抽水机当作备用机器[2]。
3.4船闸施工
一般而言,对船闸工程进行的施工基本包括对上闸首、下闸首及闸室等施工,基于船闸的设计本身较为复杂,涉及到的部位也较多,船闸整体的施工流程对实际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进度也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基于船闸结构可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在实施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着重于对船闸的主体结构进行高质量设计,并对其他结构实施辅助设计,严格遵循所规定的施工原则,实施各环节施工。
结论
简而言之,通过上文的论述分析,我们得知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导流施工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其施工作业的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对施工技术所产生的影响。尽量避免因两者对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的影响所带来的质量问题。作为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每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导流作业有所充分了解,如水文因素、地貌因素、材料因素等都要一一进行把控,通过合理化的分析与提升来提高施工作业质量水平。此外,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具体情况加以完善,真正做到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3]。
参考文献
[1]李向东,霍莉莉,刘艳娟.三维技术与BIM在水利设计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探索[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9(10):141-143.
[2]廖圣龙,安居白.基于视频图像的电力线故障诊断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8,33(09):147-150.
[3]杜卫.某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08):152-154.
论文作者:侯高升,樊金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作业论文; 水利论文; 因素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坝址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明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