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干预作用研究论文_刘捷 王冬梅 周永华

刘捷 王冬梅 周永华

(栖霞市人民医院;山东栖霞265300)

【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协同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与整体健康状况等几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11%,对照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协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有助于持续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具备推广价值。

【关键词】协同护理;老年冠心病;干预作用;生活质量

Study on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u jie wang dongmei zhou yonghua

Qixia people's hospital 265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9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The control group (n=4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5) were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collaborative nursing to compa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Results: the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emotional function, role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overall health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1.1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5.56%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dely recognized by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contribute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with the promotion value.

Keywords: collaborative nursing; Elderl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tervention e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048-02

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是常见的内科疾病,近年来,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很大程度上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冠心病是一种病程漫长,且合并多种并发症的疾病,由于患者不具有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所以远期生活质量较差。协同护理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程度的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护理思维,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最终让患者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分别对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协同护理,并将干预效果进行了分组对照比较,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参与研究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全部选自2018年1~12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排除急性肺栓塞、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主动脉夹层、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疾病、心房扑动、神经疾病史、精神病史者。遵循随机等比例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59~85岁,平均年龄(71.28±3.54)岁;15例II型糖尿病、9例长期饮酒吸烟、35例合并高血压、8例行介入手术、11例心功能III~IV级。观察组45例,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2.84±2.79)岁;13例II型糖尿病、10例长期饮酒吸烟、34例合并高血压、9例行介入手术、14例心功能III~IV级。组间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饮食干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等,规范各项护理操作。

协同护理:

①强化健康教育:立足于患者、家属和整个家庭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制订健康宣教的内容,并将健康知识制定成册,保证患者人手一份。手册包括以下内容:不良心脏事件的类型与临床特点、自我救治措施、自救技巧、冠心病PCI手术后的注意事项等。明确告知患者抗凝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常见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详细讲解药物的疗效、类型、药效机制和禁忌证,强调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的重要意义,培养患者科学用药意识。每天早上起床后与睡觉前测量并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与血糖水平,以此为依据为患者制订饮食方案,严格限制脂肪与食盐的摄入量,鼓励患者食用维生素、钾、钠丰富的蔬菜瓜果;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血压水平;盐水的摄入同样要严格限制,为患者讲解检查报告单上的各项指标,培养患者规律、健康的作息与生活习惯,结合病情特点进行阶段性的恢复运动,增强抵抗力。严禁从事重体力活动,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在不影响健康状况的前提下进行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户外活动。

②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开展”一对一”的干预模式,亲自示范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直至患者完全掌握为止,若检测结果异常,应立刻通知医护人员;向家属示范心肺复苏的正确方法,当患者突发意外状况时能够紧急处理;指导患者和家属常用、有效的现场急救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定期的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在线随访、登门随访等方式,了解患者出院后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管理情况。患者出院后的第一个月进行4次电话随访,1次/周;第二个月,2周随访1次;第三个月电话随访1次。1月/次的门诊随访。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安排登门随访时间,建立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方便患者咨询。随访中主要询问患者的病情,给予其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督促患者按时用药并为其解答问题。

③强化心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用中老年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与之交流,直观易懂的告知患者情绪、心态与预后的关系,叮嘱患者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在交流中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生活经历,以朋友、亲人般的关怀温暖患者,使其提高治疗信心。通过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等方法调节患者的情绪,定期举办病友交流会,邀请患者共同参与,鼓励患者畅所欲言,彼此鼓励,交流治疗经验。指导患者与家属掌握协同护理措施,提倡家属参与到临床护理中,协助护理人员照料患者,以便出院后,患者在家庭中能够获得科学的护理干预。

1.3观察评定标准①于患者出院前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从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6个维度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共包含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食欲减退、疲劳、呕吐、睡眠紊乱、腹泻等12项物理症状。每个维度评分区间1~7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②护理满意度问卷由我科自行设计,患者出院前完全问卷调查,问卷采用百分制,>90分表示满意;80~90分表示基本满意;<8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中老年人是冠心病的多发群体,调查显示:男性的发病时间要比女性更早。患者的病情往往复杂而多变,很容易出现突发状况,因此临床应严密监测病情发展与患者的临床表现。老年冠心病患者抵抗力与免疫力较差,病情反复发作,临床治愈难度大,患者和整个家庭都要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以至于部分患者丧失治疗信心,依从性差,十分不利于病情恢复。

协同护理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有学者指出:经济是影响老年患者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家庭的忽视,家庭和医院之间的沟通不畅,缺少协作同样是阻碍病情恢复的重要因素。协同护理为家属、护工、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指导与护理指导,满足了三者的真实需求,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因此护理效率与质量更高。Craig等学者在研究中采用定性分析,肯定了协同护理在医疗保健行业中的价值。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协同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是可行、有效的,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研究提升肺癌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与效果[J]. 郁颜旭.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01)

[2]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 王秋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43)

[3]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的影响分析[J]. 张瑞,阿斯依古丽·玉素甫.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51)

[4]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 潘秀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89)

[5]老年冠心病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 周婷,方兰,段咏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76)

论文作者:刘捷 王冬梅 周永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干预作用研究论文_刘捷 王冬梅 周永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