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丹丹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其发展与各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情况密切相关,尤其是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虽人口较少,但需要充分了解其各方面,马世仁通过走访、考察等多种形式对保安族历史、文化、经济方面内容进行整理,为保安族的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田野 历史 文化 经济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民族,受关注程度较低,大多是本族学者较为简略的介绍,马世仁《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保安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一书详细记录了保安族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
本书中作者探讨的对象是西北少数民族——保安族。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现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保安族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先前居住的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保安城人民的历史文化。
该书是在保安族研究中较为典型的一本书,也是迈尔苏目·马世仁比较著名的一本书,花费了四年的时间,走访调查了多个地区,访谈150多人,在详细的田野资料上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由田野资料堆砌而形成的书,而是作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水利、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知识,借鉴先前研究成果分析对比完成的。
一、作者介绍及成书背景
本书作者:迈尔苏目·马世仁。保安族,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人。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水利系水利工程建筑专业。曾任甘肃省积石山县水电局副局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中共临夏县县委副书记和县长,甘肃省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现为政协临夏州委员会副主席,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任《中国保安族》《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保安族卷》副主编。发表《保安族族源考证》《沉淀在同仁土、藏村落中保安族文化》等文章。
作者在书中谈到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提到他长期关注保安族研究的学术进展和前沿问题,作为保安族的一份子,且从小生活在文化氛围浓厚的保安族社区,在阅读学术界的一些成果时总感到一种“客位”的距离。作者认为这不仅影响着学术认知的深度,而且还会影响观点的正确与否。所以作者希望以“主位”的角色发现历史的真实,关注民族的发展。所以在这样的动力下,作者开始了长期的田野调查,并在当地人以及许多学者的帮助下完成了该著作。
二、全书结构
全书共有五大部分:绪论,正文,附录,参考文献及后记。正文又分为六章。
绪论中对整本书多涉及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罗列陈述,提出作者在长期关注保安族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疑惑与编写该书的出发点。正文第一章“保安族族源、历史与民族化过程”,从六个方面对保安族的族源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从多个角度出发通过调查考证分析保安族先民主体;第二章“保安族大迁徙与‘异乡’家园的重建”,分十个部分从保安族分布的情况、迁徙的社会背景、主要原因、时间、事件、迁徙的路线、迁徙所造成的影响、民族间的融合以及与故居地的历史关系进行了描写,并且还对“保安三庄”的误称进行解释;第三章“同仁土族、藏族村寨中的保安伊斯兰文化遗存”,通过走访调查各个地方的清真寺、伊斯兰经砖、人民保存的伊斯兰经典、房屋的装饰及人民的日常习惯、用品等对伊斯兰遗存文化进行分析;第四章“保安族珍藏的伊斯兰文化典籍”,详细了解了几个地区个别人所拥有的伊斯兰文化典籍;第五章“保安族的经济文化类型”,分别详细调查分析了农耕经济、畜牧经济、商贸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书中所占比列较大的章节;第六章“保安族的语言民俗文化”,从语言、姓氏、民俗、服饰、节日、娱乐、文学、音乐、舞蹈入手,生动地分析了保安族的多彩文化。此外,书中花大篇幅放了七个附录,分别是“元代安西王阿难答与西北穆斯林”“基因分析视野下的保安族源流探微”等。这些附录汇集了作者了大量心血,也给之后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所做的努力以及多次调查过程中他人对其的帮助。
在书中作者利用其所会的保安语,与当地人民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对话,也因其就是保安族一员的特殊身份,得到了更为详细,深刻的资料。书中作者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弥补了先前的研究所欠缺的部分,更加详细地了解了保安族的多方面情况。
三、内容详析
就保安族族源来说,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但先前的研究大多止步于自己多认为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对该结果进行一个细致的说明。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一主多元”,一主是指“元代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多元是指在保安族形成发展过程中在主干基础上融合了回、藏、蒙古、土、汉、撒拉等多民族成分。之后作者通过对多个史料的整理,解析了“元代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可能有的情况,用史料的综合整理,合理猜测了可能存在的集中情况,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个推测的由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作者还从田野的过程中所看到的文化遗产等对其所提出的观点进行了证实。比如利用人们对一些地名或者平时用语的叫法,分析了其语言的组合,“卓玛王伽”是藏语组合,藏语意为“可敬的王姓家族”。利用这些细小的语言等方面的资料来加以佐证。这些利用田野资料推测的部分书中有13部分,是从不同的地域入手搜集得来的。
第二章中对保安族历史上的两次大迁徙也进行了十分详细地介绍,作者对其迁徙原因进行了历史资料的整理,对迁徙时间进行多方考证,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详细分析推翻了咸丰末年、同治十三年这两种说法(第一次迁徙)。还对其迁徙的路线有个十分详细的介绍,把人民的回忆与史料相结合,形象表现出了保安族人民迁徙过程中所遭受的经历。通过对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族村庄分布示意图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保安族人口分布一览表的展示分析,让读者们更清晰的了解了保安族。
第二章中作者的第九部分和第十部分是独特之处,作者通过历史资料和田野调查,分析了同治三年迁徙前,保安族定居果的8个堡子和村庄与现在保安族居住村庄的历史渊源;对“保安三庄”的叫法进行了分析与澄清,作者指出由于之前研究者缺乏深入的调查,使得人们一直认为保安族聚居的地方只有保安三庄:大墩、梅坡、甘河滩,忽略了其他的自然村,同时还对一些人将保安族迁徙前所居住的的保安堡、下庄、尕撒尔称为“保安三庄”进行反驳,指出保安族在迁徙前是居住在八个村庄的。
第三章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过程中的个例进行编写,通过尕撒尔、年都乎等地的清真寺遗址以及所收集到的物品,分析出了“当地的伊斯兰教受到了汉藏文化的影响(屋脊上放有龙的瓦当片)”,当地的其他一些民族也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非伊斯兰教信仰者门板上钉有新月金属片)等。书中有意思的一部分就是作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好多不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族人民都保存有伊斯兰教的一些经典书籍,而且不管信仰与不信仰,大多人都把所拥有的伊斯兰教经典书籍藏到房梁上。作者对被访问者进行提问,得到的答案大多都是说伊斯兰教的经有好处,不能糟蹋。而且“要是真心保存就会放在房梁上,要是不往下传,就会埋在干净的地方”。通过三四章对伊斯兰经典书籍的调查,表现出保安族人民对伊斯兰教的虔诚和热爱。
第五章是全书的一个重要章节,作者用了100多页对保安族的经济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农耕经济中作者侧重与研究水磨与农垦经济。对水磨的兴起、发展、品种、构造、功能等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写。通过作者对青海同仁保安隆务河地区以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聚居地区水磨的一览表可以发现,水磨都是个人所有,青海地区的水磨最早出现于元代,大都在保安族迁徙之后(清)之后没有了,甘肃地区的大多是在19世纪80年代,也就是在保安族迁徙之后开始有的,一开始都是私人所有,于20世纪50年代后都归为集体所有。
商贸经济在保安族经济中占有很大的一个比重,作者从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入手,对印度客、日本客、鞑子客、松潘客、短脚客、藏客等都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多个商人的介绍,经商的时间、路线、过程、利润等等使我们生动形象地了解到了当时人们经商的情况。大多商人的队伍都是亲戚组成或包含有自己的亲戚,而且大多人的本钱都是向别人借的,不同的类别利息也会不同,大多数跑国际贸易的,在没遇到土匪强抢的情况,大多都会挣钱,而国内贸易的大多是一些贫困的人,尤其是短脚客,常因还不起高额利息而亏本甚至倾家荡产。通过阅读1950年前保安族商人一览表可以发现,只要是能跑国际贸易(大多是去印度加尔各答、日本等)的基本在土改时都被划分为富裕中农,甚者是地主。而且跑国际贸易的基本都是去3~4次,作者所调查的55个人中,只有2个人去过5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国际贸易的艰辛。
手工业经济在保安族经济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书中作者对保安族“果尔”中黑活匠、刀子匠、锁子匠、剪子匠、铜匠及银匠进行了描写。先是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对各个“果尔”的主要工具设备、制作工序、主要产品、成本和利润和主要代表人物进行描述,通过个例访谈加以佐证,同时还有相关照片。从作者所罗列出来的传承谱系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的“果尔”都是家族传承或师传,而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保安族所制作的东西大多都是卖于藏民等,受到其他民族的喜爱,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制作的工艺在不断提升,保安“果尔”的收益也有所提高。手工业中对保安腰刀有个很详细的介绍,腰刀的继承与发展都显示着保安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腰刀的不断发展也丰富了保安族的文化。
保安族有语言无文字,且保安族在不同的环境下,所受地区影响不同,使得保安语好多词汇都是与其他语言的融合。第六章中,作者将保安语与阿语、波斯语、突厥语、古蒙古语、藏语、汉语进行了比较,把其相同的部分词语进行了统计列表。可以看出每个民族的发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周边民族的影响。此外,还对保安族的姓氏进行了分析,这个也是有其特色的,经名、姓氏、取名等都能表现出保安人民在多民族环境下的变化发展。第六章中对保安族的用药、婚俗安葬等习惯和服饰、节日、娱乐、文化、音乐、舞蹈等活动采取例证方法,多从举例子进行简介,内容虽不多,但抓住重点,简单清晰表达了保安族特色。
附录的安放既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补充,也证实了书中信息来源的可靠,附录二中对基因问题的详细解释,虽不能完全断定保安族先民的来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辅助作用。对元、明、清三代保安族资料的整理是十分宝贵的,方便了之后的学者进行学习研究。
总之通过对全书的一个了解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充分地利用了自己懂语言,熟悉保安族地理等的优势,结合前人的研究与历史资料,通过田野调查详细描写了保安族的历史与文化。书中的田野调查资料是十分珍贵的,但由于好多是人们进行回忆的,并不具有绝对性,而且因为有本民族情感在其中,有些事物的描写等避免不了夸张,所以我们要理性阅读,辩证地看待,不能将其作为绝对性的资料进行引用。
参考文献:
1、马少青.保安族 [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2、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
3、迈尔苏目·马世仁. 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保安族历史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荀丹丹,女,(1992——)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
论文作者:荀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保安族论文; 作者论文; 伊斯兰教论文; 石山论文; 撒拉族论文; 田野论文; 进行了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