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报”的更名_陈文论文

论“情报”的更名_陈文论文

也谈“情报”更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论文,也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书馆论坛》1996年第3期刊登的陈一阳《“情报”改名论》一文,全面细微地梳理了当前对这一问题讨论的观点,阅后颇有同感。陈文的一大功绩是把这个人人都想说,人人又不好说,说起来很难的问题表述得比较透彻,让人读来,思路清晰多了。当然,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也不是容易的。正如作者所说:“正名,就是重视概念的作用”,对概念的科学阐述是正名研究的主攻方向。笔者比较关注这一问题,十年前曾在刊物上撰文《“资讯”浅论》,建议将“情报”一词与“资讯”相比较,但那时尚无更名风波,是想从概念上对“情报”一词的不足作点旁证。读罢陈文,顺着他的思路,再作一点讨论。

1 “资信”也不太妥

对陈文的主要内容我是投赞成票的,但对文中的建议,却不能苟同。主要是“资信”这个概念,仍觉不妥。

首先,“资信”一词,是被经贸界频繁使用过的名词,如“资信调查”、“资信等级”等。于光远先生主编的《经济学大辞典》对“资信等级”的解释是“在贸易和金融业务中,对客户和有关银行的资金信用情况,根据有关咨询机构或其它渠道提供的资料划分的级别。”“资信”即“资金信用”的意思。这一点,还可以从“资”字的字源上得到佐证。《辞海》载:①“资,财物、费用。”②又“资料。”③又“指地位、阅历、声望,资格等。”④又“取资,凭借。例:《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可见,“资信”一词中的“资”是①意;“资信”一词整体又有③、④之意,既微妙,又复杂。

事实上,“资信”一词大量用在国际贸易中对贸易伙伴的投资评价方面,其英语(Creaclic)词义与汉语基本相同。而且,港台及海外华商界已经十分习惯于这个名词,拿来作“情报”替代词已不可能。

其次,陈文建议中提出:“就字面讲,它可以表示为‘资料信息’、‘资源信息’或‘信息资源’的压缩形式。”这种简单处理概念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须知,“资”字字源含意如上述那样多义,(姑且不对“信”字溯源)怎么能把几个复合名词以“压缩”的方法来形成新的概念呢?显然不妥。而且“资信”引申到“资信学”、“资信中心”、“资信研究”会引起较多歧义和混乱。

2 再论“资讯”

笔者《“资讯”浅论》一文发表在更名风波之前,当时主要是对台湾学者的这一名词感到比较亲切。十年过去,我倒产生出一个想法,认为众多改名中,以“资讯”一词代替“情报”比较合适。

其一,遍查台湾文献(因台湾为域外最主要的汉语地区),“资讯”一词均与图书情报工作关系最为密切。其含义中较有共性的有两点:一是加工过的“讯息”(即早期台湾“信息”义);一是电脑为载体(后也扩大至一般载体)。前者,从本质上与情报的含义取得一致。加工,是个过程,也就是陈文中点出的“即将情报看作一种活动,有一定的对象要求,需要一定的手段和过程。”我国情报学十分重视这个“加工”的含义。因此,可以把“情报”看成是一个名动结构词。是“关于情况的报道”。“情”就是“情况”,“报”就是“报道”。这样一来,“情报”就有了“加工”和“过程”的意思。而“资讯”,也是一个名动结构词。“资”是“资料”,“讯”是“讯动”(或“讯传”),“资讯”即“资料的讯传”。这样便完全可以与“情报”置于含义和词构都一致的情况,首先在这方面互换。此外,“资讯”中的“资”,即《辞海》中的②意,资料也,资料是早期对科技文献或情报的替称,现在亦通指非正式出版的文献,完全符合情报工作的原意。至于以电脑为传播载体,当然没有问题,现今公司经理从电脑打印机得到的输出文本不都早已称之为“资讯”了吗?

其二,“资讯”一词在海外,明确与英文“Information”相对应,而且不仅在台湾,几乎海外华人已统一了这个词的通用性。以致在门户大开的中国大陆市场,以“资讯”命名的公司实体已大量出现,几乎都是为适应港商、台商、华侨的习惯而采用的。从看到的文字理解,“资讯”就是“情报”,只不过内容更偏重于经济、金融、商贸和管理方面,更需要借助现代化手段来加工,更接近当今我国原科技情报部门的工作成果形式罢了。

最后,“资讯”一词,完全避免了“情报”的缺陷,同是中国人,海外华人可以通用,而且概念内涵基本一致的名词,我们为什么不直接采用,以求这一名词的统一呢?“资讯科学”的概念也已沿用多年,我们实在不必再节外生枝地去发明更多的名词了。既然连商贸企业界都已十分顺利地接受并日渐广泛采用了这个名词,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必要非拒绝它不可呢?

说到这里,笔者又想,真正的情报还是存在的。战争、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报应与英文“Intelligence”相对应,除非是非常规手段的情报在中文中采用“谍报”外,绝大多数情况下还应采用“情报”二字。

至于商场、市场等经济行为中极为保密的竞争性“资讯”(或“信息”),由于其存在形式极为特殊(一般绝不采用正式文本或输入电脑),则应该专称“经济情报”,称“竞争情报”概念上不准确。但在尚未统一称谓时,作为过渡,可以存在一个时期。

总之,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短期内达到统一;更名要充分考虑学科本质的内涵和学术规律,避免人为的功利因素。高校系科的更名尤应如此;涉及多行业、相关行业共性概念时,应充分考虑各行业的现实状况,应广泛征求意见,避免行政干预学术课题;汉语概念因涉及不同制度、不同经济背景的多国、多地区,在未来新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应客观地、审慎地、科学地整合。

更名风波时至今日,确有必要达到统一,笔者暂将上列看法作一归纳,作为引玉之砖,供大家整合之用。

概念称谓 应用范围英文对应词 说明

资讯一般经过加工过程, Information 一般为非正式

有使用对象的资料、 出版物

文献、文本、数据库

信息上述范围中的知识Information 在图书情报

要素业内

情报政治、军事、经济、 Information 应在“情报”

技术经济范畴内可从 一词前加上

公开来源中加工成为 范畴组成偏正

决策所需的资讯 词。如“经济

情报”。

谍报采用非常规(法则) Intelligence

方式秘密取得,并加

工为秘密行为服务的

资讯、情报。

资料作为资讯、情报加工 material

用的原始文献、文本

责任编辑注:阅读此文可参见本专题1996年第9期44页上的文章。

标签:;  

论“情报”的更名_陈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