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优化换药流程用于下肢慢性伤口换药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韩露,聂娜,李进,胡俊#

(重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急救部;40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下肢慢性伤口换药护理患者施予鉴于湿性愈合理论之下的优化换药流程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下肢慢性伤口换药护理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换药流程的25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鉴于湿性愈合理论之下的优化换药流程的25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总分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鉴于湿性愈合理论之下的优化换药流程在运用到对下肢慢性伤口换药护理患者施予换药后,能够增强创口的治疗成效,进而减少患者自身的疼痛感,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关键词】换药流程;护理;湿性愈合理论;效果;下肢慢性伤口;流程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150-02

伤口愈合会被各类因素所影响,不单有患者自身的年纪、营养、各类病症,伤口中的局部条件与环境等也具备十分关键的影响[1]。有研究人员指出了,处于湿性环境之下,可以促使上皮细胞产生爬行,进而让伤口尽早获得愈合,所以,湿性愈合理论已经大量地被运用到伤口方面的治疗中,并收获了较优的成效[2]。鉴于此,本研究为了分析对下肢慢性伤口换药护理患者施予鉴于湿性愈合理论之下的优化换药流程的价值及效果,选出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下肢慢性伤口换药护理患者,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基础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下肢慢性伤口换药护理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换药流程的25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鉴于湿性愈合理论之下的优化换药流程的25例作为B组。A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据18例、7例;患者的年龄<68岁且>25岁,年龄均值(46±14.55)岁。B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据19例、6例;患者的年龄<69岁且>26岁,年龄均值(47±15.03)岁。对比两组相关资料,其结果显示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深入对比、研究。

1.2方式

A组患者施予常规换药流程:先对伤口中的各类坏死组织全方位实施清理,借助生理盐水对创面开展清洁,再借助消毒液对伤口实施消毒,最后,借助敷料施予包覆。

B组患者施予鉴于湿性愈合理论之下的优化换药流程:

(1)改良清创步骤:先对伤口施予清洁,依据相关情况选取无菌型生理盐水开展清洁,对具备臭味的伤口要运用双氧水实施环状旋涡式清洁。依据伤口本身的结痂情况科学地选取锐器联合水胶体自溶型清创的方法开展清创,以减少在清洁痂皮期间患者产生的疼痛感。

(2)构建低氧、适宜潮湿、微酸的愈合条件与环境:在清创结束后,二次借助无菌型生理盐水施予清洁,保障没有消毒液等相关异物留存。依据伤口类型选用适宜的湿性敷料加以包覆,并依据伤口中的渗液情况,对敷料类型施予调节及换置。

(3)细致实施记录,开展心理方面的开导:在对伤口处理结束后,都要细致实施记录,对患者所有情况实施监测,改正规划,并依据伤口本身的愈合情况改正治疗对策。对患者施予心理方面的开导,细致引导其接纳各类护理与治疗,借助给予前后图像,增强患者对于治疗的自信心。

1.3指标观察

估计对比A、B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VAS总分,分数即为0-10分。总分愈高疼痛感愈重。

估计对比A、B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显效:伤口中的皮肤全部获得愈合;有效:伤口中的皮肤没有全部获得愈合,然而,感染得以把控,创面能够开展手术或是植皮;无效:创面产生的感染把控较差,创面没有获得愈合。总有效率即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相加之和。

1.4统计学的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涉及到的临床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对照结果显示(P>0.05)表示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表示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疗效

A组总有效率即为76.00%,B组即为96.00%,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详情如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疗效(n)

3.讨论

伤口湿性愈合方面的治疗即为鉴于湿性愈合环境理论,即为借助各类湿性敷料,保持伤口处于适宜的湿润条件与环境之下,可以促使上皮细胞获得发育与生长,辅助伤口尽早获得愈合[3]。现阶段,湿性愈合理论在对慢性伤口施予治疗中已获得了十分普遍的运用,并收获了较优的成效。下肢慢性伤口较难获得愈合,不单对患者平日的生活、工作等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还会对其造成过多身心方面的压力。

鉴于湿性愈合理论,在常规实施换药的前提之下,对伤口相关情况施予全方位、总体的评测,借助各类湿性敷料互换一同运用的方法,给伤口构建适宜湿润、清洁、低氧等愈合条件与环境,进而提升伤口的愈合速率,增强治疗的成效。同时,医护人员对清创相关步骤实施改良,借助钝器联合水胶体自溶型清创的方法,减弱了患者在接纳清创期间产生的疼痛感。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鉴于湿性愈合理论之下的优化换药流程治疗的B组,在治疗结束后治疗疗效、VAS总分,好于常规换药流程治疗的A组,P<0.05。

总之,鉴于湿性愈合理论之下的优化换药流程在运用到对下肢慢性伤口换药护理患者施予换药后,能够增强创口的治疗成效,进而减少患者自身的疼痛感,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参考文献

[1]朱向定,田遂芬,李富英,等.两种伤口换药方法对预防PICC置管敷贴部位过敏性皮炎的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2):1450-1452.

[2]胡庆霞,何朝珠,刘思.五种疼痛强度评估量表在门诊伤口换药病人中的易选性和同时效度[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2):146-148.

[3]陆叶倩,王慧萍,陈卫黎.呋喃西林联合贝复济在皮脂腺囊肿感染化脓换药中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8,32(21):3327-3328.

论文作者:韩露,聂娜,李进,胡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优化换药流程用于下肢慢性伤口换药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韩露,聂娜,李进,胡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