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论文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论文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

高原丽

《求是》杂志第12期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战略高度阐述了文化及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及发展路径,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和重要的理论支撑,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

一、深刻理解新时代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并为此进行不懈努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逐步实现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需要有经济的发达、军事的强大、科技的支撑,同时也需要文化的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提供了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发源早又从未中断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流形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丰厚的底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中形成的指引革命走向胜利的理论、路线、纲领、政策,孕育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为挽救民族危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基础上建立,立足于中国实际,吸收国外文化有益成果,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性的先进文化,实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有机统一。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马克思主义永远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行动指南。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存在、相互对立并进行着全面的竞争,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更是异常激烈。西方国家采取“和平演变”战略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来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才能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之前的对照试验绝大多数只采用了电生理和评分来进行术后效果的评价,为了更好地反映手术效果,我们加入了高频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来评价正中神经的压力情况。这是一种全新的超声检测方法,它可以定量地测量组织的弹性,从而反映组织的受压情况[27]。SWE通过发射超声,激发组织产生剪切波,根据弹性测量公式就可以直观地计算出组织的实际弹性值。它不但对操作者的技术依赖性更低,可重复性高,而且可以明确地计算组织弹性,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一种更有前景的检测方法[27]。Cingoz 等[11]通过77例腕关节内正中神经的剪切波弹性成像的研究发现SWE成像在诊断腕管综合征和评估其严重程度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每个国家或民族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国家或民族的成员对自身文化有认同感并肯定自身文化的价值,对自身文化有自豪感并不断弘扬自身文化,对自身文化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不断地推进自身文化的发展。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2.没有工作经验,缺乏求职技巧。在当前我国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下,没有工作经验成为了许多大学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原因。是否有工作经验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统一于文化建设实践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于新课标中提出的相关要求,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位置,作为数学教师要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行有效的讲授与引导,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思索与探究.教师怎样才能适时进行引导,并为学生留有进行独立思索的时间,是数学教师要进行思索的问题,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基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创设.

2.1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症状消失,伤口完全愈合,没有出现并发症情况;好转: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症状改善明显,伤口没有出现感染和窦道;未愈:患者的症状消失,出现了继发性感染症状,需要进行二期手术治疗。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形成导向正确、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提倡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知识创新,提倡不同观点、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文化创新精神竞相迸发、持续涌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能够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形式加以推广;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起来,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度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博

标签:;  ;  ;  ;  ;  ;  ;  ;  ;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