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废弃研究_农民论文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废弃研究_农民论文

基于粮食安全角度的耕地撂荒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耕地论文,粮食安全论文,角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两年国际粮价大涨,世界粮食储备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粮价持续飞涨已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食危机,甚至损害了经济增长并危及政治安全。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大为增加。“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中国来说,保证粮食安全一直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战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走进城市,农民对耕地的依赖程度日益降低,一些地方农村土地撂荒现象日渐突出。不断盘活撂荒土地,已成为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粮价上涨”与“弃耕抛荒”,两个词义矛盾的词摆在一起,更显出关注粮食安全迫在眉睫,保护耕地,解决耕地撂荒问题刻不容缓。

耕地撂荒直接影响粮食安全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但是,中国粮食供应并不是高枕无忧,尤其是近年来,国内粮食生产形势悄悄发生着一些变化,有利条件在减少,不利因素却在增多,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在农业和粮食科技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之前,粮食的种植面积仍然是粮食总量不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全国有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0.8亩,三分之一的省(区)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受干旱、陡坡、瘠薄、盐碱、洪涝等多种因素影响,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约占三分之二。近年来,随着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耕种的收入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打工,致使大面积的耕地被荒废,与此同时,受建筑占用耕地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国际市场上都在上演粮荒,国内一些农民们却不愿意种地,任由大片良田长出荒草,虽然这些现象,还只是发生在个别地方,但相信每个人看了都会对粮食安全担忧。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农村耕地撂荒,是当前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影响粮食生产安全,而且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耕地撂荒的现状及原因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尽管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等税费负担,且每年还要给予一定种粮补助,但一直把土地视为命根子的农民,多数却弃土而去。随着城乡建设速度的加快,农村土地撂荒现象与日俱增,少则5%,多则达20%以上,季节性撂荒比例更大。农村大量土地撂荒,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①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

分户经营传统种养业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其规模小、技术低、成本高,加之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价格却居高不下,导致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以笔者家乡为例,该地以种植为生的农民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玉米,2012年该地农民种1亩玉米成本共需700元(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资200元左右,从种到收共需10个工500元)。按亩产玉米500公斤,每公斤2.0元市场价格计算,收入1000元。加之国家给予的每亩15元的良种补贴和98.8元的农资综合补贴,种植水稻每亩的纯收入为453.8元,平均每户以十亩地算,年玉米收入为5000左右,对于农民而言,秉着自力更生的原则,去掉生产成本,则十亩玉米的年收成在一万元左右,如果遭遇自然灾害,则是入不敷出。

②农业生产条件差

边远地区和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田块分散、位置偏远,大量劣质土地不适宜耕种;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制约着农村的发展;个别村组交通不便,农用物资送不进,农副产品运不出;渠、塘、堰等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需求,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加大,农民逐渐丧失种田信心。以笔者家乡为例,由于土地分散,且土地不平整,个别土地为坡地、沟地,无法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黄牛为农田耕作的主要工具,由此造成耕地速度慢,耗时长,农民也要付出较大体力,因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不高,本着对耕地的深厚感情,目前45岁以上的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③农村青壮年投资观念转变

农民工是我国存在的特有现象,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家乡土地撂荒。在大部分农村,农业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以笔者家乡为例,一个劳动力通过务农获取的收入为5000~10000元/年,而一个劳动力的劳务收入一般可达3万余元/年,巨大的收入反差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在家的基本为老年妇女和儿童,无力耕种,造成大面积土地撂荒。由于城乡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学校在硬件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严重落后于城镇学校。许多农民将投资重点由农业转向了教育。为了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部分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到务工所在地就读,或由老人带着孩子到乡镇、城市租房送孙子读书,造成大量土地无人耕种。

④农村耕地流转体制不健全

目前农村耕地流转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农民写个白条或口头协议自由流转,没有全面、详细的合同约束,也没有很好的监督实施,极易引发矛盾和纠纷。由于当前农产品价格低,经济效益差,导致种地成为微利行业,有偿转让耕地市场很小,加之受耕地是农民的命根等传统观念影响,有的无耕种能力的农户宁可将耕地撂荒也不愿意无偿转让给别人,这也加重了耕地撂荒的严重程度。近年来,许多农户实施了农转城,但由于其享有承包经营权的土地没有进行有效的流转,很多农民进城后无法再继续耕种其原有的承包土地,导致农村大量的土地撂荒。

⑤农民选择性耕作造成土地撂荒

针对山区、边远山区而言,耕地的质量较差,以笔者家乡为例,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选择耕作的土地为自家责任田,同时还耕作无耕作能力的农户转让的耕地,两者结合后一农户耕作的总耕地数目增加了,农户为获取现有的耕地收益,往往弃耕一些收成较差、不好耕作的土地。

解决耕地撂荒问题的对策

大量土地撂荒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生产和农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最大限度地恢复耕地利用率,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

要继续加大对从事农业生产的补助力度,增加对良种以及其他农资补贴的范围和额度,适当提高粮食保护价,同时要严格市场监管,防止农用物资乱涨价。切实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收入,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

②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

按稳定承包权,坚持所有权,激活经营权要求,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市场,实现土地集约经营。按“稳制活田、自愿有偿、集中经营、自负盈亏”原则,组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推行“股田制”,将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折价入股,既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使农户有了入股土地保底、公司红利、劳务收入等多重收入,确保农户务工和收益的“两头稳定”。大力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经营的农户整合起来,使企业和农户成为利益共同体,实行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提升农业的产出效益。大力发展和壮大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解决特色产业的精深加工问题,实施品牌战略,广泛开拓农副产品销售市场,以解决卖得出、价钱好的问题。

③加大对农业基础条件的改造和建设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全面硬化村公路,新建公路,修通断头路,确保农户农用物资运得进,农副产品销得出。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对农村的山坪塘、水库进行租赁经营,全面激活民间资金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④注重培养新时期的农民

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方面多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让农民树立与现代农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促进农民增收。吸引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业,积极培养种养业能手,鼓励具有经营能力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租赁撂荒耕地经营权,大规模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兴村”。

联系电话:010-52480188

标签:;  ;  ;  ;  ;  ;  ;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废弃研究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