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红
(普洱市中医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衰合并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48例分析思考。方法:为保证实验开展的有效性于实验开始前进入至本院心外科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接受治疗的48例充血性心衰合并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基础数据,将参与实验患者按照n=24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基础治疗联合胺碘酮控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整体治疗效果、临床各项症状以及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LVEF、LVEDDP、心率对比无显著差异,平均脉压、心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整体治疗结束后对比对照组在LVEF、LVEDDP、心率指标方面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充血性心衰合并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胺碘酮,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律失常状态,提升治疗有效性,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胺碘酮;充血性心衰;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165-02
室性心律失常是发生充血性心衰的重要原因,可造成猝死等较为严重的情况,对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其中较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造成心衰的恶化,因此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控制,采用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法,防止出现恶化的情况,进一步提升治疗质量。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胺碘酮作为一种广谱类治疗心率失常类的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心率失常、扩张血管,进而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对于严重心力衰竭具有抑制作用,药物在使用后可以有效对严重心率衰竭的情况进行抑制,降低患者猝死率[1]。本文研究方向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衰合并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48例分析思考,详细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保证实验开展的有效性于实验开始前进入至本院心外科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接受治疗的48例充血性心衰合并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基础数据,将参与实验患者按照n=24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51-86岁,平均年龄为(63.69±6.71)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为(63.68±6.52)岁。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同意后进行,分别对两组患者各项情况指标进行比较,两组都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在患者进入至医院后进行常规的抗心衰药物的治疗,进行强心、利尿剂、扩张血管治疗以及抗感染治疗,并结合患者心律失常的程度,给予阻滞剂外用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胺碘酮治疗,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剂量,如患者为多元性或者早连发患者,则需要进行胺碘酮口服,剂量为0.2mg,3次/d,如果效果较为理想则将使用剂量进行减少,可采用2次/d的频率,如其效果较好可将药物使用频率将至1次/d,治疗时间为6周;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短阵和持续性室速的情况,则需要进行静脉推注的方式,剂量为150mg,1mg/min,时间为6h,在药物使用6h后给予0.5mg/min剂量,在药物使用8h后,改为口服治疗[2]。
两组在药物使用期间均需要进行全面的血压、心率体积心电图测试,并进行肝功能、甲状腺功能以及电解质的检查,监控患者QTd,防止出现心动过缓、室性心率失常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不同组之间的药物治疗效果通过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心率指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表示,P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LVEF、LVEDDP、心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整体治疗结束后对比对照组在LVEF、LVEDDP、心率指标方面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详见表1。
3讨论
充血性心衰合并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自身病情较为严重,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猝死等严重情况,因此需要对治疗方法进行改善[3]。上文中数据可见,两组在治疗前LVEF、LVEDDP、心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整体治疗结束后对比对照组在LVEF、LVEDDP、心率指标方面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原因为:胺碘酮在进行心率失常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对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有效增加,使得心率失常的情况得到一定的抑制,降低患者出现猝死的概率;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整体的耐受性较好,可以有效抑制心率失常情况,药物在使用后整体的效果较为理想,是一种科学全面的治疗方法[4]。
综上所述,充血性心衰合并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胺碘酮,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律失常状态,提升治疗有效性,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马丹丹.胺碘酮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01):203-204.
[2]王辉.β-受体阻滞剂联合胺碘酮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8,24(35):45-47.
[3]马宝情,李军.不同西药在急性心梗急救中的预防作用及其对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梗复发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6):121-122.
[4]成守龙,苗苗,刘俊.胺碘酮对心脏瓣膜术后华法林初始抗凝疗效的影响[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8,26(06):438-440.
论文作者:危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率论文; 心衰论文; 药物论文; 情况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