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承接、创新驱动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区域协调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2X(2015)-06-0062(06) 一、引言 产业转移是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竞争力、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空间格局的必然选择。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取决于地区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吸引力、承载力、融合力和支撑力。[1]承接地对企业的吸引力很难再依赖“低价格资源供应”和“差别性优惠政策”,因为我国已进入经济的“转型期”和“换挡期”,更加强调消除区域壁垒,减少歧视性政策,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产业发展再没有政策捷径可寻,只有一条路:创新![2]已有学者研究表明,产业转移通过跨国公司或FID的竞争、示范、模仿、人员流动等推进承接地的技术进步,[3]具有创新外溢[4]效应。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拿大、澳大利亚(Caves,1974)、[5]印尼(Suyanto,2009)、[6]中国(沈坤荣,孙文杰,2009)[7]等国的引入外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但近几年,我国一些学者也产生质疑,邢斐、张建华(2009)[8]认为,FDI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对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都不明显。冯南平、杨善林(2012)[9]认为,产业转移阻碍了区域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增加。由此可以看出,仅仅依靠外因诱导的创新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内因驱动的自主创新。一些学者也提出,需要将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结合,[10]但是,如何在承接中促进创新,通过创新更好地促进产业承接却没有深入的研究。从另一方面看,发达地区将边际产业转出,也将部分污染转入承接地,然而,我国的主要产业承接地,例如长江经济带上中游的一些地区不仅是生态脆弱区,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担负着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如何将产业承接、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目标有机结合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传统产业承接的困境分析 1.困境一:产业承接并未带来创新能力提升,差距反而进一步扩大 从理论上看,产业转移促进了信息、资本、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加速了创新扩散,但是转移产业生命周期处于蜕变创新阶段会增大承接地产业技术升级难度,[11]或者高梯度地区将低端环节的衰退技术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不仅不会改善低梯度地区的技术落后状况,还会拉大彼此技术差距(李亦亮,2011)。[12]如表1所示,承接产业类型,东部地区转出、中西部地区承接的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2000~2011年间,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行业种类不断增多,从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2000~2005年)、向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为主(2005~2008年)承接产业转移,2008年以后,承接东部地区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例如通用设备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分析表2可知,在产业转移的2008~2013年,中西部地区及东北与东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差距不断扩大,2008年东部地区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R&D人员全时当量、规上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分别占全国比重的70.92%,60.76%和43.66%,到2013年该比重已上升到71.85%,64.69%和50.03%;然而,西部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从2008年的占全国比重为15.05%、10.38%和6.17%,下降到2013年的12.49%、8.16%和4.48%;东北地区几乎考察的所有创新能力指标到2013年都呈现下降趋势,西部及东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伴随产业承接活动并未提升。而是差距进一步拉大。由此可见,承接地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是:产品内分工向纵深推进,承接产业的“片段化”,承接地被生产要素低端锁定,阻断了技术有效扩散,一旦承接地失去低廉劳动力和土地优势,企业或者选择转出,成为产业转移的“中转站”,承接地内生动力依然不足。 2.困境二:污染总量增长相对快于经济效益增加,环境质量相对恶化 为了便于比较,污染物排放指标选取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经济增长指标选取地区GDP进行分析。以X代表地区GDP,Y1代表工业废水排放量、Y2代表工业固体废物、Y3代表工业排放量。比较表1、表3和表4,从分析结果来看:(1)2005~2013年,伴随产业承接活动增强,中西部地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呈现上升趋势,在2010年以后我国对节能减排开始严格问责,工业废水排放、工业排放量总量增长势头得到一定遏制。(2)由表4的相对指标来看,中部及东北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西部地区差距更大,一些指标还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达地区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污染总量虽在增长,但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污染物排放指标得到很大程度降低,中西部地区一些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减,环境质量相对恶化。① 三、创新驱动产业承接的机理分析 1.创新驱动的内涵 洪银兴(2011)提出,创新驱动就是利用知识、技术、企业组织制度和商业模式等要素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进行新组合。[13]创新驱动是系统性工程,从科学研究、试验开发、推广应用等阶段都需要创新。创新形式也是复杂多样的,包括知识创造阶段的原始创新、知识创新;创新知识孵化阶段的协同创新、集成创新和基础应用研究;推广应用阶段的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创新驱动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差异性的特点。[14]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科技创新路线及创新驱动流程分解[15] 2.创新驱动产业承接的总体思路 (1)由传统产业承接向“产业再造”转变 产业承接不仅仅是产业的简单复制或位移,而是流入的外部生产要素与承接地资源、产业、文化的有机整合,是复杂的系统性再造工程。外部流入的生产要素与本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重新组合,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外部流入的生产环节嵌入地区性产业链,污染性行业进行生态化改造,促进产业链重塑;外部流入的制造和服务产业具有优化产业结构的潜能。因此,在产业承接过程中,重新审视本地区产业链的缺失、生产要素的优劣势,通过制度设计进行“产业再造”工程。 (2)由被动接受“技术溢出”向主动参与创新转变 通过产业承接接受“技术溢出”的效应毕竟有限,区域在承接产业过程中应主动参与产业创新,充分利用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创新平台、非盈利组织乃至消费者等各类主体的协同互动,外生力量与内生力量形成合力,“实现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16]欠发达地区参与创新,政府在宏观政策、制度安排、产业布局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主导者。[17] 3.创新驱动产业承接的机理分析 根据统计分析,2000~2011年,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行业类型不断增长,承接的产业主要有食品加工制造业、非金属矿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纺织服装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五大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小规模承接为主。[18]跨梯度承接、生态化链式承接、[19]集群转入式承接[20]是产业承接的创新型模式。中西部地区首先确定需承接的产业和承接方式,根据不同的承接方式,以创新推进地区产业再造(如图2所示)。 图2 创新驱动产业承接过程 (1)集群转入模式下创新驱动产业承接 集群转入模式是指以转入的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为核心,带动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旁侧产业以及相关辅助机构转入,形成产业集群。[21]产业转入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关联性强、大规模企业是引领性企业,吸引竞争性或上下游企业及机构跟随迁入。首先推进引领性企业创新是关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和途径: 一是以构建网络状产业链格局为目标,创新驱动引领性企业向“链主”攀升。网络状产业链“链主”以设计产品研发平台、品牌塑造、营销服务创新为核心,协调价值创造过程,构筑产业链的协同创新联盟。吸引主导厂商入驻,推进其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对配套的上下游产业的吸引和改造。主导厂商与供应商之间由集权治理的组织构架向主导厂商构建“共赢”平台转向,[22]主导厂商设计产品系统构架,将中间产品标准化、规格化,制定供应商认证制度,与供应商建立相对稳定的组织关系。主导厂商不断提升核心零部件技术水平,带动配套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在承接的纺织服装业和装备制造业中,可以采取这种路径。 二是推进引领性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向。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途径来看,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嫁接”或“裂变”,或者两种方法融合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23]相比较而言,重化工业易于向新材料、新能源进行产品升级,电子信息制造及服务行业易于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传统装备制造业易于向智能装备制造业、新能源装备制造、高效节能产业升级,汽车能源及传统汽车行业易于向新能源汽车升级。[24]中西部地区主要承接的产业中非金属矿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具有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向的潜能。创新驱动引领性产业转型的路径主要有:一是引领性企业与承接地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创新主体协作研发,攻克关键性技术,开发战略性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向;二是通过流程创新、技术改造延伸再造产业链及产品链,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间产品的供应商;三是剥离传统制造业务,向高端服务转型。以引领性企业转型为先导,激励配套协作企业转型。 (2)产业链式模式下创新驱动产业承接 产业链式承接产业转移包含“补链”和“解链”两种方式。“补链”是通过承接产业链中缺失的重要环节,促使产业链延伸;“解链”是将产业链各种副产品、次级资源层层分解,同时整合产业链或集群内生产、辅助项目等,建立具有专业分工的产业配套体系,如通过产业链的纵、横耦合各相关产业链,形成高效率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及稳定且具有创新能力的系统。[25]在“补链”过程中,通过完善产业链、配置创新链,“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以创新为先导,创新的目标和组织方式以产业需求为根本”。[26]以四川省为例,已形成了数十条产业链,但是链条短且联系不紧密,“补链”承接模式是完善产业链的有效方式,虽已有以长虹、九洲骨干企业带动的核心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的数字家电产业链,同时需要承接等离子、液晶显示器、专用芯片、软件核心零部件生产、品牌和营销网络构建等环节的企业,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研发等离子、液晶显示和芯片制造等产业链核心技术,“培育和实现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创新—实用产业研发的完整链条”。[27]在“解链”过程中,需要技术创新分解生产环节,有效利用产业副产品,降低能源消耗,构建高效率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例如,四川已拥有由铁矿采选—炼铁—炼钢—炉外精炼—连铸连轧—钢材深加工—钢材延压和金属制品等环节构成的优质钢铁产业链,通过承接新材料、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回收利用、烟气粉尘废渣回收再利用等相关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3)区域协同创新促进产业承接 承接地充分利用产业承接的外力与培育区域发展的内力,形成合力实现产业再造。区域协同创新是涉及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介机构等众多主体,围绕共同目标,有机协同,实现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协同创新网络中各个成员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获得组织发展和学习的时机,提升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带来集群效应、学习效应和网络效应。区域协同创新并非创新主体的简单加总,是交互式的复杂系统工程,合作方式、市场环境、政策支持力度和社会环境都是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移入企业作为激发区域创新动力的重要主体,为承接地带来资金和项目,移入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展,需要与承接地有机融合,成为撬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产业承接、创新驱动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撑 中西部地区是东部产业的重要承接地,西部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通过创新驱动产业承接,有助于实现中西地区产业的有效承接与“绿色承接”,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促进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在顶层制度设计中,需充分考虑中西部承接地的特殊区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以支撑创新驱动产业承接。 (1)制定绿色转型的发展战略,优化提升所承接的产业。确立绿色发展转型的战略框架、目标、优先发展的战略领域、产业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通过“补链”和“解链”模式承接产业,加大绿色转型的投资力度,优化承接地产业结构。 (2)完善绿色创新政策体系。加大对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的优惠,政府加大对节能减排效益显著、采用循环发展模式的产业和产品给予一定的增值税减税政策;[28]政府多样化、多途径优先采购节能减排效益显著、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绿色发展型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给予绿色发展型产业和企业优惠的信贷支持,积极搭建科技金融平台,引导科研院所、高校、民间组织参与绿色技术开发与推广。支持中西部地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设立绿色发展或绿色创新基金。 (3)支持中西部地区开发区绿色升级。承接产业主要布局于经济开发区或产业园区,积极设立省级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或环保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简化项目评估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和内容,培育发展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示范企业。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落户于开发区,鼓励建设多用途多层次标准厂房,建立低效用地退出机制,优化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率。妥善处理好产业输出地与产业承接地的利益关系,完善管理体制,实行税收分成,有序推进产业输出地域产业承接地的合作共建。开发区扩区调位和升级过程中,优先考虑基于绿色发展型企业的入驻。 (4)推进中西部地区创新主体建设。将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加大对企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按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创新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承担或参与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技术转移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在承接地设立研发中心,积极推进企业与承接地科研院所合作,增强企业根植性。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鼓励入驻的中小企业参与创新。结合创新链加快科研院所转制改革,将优势资源运用于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技术研发与推广,建立与产业、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鼓励引领性企业与承接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解决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性技术。以知识创造、创新成果加速转移扩散为目标,强化科技中介机构培育,提高面向社会的科技信息和决策咨询服务的水平。 (5)完善针对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补偿机制。首先,理顺自然资源价格体系,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上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其次,政府出台有关碳税政策适度提高污染企业的治理成本,将这部分税收用于补偿中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和治理。 注释: ①表2、表3、表4中部分统计年鉴将我国分为东中西3个地区,一些统计年鉴分为东中西及东北地区,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东中西3个地区的分类,东部地区包括辽宁,中部地区包括吉林和黑龙江。标签:中西部地区论文; 创新驱动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产业金融论文; 经济论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产业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