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的电力建设扩大化,变电运行的设备持续增加,管理的难度加大,如果运行过程中,没有实现优化管理而产生失误,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需要充分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同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防控,从而改善变电运行安全水平,减少可能发生的变电运维操作事故。
关键词: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应用
1加强变电运行的重要性
时代的进步让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有了可靠的经济支持,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速率更快,以高效率的能源消耗为基础,电力系统的需求量也日益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力,而变电站的出现,能够将发电厂制造的电力源源不断的安全输送到全国各地,解决日常的用电需求。电力输送的各个环节要加强重视,截至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具有覆盖面广、系统性强但运营较困难等特点,为尽可能保证居民日常以及工业用电需求,让经济得到稳定的发展,电力系统在运营和维护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电气设备及维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又要确保将足够的电量输送到各个线路中,所以,采取必要的检查和维护成了电力输送的关键环节。
2变电运维一体化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作人员思想及素质能力问题
较之于传统的变电站维护,一体化变电站的运维不仅在生产体系及工作流程上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其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产生了极大的不同,对其工作的时间、内容、方式及工作量都进行了调整与划分,在有些环节上的工作量可能较之以往会有极大程度得增加,这就极易造成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产生波动,严重者甚至会抵触当前的工作。一旦在对人力资源配置上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就会严重影响到其后期的工作质量,并使员工的思负担进一步增加,进而对一体化变电运维工作产生影响。此外,一体化变电运维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在传统的运维过程中,运行与维修工作经常分开进行,使得运维工作人员只具备所负责工作的专业技能,一旦问题较为综合复杂,就缺乏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力。这种综合素质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体化变电运维的发展。
2.2变电系统的管理不当
在很多的变电运行事故中,不安全、不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的管理中,主要存在3个问题。1)技术验收不合格,临时维修与系统维修叠加。2)管理层的疏忽,将工作重心放在生产上。3)责任不清、执行力不够的情况时有发生。
2.3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意识薄弱
大多数的电力工作人员在变电维护的过程中,安全保护措施十分简陋,抱有侥幸心理,甚至根本不进行安全保护,这就表现出,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十分薄弱,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十分大,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很大。
1.4对电力设备的检修不到位
很多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维护是在出现问题时才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并不是防患于未然,这样会对变电运行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平时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的重视程度不够,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电路故障。因此,对电力设备的检修与维护要经常进行,而不是等到出现问题再进行弥补。
2强化一体化变电维修过程管理的相关对策
2.1日常维修工作的普及
电路运输过程中,需要维护的主要设备有变电站开关柜和变电站设备,这些设备的维护方法有以下两种:第一,日常辅助维护。该过程需要在对设备使用前制定完整的故障分析表,同时对检测手段以及管理方法做提前的规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对不同的故障有明确的应对和解决办法,才能确保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工作能够更有针对性,更加简单、快速、高效。第二,全面维护。全面维护是指对于变电站的所有线路以及设备进行整体性检查,针对不同的设备要给出明确的检查频率,同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系统的评估和测试,确保变电站的各种设备都能够充分应对复杂的使用环境,获得良好的使用状态。
2.2规范化操作
变电运行发生安全事故的很多都是因为工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不合理,不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来执行。因此,变电运行维护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操作,同时,管理部门要在执行操作在工作室安排另一个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工作,监督与维护并行,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又可以有效地防止不规范操作的出现,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避免酿成大祸。
2.3加强故障维护处理技术的应用
变电器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日常的维护更加必要。对于不同的故障,都要有专业的处理技术,避免因处理办法的不恰当而造成故障的进一步恶化。采取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技术,利用电源测试与维护技术,对变电站的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监督和管理,是最直接有效的安全运营方式。监督管理的目的在于,确保整个变电站系统可以安全的运行,利用科学的检测技术,让各个数据能够被实时的检测和记录,排查系统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对出现问题的位置及时进行维护,降低变电站整体系统全部瘫痪的几率。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要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对于不同的故障问题,要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能力不足者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在电力系统检测之前,要观察线路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布线,然后断电,对不同的线路和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
2.4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日常操作有较高影响,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利于降低可能产生的操作失误,因而需要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进行经验知识培训学习,同时让操作人员自主发言,积极探讨,通过知识内容的分享,了解案例中的问题,形成深刻的安全重要性认知,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深入了解安全操作意义,从而提升工作安全水平。
2.5巡视的精益化及设备管理制度合理化
应该重视强化设备的巡检工作,定期完善落实巡检工作,如果天气情况较差,应该重点关注巡视工作,在暴雪的状态,应该重视强化导线结冰状况检查,如果电气设备有电晕、放电及爬弧等问题,应该注意观察接点是否有发热状况,同时注意对避雷装置的检查记录,强化对于室外的设备巡检,避免出现室外设备的异物,观察是否导线上的材料存在异常松动。
2.6加强监督管理
电力系统的相关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成立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工作,确保管理制度能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的制度,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工作进行实时监督,降低安全隐患酿成安全事故的概率,进而提高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行多种监督方式,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的科学有效进行,避免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对于电网电力的运维工作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在电力设备的运行当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故障。出现了故障,我们不能以将就的心理去看待,更不能忽视,而是要第一时间去检查。检查之后,要解决问题,并且要做好保护工作,加强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对于工作人员也要有一个严格的要求,一定要加强对电网电力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认知,让自身的技能水平更加优越,不断地去充实自己,让自己在电网电力运维中更加高深。
参考文献:
[1]孙静.变电运行事故的根本原因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12):60.
[2]庄严.变电运维故障及日常维修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8):45-46.
论文作者:纳少华,马彩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工作论文; 变电站论文; 操作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