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基处理方法很多,各种处理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局限性和优缺点,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具体工程很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千变万化,各个工程间地基条件差别很大,具体工程对地基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的时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弱地基;特征;处理方法
1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对于新建工程,通常应优先考虑利用天然地基,对于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的冲填、杂填建筑垃圾和稳定的工业废料,可利用作为地基、持力层;对于淤泥和淤泥质土,可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或有腐蚀性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料等杂填土,不得直接用作地基持力层。若地基软弱不能满足要求,就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软土地基的处理目的通常包括:提高土的抗剪强度,使地基保持稳定;改善土的动力性能、防止地基产生震陷变形和震动液化而丧失稳定性;降低土的渗透性或渗流的水力梯度,避免渗流造成地基破坏;降低土的压缩性,使地基的沉降在允许范围内;消除或减少土的胀缩性或沉陷性引起的地基变形,从而防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
2影响软弱地基施工质量的因素
(1)软弱地基是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冲填土或者其它高压缩性土层形成的地基,这些地基基本上很少受到地质变动或者地形的影响,也从没有受到过地震、荷载等物理作用的影响,更没有受到土颗粒间化学作用的影响。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的地基,其稳定性非常的差、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容易出现液化,沉降量也很大。因此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变形和稳定等问题。在软弱地基上建设的工程,由于其地基强度不够和变形,往往不能满足工程的质量,所以要采用一定的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下降。
(2)施工单位在软弱地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与质量保证措施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经验不足等原因造成施工质量问题。
3建筑工程中软弱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3.1换填垫层法
此方法是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岩土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的部分或全部软土层,并分层夯实成低压缩性的地基持力层,地基持力层有利于防止地基的冻胀,有利于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也有利于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地基的沉降量。
3.2挤密法
此方法是通过往土中打入桩管成孔,并把填入孔中的砾石等材料捣实。此种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含砂粒、瓦屑的杂填土等较多的松散土地基,对于粘性大的饱和软土地基不太合适。
3.3深层搅拌法
此方法通过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的固化剂,运用深层搅拌机械对各种材料进行搅拌,使得固化物和软土搅拌均匀,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物理或者化学反应,这样就能够使得软土强度大大高于天然强度,其压缩性、渗水性比天然软土大大降低。该方法适合于各种成因的软土层,尤其是对于厚度较大的饱和软黏土。
3.4高压喷射注浆法
此方法是使用较大的压力,把水泥浆液从管路中喷射而出,该方法能够通过切割破坏土体,并能和土拌和均匀,并产生部分的置换作用,通过自然凝固后成为拌和桩体,并与地基形成良好的复合地基。
3.5灌浆法
此方法通过运用钻机成孔,根据需要灌浆的合适的深度,把注浆管慢慢放入孔中,并使得钻孔的周围和顶部用东西封死,然后开始启动压力泵,往孔隙和岩石的间隙中注入搅拌均匀的水泥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6强夯法
此方法能够通过较大的压力和冲力对地基产生很大的作用,从而使得地基得到加固,使得的土的压缩性进一步缩小,增大了地基的强度,使得地基的抗液化的能力得到加强,大大降低和消除黄土的是湿陷性。同时,该方法有利于使得土层均匀,预防以后出现的差异沉降。
3.7预压法
预压法有2种分类方法,一种是堆载预压法,另外一种是砂井预压法。此种方法有利于利用外载作用,提高软土的排水固结,增强它的抗剪强度和能力。由于预压目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预压方式。如果利用预先荷载加压,能够减少建筑物的沉降量;如果利用建筑物本身的荷载分级加荷进行预压,能够增加地基强度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砂井预压法是在软土层中按一定距离设置砂井来改变软土层的排水边界条件,该方法可以加速软土的固结,缩短预压时间。该方法是在通过在软土层中按一定的距离设置砂井,通过设置的砂井来改变软土层的排水条件,排水条件的提高有利于加速软土的固结,有利于减少预压的时间。
3.8加筋法
此方法是运用强度较大的条带、纤维等土工聚合物埋入土层中,它有利于增加地基的承载力,降低或者消除地基的沉降量,提高建筑物的稳定能力。对于强度较大的土工合成材料,使得地基能够承受更大的抗拉力,减少地基的断裂的可能,使得地基的整体性和刚度得到进一步增强,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改善地基土体的应力场和应变场。该方法适合于各种软土地基和各种高填土等。
4对软弱地基的部分处理
地基时建筑物建造成功的基础和重要保证,为此,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一些比较脆弱的地基,对于这部分地基的处理,首先要明确地基脆弱的成因以及这部分软弱地基的具体范围,以此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及施工质量。
4.1对软弱地基中松土的处理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遇见第几种有小范围松土的情况,就要相对松土进行挖除,挖至老土部分后就可以停止挖出工作。然后要根据地基土质的具体情况,选用与地基土质紧缩性相近的建筑材料进行回填处理。例如地基土质为砂土,就要选用砂或是级配砂石进行回填。在回填过程中要注意对回填部分进行分层洒水、分层夯实的处理。
4.2对软弱地基中管道的处理
当遇到槽底附件有下水管道的情况,就要在保证建筑物不会下沉的前提下,停止肃清管道的处理,将根底部分落低,然管道能够穿过根底墙,以此避免毁坏地下管道,造成地下管道漏水浸湿地基的情况产生。
4.3对软弱地基中橡皮土的处理
在进行软弱地基夯实排水的处理过程中,如果遇见土质粘性强,含水量较多的土壤,当局部的夯实排水处理停止后,就会构成橡皮土。对于橡皮土的处理,排水是重中之重。因此,就要通过停止晾槽或运用白灰沫的方式,加快橡皮土的排水速度,有效地降低土壤含水量。不仅如此,若橡皮土引起的地基颤抖的情况发生,就应当将该部分橡皮土全部挖除,采用相应的建筑资料进行填充,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4.4对软弱地基中硬土的处理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有可能会遇见桩基四周出现土质局部过硬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对老旧的墙基、桩基或树根进行挖除,以此减小地基的部分沉降,防止建筑物因地基抗剪强度低而出现开裂现象,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5结语
软弱地基中软土不仅空隙大、含水量高、承载力差,同时还易引起建筑的部分沉降,因此,加大对软弱地基的处理力度,加强其承载能力、降低软土沉降量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各建筑施工技术人员要加强对软弱地基处理办法的研究,减轻软弱地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保证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杰.弱地基处理方法浅议[J].科技信息.2011(2)
[2]李新.浅谈软弱地基处理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3)
[3]徐来阳.浅析建筑工程中软弱地基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4)
论文作者:鲁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地基论文; 软弱论文; 方法论文; 预压论文; 土层论文; 压缩性论文; 强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