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五官科 571300)
【摘要】鼻窦炎、鼻息肉是鼻部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成人。鼻息肉不是一种真性肿瘤,其为赘生于鼻腔或鼻窦黏膜上突起的肿块,通常由于变态反应和慢性鼻窦发炎引起的鼻黏膜水肿所引起,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
【关键词】鼻窦炎;鼻内镜; 黏膜病变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305-02
前言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鼻阻、流涕、头痛、嗅觉减退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应用,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术后疗效仍不令人满意。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67 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非手术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耳鼻喉科2008 年3 月至2010 年9 月收治的167 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前均经鼻内镜检查和全鼻窦CT扫描,诊断符合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96 例,女71 例,年龄16 ~ 74 岁,平均(37.8±9.3)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等临床表现。其中59 例伴鼻中隔偏曲。124例患者伴有鼻息肉,43 例患者不伴鼻息肉。167 例患者中,13 例有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史,24 例有慢性鼻窦炎手术史,21 例有变应性鼻炎病史。坚持术后综合治疗的患者中,138 例鼻腔定期清洗并按时复查,117 例连续3 个月使用糖皮质激素气雾剂,123 例术后连续应用抗菌药物12 周。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水平位和冠状位CT扫描,术前连续给予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喷鼻200ug /d和抗炎治疗3 d。手术参照MesserLinger 术式,其中全身麻醉115 例,局部麻醉52 例。若患者合并有鼻息肉,先摘除鼻息肉,切除钩突,暴露开放筛泡;由前向后根据病变的不同开放前后筛窦,将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开放蝶窦和额窦;中鼻甲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保留,若中鼻甲息肉样变,切除时保留中鼻甲基板,清除窦内病变脓性物、黏膜组织等,手术过程中尽可能保护正常的各窦腔黏膜。同期43例行鼻中隔矫正术,另外16 例因鼻中隔轻度偏曲,故未处理。术后第1 1个月每周复查1 次,第2 个月每2 周复查1次,复查时务必清洗鼻腔分泌物,以后根据鼻腔情况决定清理次数。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主观症状问卷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鼻塞、鼻后滴漏、头部胀痛、嗅觉减退及全身不适感。0分为无不适,10 分为严重不适。病情程度:轻度(0 ~ 3 分)、中度(3 ~ 7分)、重度(7 ~ 10 分),若VAS 评分大于5 分,说明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客观评估鼻腔采用Lund - Kennedy 评分进行评价:(1)息肉:无息肉计为0分,息肉仅在中鼻道计为1分,息肉超过中鼻道计为2 分;(2)水肿:无水肿计为0分,轻度水肿计为1分,严重水肿计为2 分;(3)鼻漏:无鼻漏计为0分,清凉稀薄鼻漏计为1分,黏稠脓性鼻漏计为2 分;(4)瘢痕:无瘢痕计为0分,轻度瘢痕计为1 分,重度瘢痕计为2 分;(5)结痂:无结痂计为0分,轻度结痂计为1 分,重度结痂计为2 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 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 ± s表示,采用t检验;Logistic 回归模型自变量因素筛选采用向后逐步法,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VAS 评分对比
患者术前鼻塞、鼻后滴漏、头部胀痛症状较为严重,经手术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嗅觉减退和全身不适感改善不明显。术后6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VAS 评分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Lund - Kennedy 评分对比术前Lund - Kennedy 评为(13.72±2.17)分,术后6、12 个月Lund - Kennedy 评分分别为(6.33±2.35)分、(4.65±2.88)分,术后6 个月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12 个月评分显著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5)。
2.3 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随访1年后,治愈109 例(65.3%),有效3. 例(18.0%),无效28 例(16.7%),总有效率为8
3.3%。慢性鼻-鼻窦炎不伴有鼻息肉的患者治愈36 例(83.7%),有效5 例(11.6%),无效2 例(4.7%),总有效率为85.3%;伴有鼻息肉的患者治愈73 例(58.9%),有效25 例(20.1%),无效26例(21.0%),总有效率为79.0%。选取7项因素作为自变量,分别为:性别(X1),男=1,女=0;年龄(X 2),小于35 岁=1,大于35 岁=2;是否伴有鼻息肉(X3),不伴有鼻息肉=0,伴有鼻息肉=1;是否有前期鼻窦手术史(X4),无=0,有=1;是否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X5),无=0,有=1;是否伴变应性鼻炎病史(X6),无=0,有=1;是否术后坚持综合治疗(X7),无=0,有=1;疗效评定(Y),治愈=0,未愈=1。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是否伴有鼻息肉、是否有前期鼻窦手术史、是否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是否伴变应性鼻炎病史、是否术后坚持综合治疗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鼻内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鼻内镜鼻窦手术具有视野清楚、创伤小、较好保留鼻腔生理功能、有效率高等特点,处理窦口鼻道复合体是此手术的关键。影响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因素很多,本研究结果显示,是否伴有鼻息肉、是否有前期鼻窦手术史、是否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是否伴变应性鼻炎病史、是否术后坚持综合治疗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多项研究显示,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在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预后方面差异明显,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患者基底膜增厚、水肿,大量炎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黏膜病变更为严重和广泛,炎症程度明显高于不伴有鼻息肉的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清理时间较长,症状改善不理想,有效率低。有前期鼻窦炎手术史患者黏膜病变范围更加广泛,纤毛功能不良,窦腔骨质增生明显。另外,前期手术操作对黏膜组织有很大创伤,导致骨质暴露,术后容易出现瘢痕组织,引起鼻窦炎复发,对术后疗效影响很大。本研究中,术后随访进行鼻内镜清理时,曾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呋麻滴鼻剂持续应用2 周以上)患者窦腔内脓性物残留时间长,黏膜充血水肿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广泛,大大影响了术后恢复。本资料显示,有变应性鼻炎病史患者对术后疗效有一定影响,考虑可能是变应性因素使鼻腔黏膜长期处于高反应状态,黏膜水肿明显,渗出较多,造成窦口狭窄或堵塞,形成的缺氧环境有利于病原菌繁殖,从而使病情迁延难愈。因此,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应该加强变应原检查和治疗。本组资料显示,术后坚持综合治疗是影响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与转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鼻内镜手术和术后定期清理换药2 个阶段。
4 结语
综上所述,鼻窦炎是困扰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必须得到科学的治疗,通过鼻内镜手术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术后给予综合治疗对于预后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松岳.老年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J].临床医学,2011,31(3):90.
[2] 程玉兰.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252 例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80.
[3] 时光刚, 王昭迪.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分析[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1):19.
论文作者:李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
标签:鼻窦炎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鼻息肉论文; 黏膜论文; 鼻窦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