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研究进展论文_吴金婵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研究进展论文_吴金婵

广东邦健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526020

【摘 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一种与抗生素的使用有关的腹泻。由于目前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一定程度上的滥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毒性巨结肠,严重的患者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本文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症状表现和危险因素等,从药店层面出发,探讨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和药物治疗推荐。

【关键词】临床症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医学基础理论上指的是,一般在使用抗生素以后8周的时间内发生腹泻,是一种药源性的腹泻,一般患者在服用抗生素后有2%到25%的概率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根据研究发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抗生素的给药方式,种类,剂量,患者的健康状况,年龄等具有重要的关系。

1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症状表现

通过查找文献和学者研究,得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者在发病后,轻度的患者仅会出现腹泻,一般一天超过3次的水样便或者稀便,可以持续1天到7天,在停止使用抗生素后腹泻会停止。中度的患者会出现发热,腹泻,腹痛,乏力,并病情容易反复;重度的患者会很容易出现伪膜性肠炎,出现高热,腹部痉挛,水样腹泻,呕吐以及白细胞增多的症状,还会出现中毒性巨结肠,低钾血症以及休克,结肠穿孔等并发症。

2 药店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判断

对于有上述症状和表现的人员来药店咨询购买药物时,药店的执业药师和导购人员要考虑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可能性。向出现持续性的腹泻后前来购药的患者充分详细的了解近期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如果在近期使用抗生素或者在8周内使用药物的购药人员,需要怀疑是否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2]。同时药店的执业药师和工作人员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导致腹泻的原因,比如,患有慢性腹泻的购药人员,患有结肠癌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人员,近期在使用或者使用过化疗药,泻药,非甾体抗炎药,抗病毒药等导致非抗生素药物副作用的情况等等。

3 危险因素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1)抗生素的剂量,使用时间,类型,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给药途径等。(2)对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小于6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7到50岁的人发病率最低,大于50岁的中老人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增加。(3)患者出现免疫抑制反应会增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4)致病菌的暴露会增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5)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药物会增加患者的胃部的PH值,从而导致胃肠道的菌群发生紊乱,降低胃肠道内中性粒的细胞的杀菌的活性,从而提高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3]。

4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措施和药物推荐

治疗缓解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药物也是抗生素,但是对于抗生素的选择需要专业的药店执业药师和工作人员进行推荐,同时根据研究表明,同时服用微生态制剂对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下面进行详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抗生素疗法

对于轻度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发病后立即停药并且使用低危的抗生素治疗,纠正紊乱的水电解质。在确定病情为严重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后,可以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治疗。所以药店工作人员在进行导购和推荐时可以推荐购买者使用甲硝唑,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其中万古霉素的治疗时间小于甲硝唑,为了防止出现万古霉素的耐药菌,一般先使用甲硝唑治疗。对于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可以使用口服甲硝唑治疗,但是对于甲硝唑具有耐药性,过敏,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为孕妇等,不能使用甲硝唑,可以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对于重症感染的购买者,要及时建议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4.2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可以增加吞噬细胞吞噬的作用的药物,有利于提高特异性抗微生物抗体的浓度,有利于影响肠道中的致病菌,减少药物对正常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常见微生态制剂有鼠李糖乳杆菌,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等。有研究发现,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仅有9.5%的患者出现腹泻,高于没有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患者,差别明显[4]。有研究表明使用布拉氏酵母菌对于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没有显著的疗效,因此,使用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抑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还需要更加安全以及有效。所以药店的执业药师和工作人员可以推荐购买者一共购买微生态制剂,与前述的抗生素配合使用效果更优。

5 预防

药店在进行抗生素的售卖时要执行审慎原则,严守职业道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主要为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注意时间,用药的剂量,种类等。对于老年患者,具有多种疾病,免疫力比较低,容易出现多重感染,需要尽量使用低危的抗生素,不宜使用的时间过长。所以药店职业药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药物推荐购买的过程中要根据购买人群的不同、病情症状的轻重合理、适当的推荐抗生素类药物,同时可以适当添加微生态制剂,从而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6 结语

随着抗生素在目前各类常见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在应用时通常存在剂量大,种类多以及时间长等情况,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逐渐增加[5]。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所以作为药店的工作人员要加强自我的专业能力,能够对常见疾病进行准确判断,从而能够为正确合理适当的向购买者推荐抗生素类药物打好基础,避免药店抗生素的随意买卖和购买者的滥用。在预防疾病发生时,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严格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分级控制,调节抗生素使用时间,剂量,种类以及给药途径等。

参考文献:

[1]宋媛媛,贡雪芃,肖蒙,杜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9,38(11):1454-1458.

[2]霍巧玲. 基于代谢组学“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与“脾阳虚证”相关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3]赵越. 菌黄保肠合剂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脾虚湿盛型的疗效观察[D].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

[4]孔凡. 乌梅丸加减方治疗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5]牟浩亚,刘松.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2):108-109.

论文作者:吴金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研究进展论文_吴金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