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人民医院 江苏如东 226400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对参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在实施护理干预后,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以及家属对疾病和化疗知识的掌握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及患者家属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化疗知识的掌握度,将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关键词】个体化健康教育;急性白血病;化疗;临床效果
急性白血病主要由于造血干细胞发生客隆性恶性疾病,且发病较急,发展较快。在临床上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为化疗,但在治疗的同时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为研究对急性白血病患者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现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见下文。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50例患者均符合白血病的诊断结果。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n=25)和参照组(n=25)。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9例,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63岁,平均年龄为(45.12±2.34)岁。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7例,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为(45.64±2.7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如性别、年龄等指标,计算为p>0.05,无差异性。
1.2 方法
对实验组患者予以个体健康教育干预,主要根据患者的基本病情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可采取一对一的讲解、定期举办健康讲座、病区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资料以及床边警告牌等。对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
1.2.1 对患者的心理及社会支持系统评估: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化疗的重要意义,了解患者的经济情况、对患者加以关心以及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得到患者家属的认可,进而积极的配合治疗,对于患者的顾虑问题和需求,予以耐心的解答和满足,并对其进行鼓励,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并告知患者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治疗目的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用药方法以及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1.2.2 全身情况评估:告知患者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大,由于急性白血病需要进行长时间化疗,在化疗的同时,化疗药物发生外渗,进而使皮肤发生坏死、肿胀和疼痛感。对于进行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管予以保护。告知患者降低药物外渗的方法,如使用中心静脉置管、静脉留置针等方法。
1.2.3 化疗前干预:将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告知患者及家属化疗目的和方法、用药时间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1.2.4 化疗中护理:在用药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生药物外渗的危害性和临床特点,以及预防药物外渗发生,在化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及时上报于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告知患者在化疗后多饮水,饮水量在2500~3000mL/d。告知患者化疗药物可能引起的肠道反应,如呕吐、恶心等,指导患者摄入清淡、易消化以及营养丰富的食物,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
1.2.5 化疗后护理:对可能发生的感染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化疗后,患者需每天检测血常规,并在查房时告知患者的检验结果,根据其检验结果对患者予以详细的讲解,可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1.3 判定指标
对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和化疗知识的掌握度进行观察并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和化疗知识的掌握度表示为(%)率的形式,行卡方检验。经统计学软件计算,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表示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情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3.讨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其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在化疗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由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原因较复杂,导致其化疗方案较多,化疗使用的药物较复杂,进而增加了护理工作,导致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较少,对护理服务的要求逐渐提升。因此在化疗时,对患者采取个体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和化疗知识的认知度、化疗的方法和目的、对不良反应的预防,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本组研究结果表,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0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化疗知识的掌握度为92.00%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对疾病和化疗知识的掌握度60.00%,组间差异显著,且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采取个体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化疗知识的掌握度,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参考文献:
[1]罗金华.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6(20):69.
[2]王微霞.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及医学伦理学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2):272-273.
[3]苏雪萍.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住院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4):266-267.
[4]徐琳洁.急性白血病患者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健康知识、心理状况及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4(4):27-29.
[5]骆燕香,卫碧娟,欧艳凌等.个体化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32):6851-6853.
[6]陈娜.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的改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6):12-13.
[7]马喜云.个体化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15):134,136.
论文作者:纪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患者论文; 白血论文; 个体化论文; 实验组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病患者论文; 家属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