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药物治疗的几种类型的小儿腹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儿论文,药物治疗论文,几种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卫生与保健
小儿腹泻,又称泄泻。既可为小儿一独立病症,又可能是某病症过程中的一个症状。其主要特点是:大便稀薄或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数10次不等。本症虽一年四季均见,但以夏秋为多,冬季亦容易造成小流行,人们习惯称之为“秋季腹泻”。其发病年龄以两岁以内小儿为主,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小儿腹泻由于病因各异,其类型也各不相同,如暑泻、湿泻、痰泻、食泻、积泻、风寒泻、惊泻、疳泻、伤乳泻等。也常因为腹泻症状不一,又有寒泻、冷泻、火泻、热泻、湿热泻、虚泻、实泻、脾虚泻之分。腹泻类型虽多,但也有多种类型不宜药物治疗,如:
1.生理性泄泻。本类指婴儿生后不久即有黄绿色稀便,每日2-3次,甚至5-6次不等,但婴儿精神状态良好,既无脾虚积滞之象,也无伤阴耗液之候,婴儿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此类腹泻多为婴儿初离母胎,脾胃纳运功能与母乳暂不适应所致,随着小儿脾胃纳运功能的改善,辅食的不断增加,腹泻逐渐不治而愈。
2.营养性泄泻。本类又称饥饿性腹泻。其特点是:婴儿大便次数虽多,但粪量却很少,且便中常伴粘液,呈绿色。究其原因多由于母乳缺乏或乳汁不良,或加辅食未能满足婴儿之需要,以致婴儿营养不良,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3.惊泻。小儿惊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泄泻,常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尤以乡村患儿居多。其特点是泄泻为主,每日泻下4-5次至10余次,便呈绿色、稀薄或水样便,可伴有不消化乳食或粘液。患儿往往白天哭闹不安,睡卧易惊或睡中卒然啼闹,甚至彻夜不宁,也可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等外感症状,也可兼有吐乳、腹痛等症。发生的原因多与小儿的生理特点有关,因小儿形气未充,“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若小儿突然闻及特异性声响,或是异常之物等卒然受惊吓后,常可致肝本横逆乘脾犯胃而发病。
4.伤食泻。这种类型的泄泻多由喂养过度所致。即乳食过量,使婴儿脾胃受损,乳食入胃,停积不化。若米面果菜所伤,多见粪便稀溏酸臭;若因鱼肉蛋品所害,多见粪便粘稠如臭蛋味。患儿泄泻次数频繁,时常哭闹不安,泻后尚能安静。
总之,不宜药物治疗的泄泻类型较多,但以上四类更常见。应指出的是:前两类无需治疗,而后两类虽不宜药物疗法,但应行非药物治疗,如小儿推拿疗法、脐疗、拔罐疗法等等,如疗法适当,一般3-5日即愈,而且方法简便,婴儿易于接受,疗效可靠,更适应于家庭保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