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施以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后,观察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6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本次研究收治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组;对照组(53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治疗期间应用西医疗法;观察组(53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治疗期间除采用西医疗法施治之外,配合对患者应用茵陈蒿汤加减疗法;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以及肝功能改善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98.11%)同对照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5.47%)比较,疗效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改善同对照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比较,改善程度明显(P<0.05)。结论:对于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开展治疗工作期间,选择西医疗法加以施治基础上,应用茵陈蒿汤加减疗法,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功能改善疗效确切。
【关键词】茵陈蒿汤加减;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156-02
患者在表现出诸多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后,最终使得患者呈现出系列免疫反应的现象后,会呈现出病毒性肝炎的现象[1]。本文将确定最佳方法完成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合理治疗作为研究目的,以此表明采用茵陈蒿汤加减疗法施治的价值所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6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本次研究收治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组。
对照组(53例):男25例,女28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0岁~63岁,平均年龄为(48.33±13.69)岁;患者的疾病病程范围为8天~47天,平均时间为(26.57±18.13)天;
观察组(53例):男26例,女27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2岁~65岁,平均年龄为(48.39±13.72)岁;患者的疾病病程范围为9天~49天,平均时间为(26.62±18.15)天;
对两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肝炎疾病患者的、年龄、病程施以对比,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53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治疗期间应用西医疗法;观察组(53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治疗期间除采用西医疗法施治之外,配合对患者应用茵陈蒿汤加减疗法;对于对照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保证患者充分卧床休息的条件下,准备还原型谷胱甘肽针以及复方甘草酸苷针药物加以施治,两种药物应用方式均选择静脉滴注,控制静脉滴注频率保持为1次/天[2];对于呈现出低蛋白血症患者,临床准备白蛋白针对患者加以输注治疗,此外就患者的疾病诱因施以对应性治疗;例如对于慢性乙肝完成HBV-DNA检查后,最终获得阳性结果患者,准备核苷类似物完成抗病毒治疗[3]。
观察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除采用上述疗法之外,配合准备茵陈蒿汤加减疗法加以施治;具体中药组成成分包括:20克的茵陈蒿;12克的焦山栀以及枳壳;9克的大黄;15克的谷麦芽以及虎杖;6克的甘草以及10克的赤芍;对所有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施以随症加减的具体情况为:观察患者如呈现出呕吐症状,准备添加6克的陈皮以及12克的半夏施治;观察患者如呈现出纳差腹满症状,准备添加9克的鸡内金以及10克的神曲施治;对于茵陈蒿汤治疗的频率为1剂/天,在准备进行药物煎熬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清水完成,直至最终确保剂量为200毫升;控制温服的频率为2次/天,分别于早晨以及晚间服用中药治疗,中药口服1个疗程的时间为10天,共需要对患者施以治疗的疗程为2个,完成后施以疗效评价。
1.3 疗效判断标准
正常: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完成临床治疗后,对应的症状表现全部消失,患者的TBIL水平以及ALT水平全部表现正常;显效: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完成临床治疗后,对应的症状表现为显著缓解,患者的TBIL水平以及ALT水平下降的程度超过50%;有效: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完成临床治疗后,对应的症状表现获得缓解,患者的TBIL水平以及ALT水平下降的程度未超过50%;无效: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完成临床治疗后,对应的症状表现未获得缓解,患者的TBIL水平以及ALT水平未获得下降,反而呈现出增高的现象[4]。
1.4 统计学方法
准备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所有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结果分析,计数资料(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以%形式施以χ2检验;计量资料(肝功能改善)组间对比以x-±s形式施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 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98.11%)同对照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5.47%)比较,疗效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病毒性肝炎状态的下的患者,会呈现出肝细胞水肿、变性以及坏死等情况。对于急性肝炎并且疾病表现较为轻微患者,通常情况下疾病自愈的概率较大,但是如果表现出较强的病毒毒性,则患者会对应性呈现出严重免疫反应的现象,最终会使得患者呈现出肝衰竭疾病以及重型肝炎疾病;如果疾病表现出多次发作以及迁延不愈的情况后,最终会表现出慢性肝炎的情况,如果情况更为严重则会呈现出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的现象。
对于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施以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对于患者肝脏呈现出的供血供氧情况可以保证获得显著缓解,对于肝细胞快速修复可以做出充分保证,并且在抗炎以及抑菌等方面均可以做出保证,在将氧自由基加以清除的同时,可以将患者的肠道内毒素吸收显著减少。
综上所述,对于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开展治疗工作期间,运用西药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对于胆红素的消退以及肝脏生化指标改善效果良好,最终优化了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绍佐,徐方明,李世波,等.茵陈蒿汤加减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12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3):267-269.
[2]陈文智.中医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165-1166.
[3]王政刚,姜雪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6):51-52.
[4]李雪峰.中医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3(28):158-159.
论文作者:王玉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患者论文; 病毒性肝炎论文; 茵陈蒿论文; 黄疸型论文; 呈现出论文; 疾病论文; 疗法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