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姚立成

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姚立成

中共东营区委宣传部 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社会管理、践行和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志愿服务;意义;问题;路径;探索

1、前言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许多地市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变革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加生态宜居现代化城市,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2、开展志愿服务的意义

2.1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志愿服务工作高度重视,在国家层面对志愿服务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提出要“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中央先后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逐步构建在全国开展志愿服务的完整制度体系。总书记特别提出“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开展志愿服务明确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结合我区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2.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者精神是高度一致、相融相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转化为人们的生活实践,才能成为社会的价值准则与价值追求。实践证明,志愿者以自己实际行动感染着被服务的对象及周围的群众,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变成为道德实践的重要渠道。我们要把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引导人们追求崇高的价值目标,努力形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2.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实践党员先进性、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要目标是做合格党员、建合格支部。带头开展志愿服务,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做好事,不仅彰显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素质、社会公德,更是人生观、价值观和先进性的充分展示。共产党员把志愿服务实践于平日、平常,通过传递人与人相互关爱、肩并肩服务社会的温暖理念,可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2.4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国各地以举办大型赛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让志愿者获得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认同,得到了社会认同,提升了社会地位。

3、开展志愿服务的问题和不足

3.1氛围不浓厚,社会认知有待提升

志愿服务理念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尚不到位,志愿服务文化生态尚未形成。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和原动力不强,造成工作表面化、模式化,志愿活动变成行政命令而不是个人的自愿行为。志愿服务的有偿化、“被志愿”等不正常情况仍有发生。

3.2服务领域有待拓宽

由于对志愿服务工作不熟悉,往往迫于某种压力或行政推力,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因缺少必要的组织和策划,导致活动持续性不够,难以形成影响力。有些志愿服务活动集中在党政临时性重大活动、突击性任务等方面,缺少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缺乏活动项目化、品牌化运行的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保障不到位,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志愿者组织的培训覆盖面远远不够。有的志愿者仅凭一腔热情参与活动,对其理念和相关知识不了解,导致部分志愿者因不能满足服务岗位需求而影响参与积极性。从志愿服务保障制度来看,基层志愿服务工作既无财政专项预算、社会资金筹集也有相当难度。

4、志愿服务基本要求和实现路径

4.1坚持党建统领、党员先行。中央《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确保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志愿活动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激发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抓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4.2坚持政府引导、积分回馈。中央《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要求,要全面推行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要建立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志愿者利用参加志愿服务的工时,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同时在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享受优惠或优待;加大激励保障力度;要依法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基金,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积分回馈机制完全符合中央要求、符合国家的顶层设计。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加快建立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制度,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为主体,开发建设记录平台和办法,对志愿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为表彰激励提供依据。要建立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积分回馈制度,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得一定积分,通过积分获得在社会服务、商业服务等方面的优惠和优待,使志愿者获得满足感和荣誉感,实现由“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的转变,保持志愿服务的旺盛生命力。

4.3坚持资源整合、统筹推进。开展志愿服务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要充分整合、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各方联动、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要统筹政府资源,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坚定不移地推动志愿服务在全方位、各领域深入开展。要统筹区域资源,积极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要统筹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才、服务团队的作用,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提供专业服务。要统筹群众资源,组织退休职工、老年人、青年团员、个体经营业户等广泛参与,让更多群众在“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体现个人价值。

4.4坚持典型引领、继承创新。充分发挥典型和榜样在志愿服务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志愿服务出亮点、上水平。要打造一批优秀党组织,把志愿服务作为基层党建重要切入点,在组织领导、活动推进、品牌打造、党员参与中创典型、出经验、趟路子、树品牌。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党员志愿者,在投身公益事业、服务基层群众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获得群众认可。要培养一批优秀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志愿者,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上树导向、做榜样,带动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培育精品志愿项目,打造品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4.5坚持抓长效,建立激励回馈机制。建立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志愿服务激励体系,使志愿者受尊重、有地位。从目前全国各地情况看,各地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物质激励回馈机制,需要深入思考、探索前进。一是究制定积分回馈办法,使志愿者以参加志愿服务时间和质量换取一定的社会服务或物质回馈。二是实施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鼓励机关、学校、医院、银行和企事业单位,对一定星级的志愿者提供优惠或优待。三是定期举办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褒扬和嘉奖优秀志愿者,对志愿者的先进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弘扬,并推荐参加国家和省市各级各领域的志愿服务评比活动,通过给予精神奖励、荣誉奖励等方式,使志愿者充分感受到志愿服务工作的荣耀和价值。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志愿活动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改革,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建设,提高志愿活动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江汛清,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美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考察及其借鉴价值[J].中国青年研究,20164):112.

论文作者:姚立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姚立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