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37例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黄田华

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37例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黄田华

黄田华 江苏省溧阳中医院 213300

摘要:目的:研究单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首先对2011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行单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37例患有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住院患者,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然后观察患者在术前术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及房角等情况,在手术后随访时间是3~18个月。结果:在术后随访3~18个月后发现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单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切口密闭好、术中前房稳定等优点,并且一次手术就可达到提高视力和降低眼压的双重目的,方法简便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术方式[4]。

关键词: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效果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疾病,它是一种主要致盲的眼病,在我国主要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往往与同时存在的白内障有关,晶状体膨胀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主要诱因,往往两种因素并存加重了病情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行单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有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临床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眼科进行住院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7例(46只眼),其中女25例(29 眼),男12例(17眼),年龄54~79岁,所有的患者在术前都要接受视力、房角镜检查、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压检查。术前的平均视力都要低于0.2,术前的平均眼压为(27.52±6.36)m m H g,术前的平均中央前房深度约为1.65m m,房角的关闭范围均要≤180°;所有的患者晶状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混浊,晶状体的核硬度按照LOCS分级法确定:Ⅱ级核8眼,Ⅲ级核23眼,Ⅳ级核6眼。

1.2手术方法

在术前30分钟给患者进行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并且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奥布卡因表麻或球后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然后用开睑器开睑,于角巩膜缘后2.0 mm做巩膜隧道切口,巩膜隧道的切口长大约5.0~6.0 mm,前房需要注入粘弹剂,并用粘弹剂行360°房角的钝性分离后,使用前房维持器维持前房,环形撕囊大约为6.0mm,用晶状体圈套器娩出晶状体核,再清除囊袋内的残留皮质,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于囊袋内,手术完毕后结膜下要注射地塞米松2 mg加庆大霉素2万U。氧氟沙星眼膏包眼。在术后局部需要用抗生素和激素眼液。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前方深度,房角指标,同时观察分析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眼压:手术前,患者没有用药的平均眼压为27.52±6.36mmHg,用药后的眼压为17.36±4.25mmHg,手术后3个月,患者没有用药物,平均眼压为11.324.65mmHg。

前房深度:手术前,平均中央前房的深度大约为1.60mm,手术后,前房深度明显加深,大约2.90mm。

房角:手术后一个月,前房角镜检查,都比术前显著加宽,术前关闭的前房角则有不同水平的开放。

术后并发症:有5例患者术后眼压升高,用点噻吗心安眼药水以及降眼压药品,两三天后恢复正常。有9例患者出现轻度前房炎症,在局部点用激素眼水以后炎症消失。没有出现前房出血、术后低眼压等并发症。

3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眼病,它的病因是由于前房角骤然关闭所引起的眼压(IOP)快速上升,而且通常会伴随着明显的眼部疼痛、视力下降、同侧偏头痛、恶心等其他症状,假如没有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会出现短时间内失明的现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则依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3],即临床前期、前驱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以及绝对期,其中,当患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处于绝对期的时候,患者的视力完全丧失,常发生角膜溃疡,甚至发展为眼内炎[1]。

目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仍然不是非常明确的。随着人们年龄的不断增长,晶状体渐渐膨胀,累及晶状体的虹膜隔前移,引起房角关闭瞳孔阻滞,这些是眼压上升的主要原因,所以,晶状体摘除解除瞳孔阻滞,是解决处理该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葛坚等[2]指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及时有效的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拥有相当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去除膨胀的晶状体,再植入相对较薄的人工晶状体,手术后,虹膜向后房塌陷,导致了前房加深,房角变宽,消除了瞳孔阻滞的状况[3]。Pereira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来实行检查,最终的结果指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术眼晶体虹膜隔后移,前房增深,大约为8.50mm,房角加宽,大约10度。Hayashi K等的研究则观察到,在超声乳化联合I O L植入术后,患者眼压明显下降,降压药物的使用量显著降低,比较两年以内观察所得的眼压控制率,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控制率达91.9%,开角型青光眼则是72.1%,对于眼压的下降量,闭角型明显大于开角型青光眼。本次手术过程中,采用前房维持器来维持前房,手术中,灌注液对前房的压力,不停冲击房角,可以导致房角再一次开放或者粘连减少。

综上所述,应用该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摘除混浊的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使得前房加宽或再次开放,提高视力,便于眼压的长时间稳定。与此同时,减轻了患者医疗花费,减少了手术和住院时间,经济、方便而又有效[4]。

参考文献

[1]吴玲玲.前房角镜检查在青光眼诊治中的作用[J].眼科,2010,19(1):11-13.

[2]葛坚,郭彦,刘奕志,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10,37:355-358.

[3]朱白蕾,钟丘.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分阶段手术的对比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1,8(1):194-196.

[4]张秀兰,胡慧玲,黄文敏,等.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现代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2010,7(3):130-132.

论文作者:黄田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37例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黄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