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7―2018年载文统计分析论文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7―2018年载文统计分析

莫改敬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 以《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7―2018年载文为对象,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其载文、作者及引文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与2010―2011年统计数据作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单册页码的减少,年载文量随之降低,但篇均页码升高了;基金论文比总量及各级项目析出论文比例均提升显著,但高层次项目析出论文占比较小;作者合作度较低,第一作者的中高级职称占较大比重;篇均引文量呈上升趋势,引用文献主要集中在图书和期刊。该结果客观反映了期刊的载文质量,为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学术质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文献计量学;载文;作者;引文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科技学院学报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现为月刊,大16开,每年出版12期,“社会科学”与“职业教育”各6期。《河南科技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单月为社会科学,主要刊发政治、经济、管理、文化、法学、历史、文学、语言、艺术等社会科学方面未曾发表过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的创新性研究论文。《学报》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河南省一级期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等。为进一步了解《学报》的载文情况,不断提升其办刊质量与学术影响力,本文以2017―2018年期刊所载的社会科学方面论文为统计对象,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进行归纳和分析,并与2010―2011年统计数据作比较,以此为学报发展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统计对象

以《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12期279篇论文为统计对象,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就期刊的载文量、基金论文比、作者合作度、第一作者信息(年龄、职称、学历、地区分布)、引文数量及类型等指标进行统计[1]13

法院介入到民事纠纷中,以第三方机构的身份来进行审判的前提是当事人寻求了公力救济,既然诉讼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纠纷,那么法院下达的判决书中就应该要给出公平公正、令人信服的答案。如果法院在判决书中的说理部分能对被告医院应告知而未告知的内容是什么,未进行签字手续的是什么文件,剥夺了原告的选择权指的是原告选择什么的权利等内容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会使这一部分更加清晰,更令人信服。仅仅用法律术语进行总结式表达,对于判决书下达的对象或者其他阅读判决书的人来说,从这样的判决书中得到的仅仅是答案,而这个答案缺乏事实与推理的辅助解释,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判之有理”的一面。

根据资料及其他选煤厂的生产经验,煤泥浮选药剂成本为4元/t;人工费为1.25元/t;辅助材料费3.0元/t;电费7.52元/t;其他费用(含折旧费等)10元/t。煤泥浮选总加工成本为25.77元/t。

二、载文统计分析

(一)载文量

载文量是指期刊在一定时期所刊载的论文数量,是反映期刊信息含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期刊的基本指标。《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共12期,刊发学术论文279篇,见表1。

表 1《学报》 2017― 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统计

当页数既定的情况下,期刊所刊载的论文越多,其篇均页数就越少,对应的是期刊的信息量越大[2]。但是,如果论文的篇均页数过短,则会影响其论述的深度,进而降低了论文的质量。从表1可以看出,《学报》2017年载文总页数为644,年载文量为139,期均载文量为23.17,篇均页数为4.63;2018年载文总页数为644,年载文量为140,期均载文量为23.33,篇均页数为4.60。可见,2017―2018年《学报》年载文量和篇均页数均较稳定。相较于2010年载文总页数788、年载文量215、期均载文量35.83、篇均页数3.67,《学报》单期页数的减少,相应降低了年载文量,但是文章的篇均页数提高了[3]。由此可知,《学报》2017―2018年所刊载文章篇幅适中,论述比较充分,文章质量有保证。因此,《学报》应在保持良好态势的同时,着重刊发较长篇幅的优质文章,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

(二)基金论文比

基金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一研究领域的新动向、新成就、新进展,一般为某专业领域的前沿、热点、重点项目,因此常被作为衡量学术刊物质量及创新性的重要标准。基金论文比指的是期刊所载的基金论文在年载文量中所占的比重,基金论文比较高的期刊往往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的基金论文比情况见表2。

表 2《学报》 2017― 2018年社会科学基金论文统计

由表7可知,《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中,年龄处于31~40岁的作者最多,占比44.44%;紧接着是处于41~50岁的作者,占比26.17%;然后是≤30岁的作者,占比19.92%;余下为50岁以上的作者,占比11.47%。由此可见,31~50岁的作者是《学报》的主要作者群,中青年作者是科研队伍的生力军,这与高校期刊载文作者“中间高,两边低”的现状是大致吻合的[8]。另外,《学报》也吸引了部分研究生及高职称作者的稿件,这不但凸显了期刊的影响力,也彰显了期刊对于青年科研人才的持续关注。

2)通过建立位态方程,计算综放支架临界工作阻力,通过提高旧支架安全阀开启压力,将支架额定工作阻力提高至17 946 kN,辅以提高泵站压力,控制支架姿态等措施,提高支架工作阻力发挥效率,加强支架对顶板的控制效果,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小于600 mm。

(三)校内外比例

高校学报不仅是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的学术理论刊物,同时也具有加强学术信息传播的桥梁作用。因此,为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学报也会发表校外的优秀成果。《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的校内外比例情况见表3。

表 3《学报》 2017― 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的校内外比例

由表3可知,《学报》2017年的社会科学载文中,校内稿件26篇占比18.71%,校外稿件113篇占比81.29%;2018年的载文中,校内稿件23篇占比16.43%,校外稿件117篇占比83.57%。参照之前的统计数据(2010年校内稿件占比40.00%,校外稿件占比60.00%;2011年校内稿件占比25.36%,校外稿件占比74.64%),发现校外稿件在总发文中的比重处于持续上升中,由2010年的40.00%提升至2018年的83.57%[3]。由此可知,《学报》在展示本校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吸收了一定数量的校外学术论文,这表明《学报》不仅促进了本校各学科的学术交流,而且其办刊质量在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二、作者统计与分析

《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第一作者年龄统计情况见表7。

(一)作者发文情况

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不仅是判断高校办学及科研水平的标准,也是衡量刊物质量的评价指标。《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作者的发文数量统计情况见表4。

表 4《学报》 2017― 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作者的

发文数量统计

由表4可知,《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作者的发文量绝大多数只有1篇,占比91.40%;发文量最多为9篇,但只有1人。这一方面说明本刊的作者群体较为广泛,另一方面也显示高产作者较少。洛特卡定律显示:相对成熟的刊物,只发表1篇文章的作者约占60%[4],但《学报》的此项数据显然高于其标准。因此,刊物应不断扩宽稿源、培养高产作者群体,并进一步提升作者的论文产出率。

(二)作者合作情况

合作度是指期刊在一定时期内每篇文章的平均作者数[5]。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跨区域多部门协作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因此,期刊的作者合作度是评价和衡量期刊办刊质量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作者合作情况统计情况见表5。

表 5《学报》 2017― 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作者合作情况统计

由表5可知,《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作者数从2017年175增长到2018年的183,合作率也从20.14增长到27.86,合作度从1.26提升至1.31。由此可见,合著论文比重呈上升趋势,表明《学报》作者的合作意识有所提升,载文也日益趋向于多学科相互渗透、资源相互共享的良好态势。但也应看到,《学报》刊载由单一作者发表的文章占比(75.99%)远超过半数,低于刘雪立等报告的国内外信息科学专题研究的合作率(47.60%)[6];合作度(1.31)也低于《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展版)》中的科技期刊平均合作度(2.80)[7]Ⅱ。虽然期刊载文存在学科差异及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的不同,导致社会科学期刊的载文合作度低于自然科学期刊,但也说明随着学科交叉融合的持续发展,编辑部今后应重视培养跨学科、跨地域合作的作者群体,深入发掘优质的学术成果,从而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

(三)第一作者统计

1.第一作者职称

由表9可知,《学报》2017年社会科学的载文中,高等院校的论文占比88.49%,党政院校的论文占比0.72%,科研院所的论文占比2.88%,其他单位的论文占比7.91%;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中,高等院校的论文占比82.14%,党政院校的论文占比3.57%,科研院所的论文占比3.57%,其他单位的论文占比10.72%。由此可知,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高等院校是《学报》稿件的主要来源,这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4]。但对比这两年数据发现,党政院校、科研院所等其他单位的论文比重都有所提升,表明《学报》也在逐步拓展其他稿源,以丰富载文的内容及层次性。

表 6《学报》 2017― 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第一作者职称统计

由表6可知,《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的279篇载文中,就第一作者的职称情况看,正高职称占比11.11%,副高职称占比28.32%,中级职称占比29.03%,初级职称占比8.60%,在读研究生占比20.43%,未标注职称者占比2.51%。由此可见,中高级职称占比达68.46%,这部分作者是《学报》的主要作者群,他们创造力较强、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同时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刊物的学术质量。此外,与《学报》2010―2011年社会科学载文相比[3],高级职称比重从29.95%增加到39.43%,在读研究生比重从14.62%增加到20.43%,表明期刊在关注高职称作者群体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培养了研究生这批有潜力的年轻作者群体。

《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第一作者单位性质统计情况见表9。

今天,让我期盼已久的香菜成熟了,香味儿飘出来啦!现在,它们已有将近15厘米长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拿着剪刀“咔咔”两声,香菜被剪断了,味道更浓了!香菜的形状像三叶草,边上还有小锯齿。开吃喽!

研究认为,分析从不同维度展开,具体的分析了“副”从中心成员向外扩展的具体途径,而且无论是从哪个维度的扩展,这种扩展途径其实都是符合人的一般认知的,即从具体到抽象,但是宗守云(2011)在《量词范畴化的途径和动因》一文中揭示了量词在向外扩展的过程中还会有更多可考量的维度,分类也更加的具体,他把范畴的扩展分为绝对途径(见图2)和相对途径,绝对途径是单向的,几乎没有相反的扩展过程,而相对途径是可以有相反的扩展过程,只是倾向性的规律,并不是绝对的必然的规律。绝对途径的扩展过程如下图2.

作者是影响期刊质量和档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单个作者发文数量及合作情况的基础上,主要对作者职称、年龄、地区分布、单位性质等具体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为避免数据重复统计,以下各项数据均只限于论文的第一作者。

表 7《学报》 2017― 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第一作者年龄统计

由表2可知,国家级项目析出论文方面,2018年较2017年有所下降,从11.51%下降到6.43%;省部级项目析出论文方面,两年的论文数量及比例基本持平;市厅级项目析出论文方面,2018年较2017年稍有所提高,从10.79%提高到11.43%;其他项目析出论文方面,2018年较2017年提升显著,从5.76%提升至12.14%;基金论文总数方面,2017年57篇占比41.01%,2018年60篇占比42.86%,2018年较2017年的基金论文比略有上升。参照《学报》2010年基金论文比19.53%,可见经过几年的努力,载文的基金论文比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2010―2011年载文各级项目析出论文的比例为4.01%、9.43%、5.66%、6.84%[3],2017―2018年载文各级项目析出论文的比例为8.96%、12.90%、11.11%、8.96%,由此可知《学报》载文的基金论文比不仅在总量上有所提升,而且在各级基金项目上都有所突破。但是,通过进一步对近两年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学报》载文中的高层次基金析出项目依然较少。

3.第一作者地区分布

《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第一作者地区分布情况见表8。

表 8《学报》 2017― 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

第一作者地区分布

由表8可知,《学报》2017年社会科学载文中,河南省内的论文占比74.82%,河南省外的论文占比25.18%;2018年载文中,河南省内的论文占比70.00%,河南省外占比30.00%。由此可见,虽然河南省外的论文占比仍高于河南省内的论文占比,但是2018年较2017年已有所提升。因此,学报编辑部应继续立足于省属学报的实际情况,在服务本校及本省师生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积极吸收更多的省外优质稿源。

4.第一作者单位性质

2.第一作者年龄

家庭教育成效是受多元、动态因素的综合影响。家庭所处的地理环境、家庭中的人员结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等,都深深影响着家庭教育成效。另外,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还取决于孩子的特点。孩子用自己的气质特征、性格特点、智商才能甚至是外貌特征等,与这些外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对话交流,从而影响着家庭中各种因素作用的发挥。年轻父母对于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多因素缺乏完整的认识,难以整体把握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难以发现诸因素之间复杂的关联,因而容易对家庭教育问题失察。

表 9《学报》 2017― 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第一作者

单位性质统计

《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第一作者职称统计情况见表6。

三、引文统计与分析

(一)引文量

在掌握期刊引文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类考察期刊引文情况,有助于了解期刊载文的水平和价值。《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引文类型统计情况见表11。

表 10《学报》 2017― 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引文量统计

由表10可知,《学报》2017年社会科学的载文中,有引文的论文138篇,引用率99.28%,引文量1 497条,篇均引文数10.77条;2018年载文中,有引文的论文139篇,引用率99.29%,引文量1 655条,篇均引文数11.82条,其中单篇最高引文量为58条。对比这两年的数据发现,引文数及篇均引文数都呈上升趋势,表明《学报》作者的文献利用意识和能力在不断提高,能够合理利用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研究。进一步对比《学报》2010―2011年社会科学载文引文量的统计数据[3],发现篇均引文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从7.49条增长至11.30条),可见《学报》的载文质量也得以相应提升,这与编辑部在论文参考文献规范化方面的努力是有密切相关的。

(二)引文类型

引文即参考文献,引文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期刊载文所具有的参考文献总数,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载文的信息含量及其学术质量。《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引文量统计情况见表10。

表 11《学报》 2017― 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引文类型统计

由表11可知,《学报》2017―2018年社会科学载文的引文中,图书最多,占比38.93%;期刊稍次之,占比38.77%;接下来是其他引文(包括报纸、析出文献、学位论文、报告、标准等),占比16.69%;最后是外文文献及网络文献,分别占比3.77%、1.84%。由此可见,图书和期刊是《学报》载文作者的主要参考文献,这与2010―2011年《学报》社会科学载文引文统计的此项结果是一致的[3]。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其他文献比重较之前有所增加,表明《学报》载文作者引用的文献日益丰富和多样;另一方面,网络文献及外文文献的引用量较之前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显示出《学报》载文作者在利用网络技术搜集信息、借鉴外文信息资源的能力稍弱,今后应加强对这两类文献的开发及利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2010―2011年各项统计的基础上,对2017―2018年《学报》社会科学的载文、作者及引文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虽然单册页码减少使得年载文量有所下降,但篇均页码显著提高,并且基金论文比总量、各项项目析出论文的占比也显著提升。这说明期刊载文质量总体处于上升趋势。(2)虽然载文第一作者仍以省内高等院校的中青年师生为主体,但高级职称比重增加显著。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期刊质量有所提升。(3)载文的引文总量基本持平,并且引用文献主要集中在图书和期刊,但篇均引文量有了大幅提升。引文量的增长彰显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也是期刊质量提升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学报》的期均载文量分布稳定,作者队伍结构合理且在不断壮大,引文数量蕴含较丰富的信息,期刊整体质量及其学术影响力处于持续上升中。

方程实质上就是求已知函数的变数值,使在变数值上已知函数有某个预先指定的值,特别是使函数值变为零,不等式也可类似地去看,于是方程和不等式都统一到函数的范畴中〔4〕161。判别式法完成了这样的一种“统一”。

(二)提升学报质量的建议

对照中国社会科学类期刊标准,《学报》的整体水平及规范化仍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积极拓展稿源,力求吸引高质量论文。作为省属本科院校的学报,首先应服务本校教学科研,在此基础上积极向校外拓展优秀稿源,通过高质量的稿件逐步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加强约稿力度,一方面,争取校内外较长篇幅的优秀文章。篇幅较长的文章往往承载了更多的信息,因此期刊应在重视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刊发长篇幅文章。另一方面,着重提升省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析出论文比例。虽然本刊的各级项目析出论文比重都有所增加,但高层次析项目析出论文仍有上升的空间,因此应继续坚持并适度争取高质量论文,以不断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二是创新组稿方式,激励多位作者合作。较高的合作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研究的深度,虽然本刊的作者合作度处于上升中,但总体合作率仍较低。因此,期刊应顺应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加强同行业、同单位之间的合作与学术交流,引导校内外作者加强跨学科、跨地域的合作研究。

2.1.2 护肝剂缺黄芩的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按护肝剂的制备方法制得除黄芩的护肝剂,取1 mL置于PE管中,水浴蒸干,其余操作同“2.1.1”项。

三是在保持现有引文量的基础上,着重提升引文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虽然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引文仍是重要的参考文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信息交流的便捷化,学位论文、外文、网络电子文献等信息资源日益丰富。针对期刊论文中外文及网络引文量较小的问题,后期应多引导此类文献的引用,以增强参考文献的新颖性。

教学过程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一个个教学环节好比是粒粒珍珠,而各环节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连珍珠之间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我在讲《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在二、三段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

参考文献:

[1]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2]庞博,王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10年载文、作者和引文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35-140.

[3]刘爱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2011年载文统计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129-132.

[4]邓天福,卢奇.《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011年载文、作者和引文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103-108.

[5]张玲.《浙江档案》2010―2015年核心作者群分析[J].兰台世界,2017(1):85-87.

[6]刘睿远,刘雪立,王璞,等.基金论文比作为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基于SCI数据库中眼科学期刊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472-476.

[7]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

[8]陈会琴,王琦琪.《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作者群研究:基于2011―2015年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6):153-160.

The Statistic Analysis on Published Papers in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17―2018

MO Gaijing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2017 to 2018,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rticles,the authors and the cit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bliometrics,and compares them with the statistical data from 2010 to 2011.The results show that: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page number of a single volume,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per year decreases,but the average pagination of articles per page increases;compares with the total number of funded papers and the proportion of papers from precipitated projects at all levels increase significantly,but the papers separated from high-level projects occupies a relatively small proportion;the cooperation degree of authors is relatively low,and the middle and senior professional titles of the first author account for a relatively large proportion;the number of citations in each volume is on the rise,and the citation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books and periodicals.The results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quality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journal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academic quality of journals.

Key words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ibliometrics;publication;author;citation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6060( 2019) 11-0075-06

doi: 10.3969/j.issn.1673-6060.2019.11.014

收稿日期: 2019-09-13

作者简介: 莫改敬(1985―),女,河南滑县人,硕士,学报编辑部助理编辑,主要从事编辑出版研究。

标签:;  ;  ;  ;  ;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7―2018年载文统计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