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论文_刘竞兮

(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 探讨胆结石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5年8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9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手术术式分为开腹组(n=45,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组(n=40,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胆结石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效果

胆结石即胆石症,是指胆囊或胆管等胆道系统内出现的结石性疾病,直接引起患者胆囊炎和胆管炎,诊治不及时甚至会诱发癌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胆道系统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当前临床多采取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临床实践结果显示,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直接影响患者预后[1]。当前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手术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为进一步了解腹腔镜手术在胆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本院对2015年8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45例胆结石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以下就手术效果及预后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5年8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9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手术术式分为开腹组(n=45)和腹腔镜组(n=40),开腹组男女比:25:20;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7.5岁(s=8.7);腹腔镜组男女比:24:21;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7.4岁(s=8.8)。对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可实施比对。

纳入标准:实施手术病理确诊为胆结石患者;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手术。排除标准:其他胆道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认知、精神、意识障碍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手术准备,并进行营养支持、抗感染处理等。对所有开腹组患者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气管插管全麻,选择右肋缘下部行10cm切口,组成切开腹壁,确定胆囊三角区,将胆囊动脉、胆囊管进行结扎离断,并将胆囊剥离切除。

对所有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使用气腹针辅助穿刺,常规建立气腹,保持腹压为10-12mmHg,进入腹腔镜了解患者腹腔状况,建立其他操纵孔,给患者胆囊、胆囊三角区、粘连状况等,离断胆囊动脉,使用钛夹将胆囊管、胆囊动脉进行夹闭,剥离胆囊,术中采取电凝止血。病情严重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分析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状况。

②统计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手术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并发症以率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状况分析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开腹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注:与开腹组相比*:P<0.05

2.2 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分析

腹腔镜组患者出现感染1例,皮下气肿1例;开腹组出现感染3例,皮下气肿2例,肠粘连3例,出血1例,胆瘘1例。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4%与开腹组20.0%相比明显较低,X2=6.154,P=0.013。

3 讨论

当前人类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胆结石的临床发生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临床上认为胆结石的发生主要因致病菌进入胆囊,引起胆囊炎症,导致胆汁成分改变发病,因此,胆结石发生时间较长,且胆囊炎症也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以胆囊切除术作为临床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术式。以往开腹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可清除患者病灶,但患者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恢复较慢,手术风险较大,患者耐受性要求较高[2]。不断减少患者手术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目前胆囊切除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次研究中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指标、恢复状况、并发症发生状况与开腹组相比均明显较优,分析原因为:①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术式,该手术方式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切口及腹腔创伤,手术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可清晰显现患者腹腔状况,术中采取电凝止血,可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促进手术顺利进行;②腹腔镜手术可有效避免患者长时间腹腔暴露引起的腹腔粘连、感染等并发症;③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患者腹腔损伤,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早日恢复,改善患者预后[3]。但目前一些研究中提出腹腔镜手术临床运用具有一定限制,对于病情较重、腹腔粘连较重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难以达到疗效,术中需中转开腹手术。本次研究中腹腔镜组未出现中转开腹手术患者,可能因本次研究样本较少相关。未来研究中需进一步扩大样本,以提升研究结果准确性。

综上,胆结石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可减少患者创伤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闫长红,许艳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4):469-471.

[2]庄凤祥.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3):225-226.

[3]王国美.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2):46-47.

论文作者:刘竞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论文_刘竞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