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向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人学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和情怀关注人、思考人,提出了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入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追求的发展观,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一、现实的人: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
邓小平认为,发展的出发点是人,但是这种人既不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他针对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内有少数人受西方人学思潮的影响,离开了具体的、历史的观点,抽象地谈论人道主义、人的价值的做法,尖锐地指出,人道主义有各式各样,我们应当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批评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他对我们党内有些同志抽象地讲人道主义、人的价值、人的民主和自由的各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他指出:“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还不高,这也不能靠谈论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来解决,主要地只能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离开了这些具体情况和具体任务而谈人,这就不是谈现实的人而是谈抽象的人,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1](p41)
既然邓小平所谈的人是现实的人,作为现实的人,首先是一个自然的物质的存在物。他要想维持其自身的存在,就需要有物质生活资料,从而人必须进行生产。于是,发展生产、摆脱人类贫困并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质量,便构成人类历史永恒的主题。人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获取物质资料并形成各种利益的,其中主要是物质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邓小平从现实的人出发,在他的发展观中,充分肯定了人的物质利益的合理性;“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2](P146)在邓小平看来,要实现人的物质利益的不断增长,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全国人民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生产力迅速得以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邓小平领导制定的中国发展的一系列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在于它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邓小平从对现实的人的利益出发,进而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邓小平以极大的热忱关注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的命运,他的一生,尤其是在他晚年,始终不遗余力地思考改变中国人民的贫困和落后状况的问题。他针对“文革”给我国造成的灾难,痛心疾首地讲:“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P10)他一再强调,社会主义一定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一定要使人民富裕起来。对人民生存状况和命运的关注是邓小平发展观的逻辑起点,邓小平的发展观自始至终没有脱离为改变中国人民的生存状况而斗争这个主题。
邓小平的发展观在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还把人的需要和现实满足程度作为衡量各项方针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的价值尺度。他说:“现行政策对不对,对国家来说对不对,对人民来说对不对,人民的日子是不是逐步好过一些。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1](P173)这就是说,看一个社会是不是发展,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观是不是正确,说到底,要看它能给人民带来多少实惠,在多大程度上使人民的现实需要得到满足。
二、人民本位: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意蕴
发展究竟以谁为本的问题,决不是一个枝节问题,它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必要性和利益范导性,另一方面也对社会政策有决定性影响,因而说到底它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邓小平的发展观里,始终贯穿着对人、人才和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并且把以人为本作为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表现出它对传统西方发展观的超越。
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把现代化作为一种世俗化的过程,因而在各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通常表现出对人的物质水平的提升的关注,而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的关心则相对缺乏。这样,人们往往单纯地用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和判断国家富强与否的重要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国家全体成员的精神状态及面貌的关注,在发展观上,则表现为主张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观。邓小平熟知这种发展观的弊病,为了消除这种短视性发展观的消极影响,他提出要建立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新的发展观。在他看来,实现中国现代化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任务也很重,但关键性的基础性的工作是人的发展问题。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P380)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表明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
从对人的重要性认识出发,邓小平在他的发展观中,将人民群众视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他一贯主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邓小平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他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2](P368)在他看来,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邓小平还坚持把人民的社会实践作为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强调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以人民利益作为评价一切事物好坏优劣的最高标准。他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邓小平十分重视把人民是主体的思想落到实处,即把人民是主体的抽象转化为中国人民实实在在的创业实践。邓小平明确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2](P342)
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还表现在邓小平对发展的目的的论述上。邓小平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它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说,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因此,中国的发展,是人民的要求和时代的要求。“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1](PP110~111)邓小平还进一步将对发展的目的的这种认识上升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提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实质上就是解放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邓小平从对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出发,强调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又是评价主体。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三个有利于”的表述上。他认为,无论是革命和建设,都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权力、人民的价值肯定为最高标准。他一贯主张,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江泽民对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做了如下概括:“尊重群众、热爱人民、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政策和方针的出发点和归宿。”[3](P450~451)
总之,在邓小平的发展观里,始终表现出了他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强烈感情。他常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一感人肺腑的名言,作为邓小平一生的光辉写照,深蕴着他人民本位的丰富思想。
三、人的塑造: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的主体诉求
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任何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以人的发展为前提和目标的。邓小平审时度势,格外重视人的发展,因而,培养人、塑造人成为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主体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素质水平如何,对社会发展的程度起到决定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迫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人的建设问题提到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上。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要想实现自己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后发型国家的优势,从教育人手,把人的现代化建设问题放到优先的战略地位,以人的现代化发展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现代化。邓小平把现代化进程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人的现代化实现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现代人的素质的塑造过程。从根本上说,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一致的,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人类进步。
邓小平认为,对于人来说,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说到底是指具有了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人的素质如何,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他说:“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P88)然而,我国的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是不利的。邓小平以忧国忧民的高度责任感,反复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空气。他认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2](P40)他强调指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他还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P120)
为了实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邓小平强调对人的塑造的重要性。对人的塑造,也就是对人的教育和培养。邓小平认为,在现代化建设中,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社会主义追求的终极价值是人自由幸福的生存,故人是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人的竞争。因此,自觉地培育人,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大批的人才,便具有战略的意义。邓小平认为,培养一代新人,必须依靠教育,把教育列为战略重点优先发展,他说:“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1](P121)邓小平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强调不能脱离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谈论教育发展,强调对人的培养和教育,要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体说,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他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P28)他不仅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而且也提出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这一目标的确立,使教育和人才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必将会带来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现实地表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变革中的渐进的、不断提高的、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邓小平认为,经济发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以此来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换言之,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的发展观也可以称之为人的全面发展观。
四、人的自由与解放: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关怀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十分关注人的解放问题。围绕着人的解放和自由问题,提出了许多全新的命题,这些全新的命题构成邓小平发展观重要的价值关怀。
首先,人的解放要以思想上的解放为其深层前提。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解放思想,侧重讲的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在政治上获得解放。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后,人的政治解放可以说基本完成了,在这样的国家里,人民群众成为国家政权和社会的主人。从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反思中,人们深深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要想发展,必须充分地解放思想,确立一种科学的发展观。邓小平从一开始就抓住了这一问题。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使人获得了政治上的解放,从而获得了法律和制度上的解放。然而,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所构成的思想牢笼仍在统治着人们,因此,思想上的解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解放的深层次课题。离开了思想上的解放,政治上的解放就不能说是彻底的,完全的。
其次,人的解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宗旨。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在谈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时是这样论述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294)这种完全摆脱了自然对人和人对人的统治的“自由人联合体”,才真正实现了“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才真正实现了人的解放和自由。但在现实社会中,要想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就必须找到实现个人发展的科学途径,这就是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来解决。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谈论人的解放是不现实的。另外,马克思还从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层面论述了人的解放问题。他认为,社会关系对人的发展程度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要建立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除了发展生产力外,还必须消灭人对人的剥削制度。邓小平在思考中国的发展观的时候,不仅坚持了马克思的上述正确观点,而且还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阐述了人的解放和自由的途径问题。他认为,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孕育着人的解放的深层意蕴。共同富裕既是人解放的条件,又是人解放的目的,是人民群众自我解放的必由之路。由于共同富裕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实现的,因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就必然是实现人的解放根本途径。另外,邓小平认为,在现实社会里,谋求人的自由发展,还应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现象,也只有在消灭了任何形式的剥削和两极分化以后,才能形成一种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人民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完成人的解放的历史任务。
再次,人的解放是现代民主制度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其涵义就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使人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因此,建立民主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解放的必然要求,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所要求的。马克思曾经对封建专制的君主政体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的原则给予了严厉的批判,在他看来,作为对这一原则加以否定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5](P287)这就需要讲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立人的“自由个性”。邓小平在自己的发展观里,十分重视对民主制度重要地位的强调,他努力提升民主的重要地位,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在他看来,要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确保人民以主体的身分来管理国家事务,维护人的主体地位,必须使民主有切实的保障手段,这就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和强化社会主义法制来完成。他主张要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为了保障民主,他还主张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做到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只有这样,人民的民主权利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政治解放的实现及其超越、人的主体性维护才会显得真实而具体。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