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宝光明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工程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各阶段的技术管理要求较高。本文就市政工程施工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准备阶段、现场施工阶段等各阶段的技术管理经验探究,以期为提高我国市政工程质量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阶段;技术管理
市政工程是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基础工程,不仅代表着城市形象,亦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关系着城市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安全性以及城市环境的美化。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从施工的准备阶段直至竣工验收阶段,都要做好各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为全面系统性工程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建设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市政工程施工中各阶段技术管理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市政工程是一项工期长、人员流动性强、施工环境恶劣的系统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质量都直接关系着整体工程质量。因此,在市政工程各阶段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科学性原则,以逻辑思维将每个施工环节有机的串联在一起,并积极引进科学的、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手段,实现对市政工程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2、以人为本原则
市政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广大城市居民,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市政工程各阶段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城市居民出行的安全性、便利性放在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如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尽量的降低噪音污染、粉尘污染等,避免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将基础设施建设与美化环境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提高市政工程的美感和质量,为城市居民营造优美、适宜的生存环境等。
3、政策性原则
市政工程在其本质上属于社会公共服务性工程,由政府通过招标承包给企业。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政策性原则,深入贯彻国家颁布的经济政策等各项相关政策,如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各阶段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切实落实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将原材料节约、能源节约等各项资源节约落实到实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4、经济性原则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作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其最终经营目的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企业要严格遵循经济性原则,把企业、国家和社会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分析企业在各阶段技术管理中的技术经济效益,选择最佳技术管理方案。
5、质量原则
市政工程质量直接关系着城市形象、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环境质量以及经济发展前景。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质量原则,将各阶段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建设成本控制以及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有机整体,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市政工程各阶段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以为整体市政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市政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二、市政工程施工中各阶段技术管理
就目前市政工程建设现状来看,主要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现场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施工管理和质量都直接影响着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这三个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具体表现如下:
1、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各施工阶段顺利进行,完成施工任务以及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的各级技术责任制度
健全的各级责任制度是各项技术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重要制度性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建立由市政工程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直至最后一级的分级技术管理体系,明确总工程师以及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在技术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职责。
(2)建立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市政工程施工内容繁复、工期长、人员流动性强,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明确各阶段技术管理的目标、内容以及严格的检查监督制度,以确保各阶段技术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具体技术管理制度表现如下:
1)建立健全的市政工程图纸审核制度
召集技术人员、监管人员、经济人员以及设计人员等相关人员对图纸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核,看其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定、设计内容是否能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实现、图纸中是否完善、主设计结构稳定性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施工技术装备是否完善等。
2)建立健全的施工日记制度
明确记录每天、每阶段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气候状况、原材料使用情况、安全检查情况、事故及处理情况、技术交底及复核情况等。在此过程中,要动员全体技术人员参与到施工日记的记录过程中,并严格按照严格的技术规范以及格式进行填写,以为竣工验收工程提供重要的参照依据。
3)建立健全的技术交底制度
完善的技术交底制度可以确保技术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在最大程度上明确施工任务特点以及技术要求,以便于有组织、顺利的开展市政工程施工,以免延缓工程进度,主要包括图纸交底、施工工艺交底、材料交底等各项技术交底制度等,明确各方交底人员的岗位职责。
4)建立健全的工程验收制度
工程验收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关系着市政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工程验收制度,建立标准化的验收技术管理体系,明确验收技术标准规范,将日常记录的技术档案作为竣工验收的重要质量评价标准。
2、市政工程施工现场阶段技术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阶段技术管理是整体工程技术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要做好以下方面技术管理工作:一是严格遵循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过程中制定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以为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提供建设的保障;二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进度、技术水平及管理现状,优化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施工方案;三是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检查制度,根据施工进度以及变化实时调整工程技术资源利用情况;四是做好各施工环节的施工记录以及检查记录,收集各环节施工技术资料,并做好整理和保存工作,确保与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步性。
3、市政工程施工竣工验收阶段技术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技术管理的最后环节,亦是关键性环节。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竣工验收阶段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严格遵循市政工程竣工验收技术管理制度,并在制度指导下组织检查人员对工程进行实地检查;二是组织检查人员实施预验收,并填写竣工报告;三是根据施工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施工日记等各项技术档案资料,编写交工报告和技术资料;四是向业主以及相关监理部分上交技术总结和竣工报告,申请交工。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阶段技术管理水平和质量都直接关系着整体工程质量。因此,在市政工程各施工阶段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各项管理原则以及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提高各阶段技术管理水平和质量,综合应用各种科学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手段,将各阶段技术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以为整体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居民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以及物质建设基础,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童鑫刚.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210
[2]宗志忠.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228-229
[3]程佳雯.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研究门窗,2013(12):69
[4]杨良春.浅析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13):58
论文作者:李玉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技术管理论文; 阶段论文; 市政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