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整合及其学习指导_世界历史论文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中外历史整合及其学习指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论文,中外论文,课程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外历史的整合是指将传统历史课程中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专题内容加以整合,形成一种囊括中外历史的、新型的历史学习内容体系。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根据综合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了中外历史整合的设计主张,即“在贯穿中国社会发展基本过程的同时,把国际社会的发展历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因此,如何加强中外历史的整合,也就成为该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拟就中外历史整合的必要性、内容设计及学习指导等问题作初步的探讨,请教大家。

一、中外历史整合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开设,一般是在七、八年级先学习中国历史的内容,在九年级开设世界历史的内容。这样设计,尽管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内容分别有一个相对系统的了解,但不足之处在于,学生难以看到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不利于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整体性的认识。而采取中外历史整合的设计形式,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课程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理由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缺少了中国历史,难以看清世界历史的全貌。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1]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地指出:“中国科学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水平。”[2]因此,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缺少了中国历史,难以看到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及其为世界作出的贡献。缺少中国历史的世界历史,不是真正的世界历史。

另一方面,单独学习中国历史,只从中国自身的发展考察历史,不利于正确了解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在工业社会来临之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整体世界的制约。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时,如果缺乏必要的国际背景知识,必然会影响学生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学习“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学生不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历史,就难以理解中国在近代世界落伍的原因;学习“五四运动”,学生不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就难以理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也就难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学生不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背景,就难以理解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就难以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历史原因。缺少国际背景的中国历史,同样不是中国历史的本来面目。

总之,将初中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两大主题,仍然是受历史专业知识体系影响下的一种知识分类方式,并不一定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因为从人脑的认知方式来看,大脑的认知总是从整体到部分,以整体的背景来把握部分的意义。而将中外历史加以整合,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背景下加以呈现,符合学生对人类历史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客观、真实、全面地认识中国从先进到落后再到重新崛起的历史进程,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世界历史由分散到整体发展的全过程。

二、基于中外历史整合的教科书内容设计

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课程文本,如何进行中外历史合编,是历史与社会课程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关于中外历史的整合问题,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整合思路。

整个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前提下,采用文明史的框架,将人类社会分为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个阶段。

关于史前文明,教材把人类的史前时代合在一起写,不分中外,既因为当时的世界还没有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文明,也避免了讲述原始社会特征时的许多重复。

关于农业文明阶段,教材采用了以中国文明为主轴来勾勒世界文明史框架的编排。考虑到由于中外文明史联系不够密切,中国文明又在世界文明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客观事实,笔者建议教材设计可做如下处理:以中国文明史为主,外国文明史为辅;外国文明史的内容可以独立呈现,亦可与中国文明史结合,突出文明交往的内容。

关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阶段,教材是从全球文明出发谈文明史的演变过程的。这种中外历史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整合的编写方式,符合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也符合当代史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这种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用一种综合的、宏观的眼光重新审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

这一阶段的内容设计,笔者建议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文明的框架中进行呈现。其中有三条线索:一是文明经历了由分散到整体(由区域到全球)的历程;二是文明还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发展(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时代文明等)的历程;三是中国经历了从先进到落后再到重新崛起的历史发展进程。[3]

教学中除了在教科书内容框架上做到中外历史整合,在设计具体的学习内容时,也需要注意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中外历史的内容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整合设计。

三、中外历史整合的学习指导除了构建中外历史整合的内容体系外,还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才能确保学生获得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视野。在中外历史整合的问题上,笔者建议具体进行以下的学习指导。

1.指导学生认识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认识中国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以四大发明为例,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组织学生学习“四大发明”这一历史内容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些发明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介绍上,还要运用相关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它们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最强大的推动力。”[4]四大发明在欧洲文明产生以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4]。

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认识世界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影响。中国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吸纳世界上的优秀文明成果。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为例。佛教虽然产生于古代印度,但是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逐渐与中国文化相交融,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唐朝时期,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其中在我国流行最广的禅宗,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而发源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的天台宗,则对日本、韩国的佛教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那时我们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强的把握,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力;同时对于别系的文化抱有恢廓的胸襟与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地唾弃。”[5]

2.指导学生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学习

近代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加强,中国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而且越到当代,联系越密切。因此,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学习的最佳方式,就是将中国置于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学习,注意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互动关系。

以鸦片战争为例。要让学生知道,在鸦片战争前夕,当清王朝仍然以“天朝大国”的地位自居的时候,在地球的另一边,以英国为首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在本国无法满足其需求,必然要向亚非拉等一些地区进行扩张。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它那种商品的低廉价格,便是用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仇恨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灭亡的恐怖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所有民族都在自己那里施行所谓的文明制度,即变为资产者。简言之,它按照自己的形象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新世界。”[6]中国也不例外。当许多落后地区已经瓜分殆尽,打开中国的大门就成为列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当中国的闭关政策使列强们无法通过正当的贸易渠道打开中国国门的时候,先是由英国的一些不法商人通过走私鸦片来获得不义之财,进而又通过坚船利炮最终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可见,学生不清楚国际背景,就无法理解近代中国在世界发展进程中落伍的原因,也无法理解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历史背景。而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学习,则可以让学生以全球的眼光来审视中国近现代历史,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在近代所遭受的苦难以及曲折的革命和发展历程,从而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3.指导学生进行中外历史的比较学习

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他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7]同样,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就中外历史上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和对照,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这些事件和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例如,讲“郑和下西洋”这一内容,就可以与“新航路的开辟”从目的、规模、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进而反思中国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讲“洋务运动”这一内容,就需要与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比较,让学生反思近代这两次改革运动一成一败的历史原因;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选择”这一历史内容,就需要与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是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而教学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内容,就需要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内容进行对比学习,让学生明白,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保障。

4.指导学生运用跨文化的意识与观念进行学习

跨文化意识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该课程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树立跨文化的意识与观念,不仅有助于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相容性特征,而且有助于促进中外历史学习内容的联系和整合。例如,教学“从宗教建筑看文化的多样性”一课内容时,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宗教建筑是宗教文化的集中体现,风格迥异的宗教建筑直观地显示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文化的隔绝、对立和冲突。实际上,不同的文化历来是在传播扩散的过程中实现交融,选择吸收对自己的发展有益的文化成就,从而不断地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例如,我们最常见的楼阁式塔(像大雁塔、雷峰塔等),就是印度佛塔建筑与我国汉代以来的楼阁建筑相交融而成的一种塔型;还有像杭州有名的元代伊斯兰清真寺建筑——凤凰寺,就是融汇伊斯兰建筑风格与我国江南民居建筑风格的一处建筑。其次,要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是全人类文化财富的来源,也是世界充满活力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总之,中外历史整合是历史与社会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少,特别是在实践层面,中外历史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加强中外历史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于构建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社会科课程内容体系,以及增强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  ;  ;  ;  ;  ;  ;  ;  ;  

中外历史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整合及其学习指导_世界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