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产业升级论文,二五论文,时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核心,推动工业的由大到强是增强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确保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正值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以及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时期也将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深入剖析当前我国工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科学把握工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规律和趋势,对于我国在“十二五”时期针对工业发展与结构调整制定“合意”的产业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科学理性地判断当前我国工业化发展所处的阶段是正确认知“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演变趋势的根本基础和必然要求。然而,对于如何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水平和阶段,人们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存在多种不同的测评和划分方法。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方法包括钱纳里等基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划分、基于霍夫曼系数的划分、罗斯托基于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的划分、日本经济学家南亮进基于物质生产特征的划分以及联合国基于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比重的划分等。国内也有较多学者对工业化进程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总体上有两种模式,即选择单个指标进行评价和划分(如袁志刚,范剑勇,2003)以及选择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划分(如吕政等,2003;陈佳贵等,2006)。考虑到中国工业化过程的复杂性,我们更倾向于采用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这里我们使用陈佳贵等学者2006年提出的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我国当前的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评估与判断。
根据陈佳贵等学者的观点,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应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空间结构和就业结构等五个方面,相应选取的指标分别是人均GDP、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的比重、人口城市化率和第一产业就业占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评价指数。如果综合评价指数为0,则表示处于前工业化阶段;如果综合评价指数为0—33,则表示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如果综合评价指数为33—66,则表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如果综合评价指数为66—99,则表示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如果综合评价指数为100,则表示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按照这一评价方法和阶段界定,他们测算了中国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应的综合评价指数为18、26和50,并由此判断1995年和2000年的中国工业化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而2005年则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
我们运用他们的这一方法,首先基于人均GDP、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的比重、人口城市化率和第一产业就业占比等五个指标对2009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进行了测评,相应的结果分别是2009年中国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和工业化中期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综合评价指数,最终结果为59,这表明2009年中国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与此同时,考虑到世界银行最近对2005年中国的购买力平价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因此我们对陈佳贵等学者测算的200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进行了相应的修订,计算得到综合评价指数为45,这表明200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进一步来看,中国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在“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6,在“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8,而在“十一五”前四年平均增长3.5,这表明中国目前仍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而按照这一增长速度,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化的综合评价指数必将超过66但小于82.5,由此工业化进程将进入后期的前半阶段。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认为,当前中国工业化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并正快速朝着工业化后期迈进,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将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
二、中国“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基本趋势
“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领域的核心任务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基本要求是要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特别是,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将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中国工业的发展总体上将表现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体系愈加完善、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竞争实力显著增强”的特点。这使得“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趋势:
1.重化工业进一步深化。重化工业化特征日益明显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突出表现就是重化工业的总量和在工业中的比重都得到了快速增长。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产值38.68万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0.5%,较“十五”末增加2.9个百分点。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我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搭建了基础平台,另一方面也引发了部分行业突然投资过度、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就业压力加重等许多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社会问题。因此,平衡处理重化工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将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挑战。
“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迈进,在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城市化加速和国际产业转移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预计重化工业化步伐还将加快,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仍然可能继续上升。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工业进程的持续推进,预计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的增加速度将有所放缓,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有所降低。“十二五”时期,我国重化工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将是转变发展方式,集中表现为“深化”发展,即重化工业发展将呈现五个方面的趋势:一是高新化。我国重化工业领域将会进一步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生产装备,不断涌现新工艺、新流程和新技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重化工业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促使重化工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二是集约化。我国重化工业将会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空间积聚,推动产业整合,产业纵向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更加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三是大型化。我国重化工业的大型化将主要表现在生产装置的大型化和规模化,以及重化工业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多依赖生产规模、资源、技术和生产体系等大型化因素。四是链群化。我国在加快重化工业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利用重化工业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强、带动力强的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与重化工业密切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以及周边关联产业,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五是绿色化。我国已经明确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意味着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中的节能减排任务更重、压力更大。而重化工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必然要求加快向绿色制造转型,做到在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维护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即实现绿色化、环保化发展。
2.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是广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采用先进制造模式、拥有先进市场网络组织的工业生产系统,它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龚唯平等,2008)。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正加速由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近些年来,我国也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强调要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实际上,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已经或正在多个地方取得积极进展,比如早在2003年,浙江省就出台了《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大大加快了上海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步伐;2010年,广东启动了先进制造业标准化试点,进一步加快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加速由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十二五”时期,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调整、优化和提高”,并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重点是发展数字化、精密化、集成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先进适用技术,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快向柔性化生产方式转变。三是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产品制造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加快向基于产品提供综合服务模式的方向转变。四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集群化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就是要打造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若干行业产业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专业化分工水平高、功能配套完善、国际化程度高、核心企业带动作用强、管理先进的产业集群区。
3.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国际金融危机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对于中国来说,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而且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可持续性,成为中国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点和亮点。
实际上,2010年2月,我国专门成立了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部际协调小组,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2010年10月,国务院更是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可见,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必将迎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也使得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而基本途径则是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全面提速。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信息化对于现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的影响日益深刻。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这使得中国不可能再走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而必然是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才可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常而言,根据人们对工业化理解的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也可以从三个层面予以界定,即从工业行业层面理解为信息化与工业的融合,从产业层面理解为信息化与三次产业的融合,以及从经济社会层面理解为信息化与整个经济社会的融合。
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部署以来,尤其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我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次开展“两化”融合的试点示范得到快速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2008年10月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明确了上海市、重庆市、珠三角地区、内蒙古呼包鄂地区、广州市、南京市、青岛市、唐山暨曹妃甸地区等8个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开启了从区域层面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积极探索。2009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又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消费品工业两化融合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信息技术在消费品工业企业研发设计、原料控制、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节能降耗、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开启了从行业层面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有益探索。2010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并公布了首批60家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开启了从企业层面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点探索。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加快研究制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指导意见。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将会全面提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都将进一步拓展。
三、中国“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把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置于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并总体呈现“力度大、范围广、深度深”的明显特征。具体来说,“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产业层次结构:淘汰落后与发展先进并举。产业层次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核心竞争力不强是我国工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我国多数行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世界工厂”的称号并没能使我国由工业大国变成工业强国。特别是,我国多个行业仍在进行低层次的扩张,不断地进行重复建设,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产能过剩严重,落后产能数量较大。以钢铁行业为例,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6.6亿吨,需求仅5亿吨左右,约四分之一的钢铁及制成品依赖国际市场,而2009年产能预计达到7亿吨左右,总量过剩的矛盾进一步突出。这些问题导致我国陷入了较长时期的行业结构不合理,一方面传统行业产业层次低下,产品附加值低,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另一方面高新技术行业又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国家差距非常明显。
基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产业层次低下的突出问题,“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方向将是淘汰落后与发展先进相结合,即一方面要加快对传统产业中的过剩和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并通过技术改造等优化这些产业,另一方面则要加快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技术行业发展。由于后者已在前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这里重点讨论前者。实际上,近几年我国对于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2009年国务院批发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2010年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按期淘汰落后产能。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淘汰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政策精神,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年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以及公布了18个工业行业共计2087家淘汰产能企业名单,强力推进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淘汰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2009年,炼钢、炼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焦炭等行业分别淘汰落后产能1691万吨、2113万吨、7416万吨、600万重量箱、31万吨、1809万吨,全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以上。根据当前的形势和发展趋势,预计淘汰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仍将是“十二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中之重。
2.产业组织结构:兼并重组和企业差异化发展。行业集中度低、无序竞争现象严重是我国多个行业共同存在的顽疾,由此导致这些行业普遍存在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多、小、散、乱”特征明显,大企业不大、不强,小企业不精、不专。行业集中度低也使得我国多个行业的利润水平不高,行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比如,2009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产销数字双双超过1360万辆,但这是由国内多达168家的整车生产企业联合贡献的,相比之下,美国市场2009年销量虽然不到1100万辆,但这却只由5家厂商所完成。又如,2009年我国前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尚远,而韩国浦项制铁一家企业的粗钢产量就占该国总量的六成以上。
基于当前我国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也将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之一,基本方向是要按照市场竞争、规模经济、专业分工、产业配套的原则,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推动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正确处理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对大、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科学定位,积极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2010年8月,国务院已专门下发《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提出要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而同年10月,国务院又转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与此同时,根据国资委的计划,“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的数量将减少至30-50家,也即绝大部分中央企业都要进行重组。可见,通过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做精做专中小企业将是“十二五”期间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
3.产业技术结构:技术改造与自主创新提速。按照波特的理论,一国的经济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驱动”阶段,第二阶段是大规模投资、改善技术装备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投资驱动”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新能力及其水平成为驱动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创新驱动”阶段,第四阶段是“消费驱动”阶段。目前中国正处于第二阶段,即“投资驱动”阶段,这决定中国工业经济的高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增长,技术进步缓慢,总体上技术水平不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一是研发投入不足,原始创新能力较弱。2009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7%,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为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只有8.5%,而所有企业的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只有0.69%;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量占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41.1%,国内外差距达到17.8%。二是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核心技术缺失,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或事实标准较少,大部分工业发展所依赖的先进装备仍然主要依靠进口。三是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较为落后,由此导致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依然需要大量进口。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局面,“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会着重从技术改造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两个方面提升工业的技术水平,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能否实现由“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变的关键因素。从技术改造来看,我国对于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产品质量、推进节能减排、加强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将更加重视,并集中于传统产业,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下发多个行业推进技术改造的政策文件。与此同时,我国2009年用于技术改造的经费支出达到4345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这一数字仍将增长。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来看,我国一方面将继续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另一方面则会着力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零部件研发,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快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新兴产业所占的比重。
4.产业布局结构:集聚化发展和差别化调控。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目前产业在空间上的规模集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我国也十分强调产业积聚对促进产业合理布局的作用,2009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关于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工业合理布局工作的通知》,并开展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目前,我国在装备工业、钢铁工业、石化工业、汽车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多个产业上都实现了高度集聚的布局,形成了多个特色产业带。比如,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聚在三大区域,即以上海为龙头,辐射苏州、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的长三角地区,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包括大连、青岛等城市的环渤海地区,以深圳为龙头,延绵惠州、珠海、佛山、广州、东莞、中山7大城市的珠三角地区。又如,我国汽车工业主要集聚在六大区域,即以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一汽、哈飞、华晨为核心的东北地区,以北京现代、北京吉普、北汽福田、天津丰田、天津一汽、夏利为核心的京津地区,以武汉东风汽车为核心的华中地区,以重庆长安汽车为核心的西南地区。鉴于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我国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途径,预计积聚化发展仍将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布局的重要方式。
近些年来,我国地区增长格局的变化,导致全国产业布局由过去向东部地区集中逐步转变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并对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形成不同的定位,这也使得我国产业布局越来越走向因地制宜发展和分类管理的阶段。“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布局的两个突出重点将是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对于前者,自2009年以来,随着江苏、辽宁等多个沿海地区的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国家新一轮的沿海开发战略正式启动。在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中,加强现代化港口及港口群建设、布局临港工业、错落发展城市群成为核心,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明确肯定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互动发展的布局,意味着我国开始按照现代临海型经济观对沿海国土进行再开发,重构沿海经济地理,推动沿海区域开发开放迈出新步伐。因此,大力发展沿海产业带将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布局的重点之一。对于后者,主体功能区是为规范和优化空间开发秩序,按照一定指标划定的在全国或上级区域中承担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地域,属于经济类型区和功能区的范畴。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有利于实行空间管治,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便于分类管理和调控(魏后凯,2007)。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已明确提出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并在2010年6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四类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因此,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也将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的重点任务之一,而相应的要求则是基于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调控政策。
标签:先进制造业论文; 十二五规划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落后产能论文; 中国工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经济论文; 综合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