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别二态线索的女性生理周期对男性面孔偏好的影响分析
陈小艺,卓舒玲,吴翠萍,杨海波*
(闽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 本文目的是探讨不同生理周期中的女性对性别二态线索下的男性面孔偏好。通过随机选取43名在校女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眼动追踪技术以及性别二态技术,以生理周期和性别二态线索为自变量,以眼动指标和主观评价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眼动指标和主观评价一致表明,卵泡期的女性更偏好于男性化的男性面孔,黄体期的女性更偏好于女性化的男性面孔。
关键词: 面孔吸引力;女性生理周期;性别二态线索;眼动
面孔吸引力是指面孔所诱发的积极情绪体验驱动个体产生想接近的意愿[1]。国外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能够瞬间辨识目标面孔的吸引力,而影响大脑对面孔辨识的因素有面孔的平均化、对称性以及性别二态线索[2]。
性别二态是指人类进入青春期后,随第二性征的发育而出现在体态上的性别二态特征,即男性化-女性化。性别二态线索是指男性化女性化的程度,是面孔吸引力的重要指标[3]。在异性面孔的偏好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3],对于女性面孔,男性偏好于女性化的女性面孔;而对于男性化面孔,女性对其偏好则存在诸多争议,有的偏好于男性化(或者说阳刚的)男性面孔,有的偏好于女性化(或者说阴柔的)男性面孔。以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男性化的男性面孔更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意味着男性可能具备更健康的基因,具有免疫能力和生殖的优势[4]。女性化的男性面孔更具有亲社会特质[5]、更富有浪漫情怀[6]。而多元权衡观点认为女性择偶时会有不同的权衡点,除了身体健康状况以外,还包括亲代投资意愿[7]。权衡点不同则对男性面孔的关注点也会因此变化。当女性择偶时更偏向亲代投资意愿时,富有责任感、体贴、可信任特征的女性化面孔[8]更受其吸引。
随着研究推进,女性为何对男性面孔的偏好出现分歧成为热点问题。Penton-voak等人提出,女性生理周期是影响其偏好的主要因素[2]。在他们的研究中,要求被试对杂志上的男性面孔进行吸引力的等级评价,结果发现处在排卵期的女性对男性化的男性面孔评价更高。但其研究存在局限性,一般来说需具有或较高颜值、或拥有财富、或拥有权利、或拥有的知名度等的人物,方能入选杂志封面人物。那么封面人物的这些额外因素,是否会影响被试的判断呢?本研究运用性别二态技术(the sexual dimorphism method),即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面孔进行平均化处理,可以能很好地克服这个额外因素带来的干扰。并且研究表明,根据生理周期的倒数法所计算出的卵泡期和黄体期具有良好区分度[2,9],其激素水平上区分度优于排卵期和黄体期的划分。此外,通过运用眼动仪所记录的客观评价和面孔主观评价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测量出被试的面孔偏好。
1 对象与方法
1.1 测试对象
从福建某高校随机选取43名女大学生为测试对象。年龄为 18~25 岁(M =20.98,SD=1.471),其中处于黄体期的为21人,处于卵泡期的为22人,均为右利手,矫正视力为1.0,均无色盲或色弱。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生理周期较为稳定,一般为 28 d,(2)异性恋,(3)目前没有怀孕或处在母乳喂养孩子的阶段,(4)目前没有服用任何类固醇药物或避孕药。所有被试被告知要提供相关的个人信息,所有这些数据都是保密的。
1.2 实验材料
通过百度搜索随机选取320张中青年的中国男性面孔图,无名人面孔。所有照片是标准光线条件下拍摄的正面像,所有目标照片均显示中性面部表情,未戴眼镜,无配饰,无胡须。
对所选图像进行性别二态技术处理:首先,平均化面孔图,通过采用FantaMorph 5软件,每张图像先用关键点自动标识出面孔的形状、五官的位置和轮廓(如图1)。每次随机选取20张的男性面孔图像,用其关键点的平均值来合成图像,最终得到16张男性平均化面孔图像。接着进行性别二态化处理,即将16张男性平均化面孔图像分别上传到格拉斯哥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所Lisa DeBruin和Ben Jones等人创建的网站www.faceresearch.org,然后采用性别二态技术将照片进行处理。男性化的面孔是通过平均化男性面孔图偏离系统中已有的平均化女性面孔图原型方向扭曲50%(默认值)而创建,女性化的面孔将平均化男性面孔图朝向系统中已有的平均化女性面孔图方向扭曲50%(默认值)得到,得到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男性面孔图。再将面孔图用美图秀秀软件将头发、耳朵、脖子裁剪删除,将所有图像设置为黑白图像,背景设置为黑色,图像尺寸为400×533像素。最后,将男性化的面孔图与女性化的面孔图随机组合,图像尺寸为900×633像素(如图2)。
1.3 实验仪器
尽管Technotime的TT651和651-24H机心是以ETA2892或其同类基础机心为基础, 718 (手动上链)、738 (自动上链) 和 791 (陀飞轮)系列却是自产机心。不过,Laurent Alaimo认为公司并不能直接替代ETA。
图1 面孔的形状、五官的位置和轮廓标识
图2 合成的女性化面孔(左)和男性化面孔(右)
1.4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生理周期(黄体期、卵泡期)×性别二态线索(男性化,女性化)两因素混合设计。其中生理周期为被试间因素,性别二态线索为被试内因素。因变量为眼动指标,首个注视点的注视时间,first fixation duration(FFD);注视时间,fixation duration(FD),注视点数,fixation count(FC))和主观偏好评价。
1.5 实验程序
(1)实验介绍:介绍本实验目的,说明实验注意事项以及要求。
(2)准备阶段:被试坐在眼动仪的正前方,保持眼睛与显示器之间的距离为60 cm左右。对被试的视线和头部位置进行校正并调节眼睛的瞳孔和焦距的阈限。并告知被试,注视屏幕中央出现的注视点,之后屏幕上将会出现两张配对的面孔图片,这两张面孔图片之间只有细微的差距,要求观察,并口头报告哪张面孔更有吸引力。
本文针对烟草企业的特点,基于目前主流的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技术,对烟草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提升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解决企业的实际需求。
(1)轨迹图和热点图
以程序中的第九个trial为例,左边为女性化面孔,右边为男性化面孔。从图4和图5可以发现黄体期组被试更偏好女性化面孔,卵泡期组更偏好男性化面孔。
2 实验结果
2.1 眼动指标
(3)眼动标定:要求被试的眼球要随定标点移动,校准结果吻合度较好,即可开始实验。
(4)实验阶段:首先在屏幕中央呈现注视点“+”1 000 ms,之后出现随机配对的两张男性面孔图(男性化面孔和女性化面孔),面孔图片呈现5 000 ms,图片消失之后并要求被试口头报告出哪个面孔更有吸引力,做完判断之后,按空格键进入下一个trial,如图3。
(2)对首次注视点的注视时间、兴趣区的注视时间、注视点数的分析
本实验使用的是瑞典Tobii Technology公司生产的Tobii T120眼动仪,采样频率为120 Hz,精度为 0.5°,头动范围为 30 cm×22 cm×30 cm,实验显示器为17英寸的TFT显示器,分辨率为1 280×1 024 像素,垂直同步频率:56~75 Hz,水平同步频率:30~60 kHz。
结合眼动指标,我们可以推断:卵泡期的女性偏好于男性化的男性面孔,黄体期的女性偏好于女性化的男性面孔。
对兴趣组的注视点数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生理周期与性别二态线索的交互作用显著,,见表1。经简单效应分析,黄体期偏好女性化面孔(7.71±1.08),卵泡期偏好男性化面孔(8.05±1.03)。
对兴趣区注视时间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生理周期和性别二态线索交互作用显著,F (1,,见表1。经简单效应分析,黄体期偏好女性化面孔(2.75±0.33),卵泡期偏好男性化面孔(2.74±0.36)。
数字出版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就像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一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对于数字出版,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面对的问题也很多。对于自身的问题,我们要迎难而上尽快解决;对于竞争对手,我们要将压力变为动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图3 实验流程图
表1 处于不同生理期下对男性化面孔和女性化面孔注视的眼动指标(M±SD)
图4 不同生理周期对面孔的注视热点图 (a)黄体期;(b)卵泡期
图5 不同生理周期对面孔的眼动扫描轨迹图 (a)黄体期;(b)卵泡期
表2 兴趣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的简单效应分析(M±SD)/s
表3 被试口头报告男性面孔吸引力的比率(M±SD)
2.2 主观评价
在观看每一组面孔后,要求口头报告哪个面孔更有吸引力。结果发现,黄体期组被试报告女性化面孔的比率显著高于卵泡期组,卵泡期被试报告男性化面孔的比率显著高于黄体期,如表3。
在首次进入兴趣区的时间点上,性别二态线索的主效应不显著,F (1,41)=0.25,p >0.05,生理周期的主效应不显著,F (1,41)=1.67,p >0.05,生理周期与性别二态线索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 (1,41)=0.01,p >0.05。
行为文化,指的是院校的全体师生以及工作人员日常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它是在精神文化的催生之下,借助物质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受到前面两种文化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它具体表现为学术氛围是否浓烈,文化活动是否受到欢迎等。
3 讨论
根据主观评价结果可以得出,与处于黄体期的女性相比,处于卵泡期的更偏好于男性化的男性面孔。这与已有的研究一致[10-11],即在卵泡期的女性更多的表现出对男性化男性面孔的偏好。
数值模拟假定流体为三维不可压缩湍流流动,几何模型采用非结构化网格。控制方程由连续性方程、N-S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组成[10]。计算模型采用标准k-ε模型,压力与速度耦合采用Simple算法。
根据眼动指标,可以发现,两组被试在兴趣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卵泡期女性表现出对男性化男性面孔更多的注视,这与主观评价指标一致。Little和Jones认为处在高风险期(卵泡期)的女性之所以更多的倾向于男性化的男性面孔,可能是由于就两性面孔而言,男性化面孔相比女性化面孔具有更大的进化优势,同时意味着对下一代具有更好的遗传免疫力,这是卵泡期女性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偏好[11]。另外,Ball等的研究从生理角度对女性面孔偏好的原因进行了解释[12],他们指出生理周期作为一种进化而来的神经调节机制可以使女性更灵活地适应社会环境。处在卵泡期的女性黄体期的女性在荷尔蒙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卵泡期女性雌激素水平高,黄体酮水平低,黄体期女性则具有较低的雌激素水平和高黄体酮水平,两个阶段不同的激素水平成为女性行为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对于卵泡期女性,黄体期女性表现出对女性面孔的注意倾向,很可能因为,就两性面孔而言,相比于男性面孔,女性面孔具有更大的照顾好下一代的可能性。这种特性使得女性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愿意对下一代进行亲代投资,因此她们会更倾向于女性化的男性面孔。这与本研究中女性不同生理周期的面孔偏好分析结果相一致。
4 小结
本文利用性别二态技术对面孔进行平均化处理,克服了过去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女性在面孔评估中受颜值、财富等额外因素影响的问题,为女性生理周期对面孔偏好产生影响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被试群体为异性恋在校女大学生,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进一步考虑不同年龄段、性取向的女性对面孔偏好产生的影响。其次,被试的人格特质是否会使其面孔偏好不同?这一问题也值得探索。
测试方法:直角坐,右手位于腹部,左手位于头上;右手在腹部做画圆动作,左手在头部轻微敲击,同时,左脚掌做“外展一内收”动作,右脚掌做“伸一屈”动作;每经过5s,根据击掌声变换动作:右脚掌做“外展一内收”动作,左脚掌做“伸一屈”动作;双手做同样动作。记录20s内出现的错误次数。
参考文献:
[1] 张妍,孔繁昌,陈红,等.男性对女性面孔吸引力的认知偏好:来自 ERP 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0(11):1060-1072.
[2] PENTON-VOAK I S,CAHILL S,POUND N,et al.Male facial attractiveness,perceived personality,and child-directed speech[J].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07,28(4):253-259.
[3] 佐斌,温芳芳.性别二态线索对男性面孔吸引力影响的方法差异之争[J].心理学探新,2012,32(2):166-170.
[4] DEBRUINE L M,JONES B C,SMITH F G.Are attractive men's faces masculine or feminine?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confounds in face stimuli[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2010,36(3):751-758.
[5] PERRETT D I,LEE K J,PENTON-VOAK I,et al.Effects of sexual dimorphism on facial attractiveness[J].Nature,1998,394(6696):884.
[6] RHODES G,SIMMONS L W,PETERS M.Attractiveness and sexual behavior:Does attractiveness enhance mating success?[J].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05,26(2):186-201.
[7] GANGESTAD S W,SIMPSON J A.The evolution of human mating:Trade-offs and strategic pluralism[J].Behavioral&Brain Sciences,2000,23(4):573-587.
[8] SMITH F G,JONES B C,WELLING L W,et al.Waist-hip ratio predicts women's preferences for masculine male faces,but not perceptions of men's trustworthines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9,47(5):476-480.
[9] CORNWELL R E,BOOTHROYD L,BURT D M,et al.Concordant preferences for opposite-sex signals?Human pheromones and facial characteristics[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2004,271(1539):635-640.
[10]FINK B,GRAMMER K,THORNHILL R.Human(Homo sapiens)facial attractiveness in relation to skin texture and color[J].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2001,115(1):92.
[11]LITTLE A C,JONES B C.Variation in facial masculinity and symmetry preferences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 is moderated by relationship context[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12,37(7):999-1008.
[12]BALL A,WOLF C C,OCKLENBURG S,et al.Variability in ratings of trustworthiness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J].Biological Psychology,2013,93(1):52-57.
Male face preference for woman in menstrual phase based on sexual dimorphic cues
CHEN xiaoyi,ZHUO Shuling,WU Cuiping,YANG HaiBo*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Fujian 363000,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eference of women in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cycles for male faces under the cues of gender dimorphism.43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ubjects.Eye-movement tracking technology and gender dimorphism technology were adopted.Physiological cycle and gender dimorphism clues were taken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eye movement indicators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 as dependent variables for analysis.The results of eye movement index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 showed that women in follicular stage preferred masculine male faces and women in luteal stage preferred feminine male faces.
Key words: facial attractiveness;menstrual phase;sexual dimorphism;eye movements
中图分类号: B8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4329(2019)01-064-05
DOI: 10.14096/j.cnki.cn34-1069/n/1004-4329(2019)01-064-05
收稿日期: 2018-07-10
基金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641)资助。
作者简介: 陈小艺(1995- ),女,硕士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通讯作者: 杨海波(1978- ),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Email:yanghbtm@126.com。
标签:面孔吸引力论文; 女性生理周期论文; 性别二态线索论文; 眼动论文;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