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甘肃 天水 741020)
【摘要】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电子处方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门诊西药房的电子处方4956张,逐张对用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药物应用种类、药物联合应用、不合格处方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用药,口服给药途径为主要途径;抗菌药使用主要为头孢类、氟喹诺酮类;药品应用种类主要为抗感染、心脑血管系统药物;药物联用处方2164张,占43.66%;不合格处方主要集中在适应证不适宜、临床诊断缺项或不规范方面,处方不合格率为4.86%。结论:我院门诊电子处方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联用、重复用药、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等问题,需进一步对门诊电子处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并加强合理用药监控。
【关键词】 门诊;电子处方;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352-02
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快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我院实行了电子处方管理系统。电子处方是由医师在诊疗中为患者开具的电子医嘱,经计算机程序自动划价并通过网络将其传送至药房,由药学专业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用药凭证的医疗电子文书。自从我院实行电子处方系统后,门诊药房的工作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该系统的实行对于提高医院药房工作效率,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具有积极意义[1]。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在处方前记和后记内容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已经基本杜绝。为了解我院电子处方的应用效果,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门诊西药房的电子处方4956张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为我院门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从我院门诊西药房随机抽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电子处方4956张,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药物分别从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药物应用种类、药物联合应用、不合格处方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抽取处方样本基本覆盖了全院各科室,涉及全院出诊医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结果
结果见表1至表5。其中联用处方2164张(43.66%),非联用处方2992张(56.34%),人均用药品种1.57种,平均每张处方药费118.94元,使用注射剂的处方占8.21%,不合格处方占4.86%。
3.讨论
3.1 慎选给药方式
在4956张处方中,口服给药方式约占74.96%,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口服给药是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的给药方法。临床用药应遵循给药途径的一般原则,根据药物的特点及患者病情,按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给药的顺序进行选择,不应首先考虑静脉给药[2]。我院门诊使用注射药物的百分率占12.61%,低于WHO(世界卫生组织)在发展中国家制订的13.4%~24.1%的标准。注射给药比口服给药起效快,剂量准确,但有刺激,患者依从性差,肌肉注射次数过多,易造成臀肌挛缩,影响下肢功能,故非病情需要不宜采用。静脉输液的疗效快而确切,但也存在其危害性。注射液的pH、微粒、渗透压、内毒素等均可引起变态反应,相对于其他给药方式,静脉滴注给药更易导致ADR(不良反应)的发生[3]。蔡乐[4]的研究发现静脉给药所发生的ADR比例最高,为67.67%,故静脉滴注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慎重选择。
3.2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本次调查中,抗菌药物使用居前的是头孢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使用的头孢类药物主要是第三代头孢类的头孢泊肟(占22.50%)和头孢克肟(占16.37%)。在儿科处方中,未发现使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说明我院医师能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本次调查的1240张抗感染类药物的处方中,其中抗菌药物单用处方1119张(占90.24%),二联使用处方100张(占8.06%),三联使用处方20张(占1.61%),四联使用处方1张(占0.08%)。抗菌药物联用处方主要集中在眼科,眼部感染使用抗菌药物应以局部用药为主,眼科门诊在抗菌药物选择方面,主要的局部用药为氟喹诺酮类滴眼液,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力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临床使用率高。药物品种包括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洛美沙星。本次调查发现,有少数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交替使用的处方,由于两种药物抗菌谱相似,缺乏交替换药依据,不推荐交替使用。虽然有1张四联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但诊断为结核病,属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单用90.24%,占主导地位,是合理的。临床医师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3.3 药物的种类和联合应用
本次调查中,我院门诊电子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57种,与北京、武汉、重庆、广州四个城市的药品调研处方药平均品种数2.74种[5]相比明显偏低,还是比较理想的。用药品种居前的为抗感染类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等。其中抗菌药使用率为25.02%,略高于卫计委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应控制在20%以内的指标。抗菌药物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药物,它对控制感染性疾病起到重要作用。心脑血管系统药物使用居前,可能是由于社会老龄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此类药物的使用也增多。联合用药是指为了达到治疗目的而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本次调查中联用处方有2164张,占43.66%,主要为二药联用,其次为三药、四药、五药联用。二药、三药联用主要集中在一些感染性疾病的处方中,如一种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与解热镇痛类药物、免疫调节剂、呼吸系统类药物联用。四药、五药、六药、七药联用主要集中在一些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处方中,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这些疾病治疗需要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虽然多种西药联合应用是利弊共存的,但只要坚持合理用药,仍能有效降低ADR发生率[6]。我院门诊处方金额平均每张处方为118.94元,低于卫计委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普通医生每张处方药费不超过200元的标准,可见我院处方金额比较正常,临床用药大多还是为患者的经济情况考虑的。调查中可见处方药物联用还是基本合理的,临床上诊疗时基本能按照疾病的缓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开具处方,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少数处方药物联用较多,甚至达到7种,故临床上应引起注意。
3.4 不合格处方
在抽取的4956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有241张,占4.86%,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5.14%,符合卫计委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处方合格率≥95%的要求。门诊不合格处方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适应证不适宜、临床诊断缺项或不规范、用法用量不适宜、需做皮肤敏感试验的药物未注明皮试结果、疑似重复用药等方面。临床诊断缺项或不规范的处方中,诊断项书写为术后、产后、购药、要求开药、体检等,这些不规范的书写给药师审方带来一定困难。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中,如注射用阿奇霉素,用法却为口服;如复合维生素B片,成人单次用量为1~3片,处方中单次用量为20片,超说明书用药,易造成ADR的发生;甲钴胺片规格为5mg/片,成人5mg/次,处方中用量为24ug/次,单次用量过小,使药物无法发挥其治疗作用。需要做皮肤敏感试验的药品,电子处方系统只设置了注射用头孢匹胺皮试结果自动生成功能,其余的需做皮试的药品如青霉素类、其他品种的头孢类、破伤风抗毒素等,均未设置此功能,药师审方时发现未注明皮试结果,要求患者找医生重新录入,增加了患者往返奔波与医师和药师之间的辛苦,甚至引起医患纠纷。疑似重复用药的处方中,如气管炎的患者口服多索茶碱片和注射用多索茶碱同时使用,两药成份相同,药理作用不加强,不良反应增多,疑似重复用药。
从上述分析可见,我院门诊实行电子处方后,门诊处方合格率较未实行前明显提高,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抗菌药物不合理联用,重复用药等问题。应加强临床医生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进一步加大处方点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如下改进:(1)完善电子处方系统,如处方结束线及需皮试药品皮试项的自动生成功能。(2)安装自动审核系统,对开具处方时出现缺项和用药不合理现象,系统会自动发出警示,这有助监督和促进医师合理用药。(3)加载药品咨询系统,有限的个人药学知识和繁杂的药物种类,给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审方带来了困难,建议在电子处方系统中安装用药咨询窗口,为临床医师和药师提供实时帮助。
【参考文献】
[1]许惠溢,电子处方的可行性初探[J].中国药房,2007,18(19):1454-1456.
[2]叶宏军,我院2012年15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10):620-622.
[3]廖础欣,李雪芹,王桂风等,我院2011年221例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9):74-76.
[4]蔡乐,王颖,史红,苏晔,医院2014年2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6,25(3):84-86.
[5]王青,兰奋,肖爱丽,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干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3,19(1):75.
[6]王建宁,李鑫伟,多种西药联合运用的不良反应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12):517.
论文作者:王春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2
标签:处方论文; 药物论文; 我院论文; 门诊论文; 给药论文; 电子论文; 不合格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