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慧 剑阁县实验学校 628300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10-179-01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小学班主任如果能够管理好班集体,那么将给学校的整体管理与教学安排提供便利,而且学生的最小集合也是班集体,一个管理有序的班集体,对于树立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大有益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对学生的能力、性格等方面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打造一个班风班貌优异的班集体呢?
一、用心灵感化学生
班主任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一群孩子,由于环境、家庭等各种原因,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够认真,一切感到无所谓……作为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会尽可能的改变这种困境。在班级里,班主任可让学生充当小助手,参与班级的管理:既能使同学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能使小助手得以自我表现,体现自我价值。当然,参与班级管理的同学应该是广泛的,绝不能把差生冷落到一边,而要让其充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内心深处迸出进步的火花。曾经有一位小女孩,表达能力极好,也挺惹人喜爱。可就是不爱学习,不愿写作业。我接手此班后,发现她缺乏激情。为了帮她树立信心,我请她担任小组长,协助我检查其他同学作业。大概是她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开始写作业,但仍不能按时完成,我却故意不知。几天后的一次班会上,同学反映此事,我装出惊诧的样子,深表不信。同学把她的作业送上来,我看了以后,说:“老师对她一向很放心,今天可能由于什么特殊的原因没有完成吧!”我瞥了她一眼,只见她两行晶莹而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从此,她的学习更加努力了,最后,还被同学一致推荐为“三好学生”,正是这种“含泪的微笑”,正是这种所谓的“信任”从心灵深处刺激学生的心灵,鞭策着他们的行动。
二、用亲近信赖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
三、科学选拔任用班干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班干部的传帮带。班主任作为几十个娃娃兵的“总教头”,要教育管理好这群娃娃兵,就算再有能力、精力,纵有孙悟空的七十六变,单凭自己和科任老师的力量也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班主任的能力、时间、精力非常有限,还要向学生传授各种科学文化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怎样才能管理好一个班级这是一个老话题,有很多班主任也曾谈论过。所以,我个人认为得选拔培养好一个得力的“智囊团”――班干部,这是班主任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认为,班干部是独具特色的部分优秀学生,自尊心特强,其本质愿望就是从良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写道:“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同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励,相互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了这个家庭,走向社会”,说明在整个班级中,班干部和同学之间,互动作用非常大,班干部和学生成员都是班级的组成部分,谁都离不开谁,只是班干部为了大家的发展 充当班主任的助手而已。故此,班干部和同学应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班干部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充当的角色,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所以,班干部对自己应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显示出当班干部的领导作风,才能不辜负班级体的期望和班主任的认可。而班主任要时刻洞察班干部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随时随地注意到自己的身份地位,保持公正严密的态度,才能把他们锻炼成富有朝气力的班级小干部。
四、多方联动抓好后进生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确保会议质量,与家长取得积极共识。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加强班里后进生的转化从这几方面入手:
1.关爱差生,爱是转化差生的基础,只有爱才能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我便主动接近差生,与他们建立感情,不对他们有任何偏见,注意仔细观察差生的点滴进步,给予适当、及时地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即使他们做了错事或违反了纪律,我也和蔼地对待、耐心地教育、诚心地帮助他们。
2.尊重差生,是转化差生的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从某种程度上讲差生的自尊心还要强些,因为他们存在自卑心理,以为自己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他们。思想上,我要求其他学生以团结为重,给有缺点和犯过错误的学生改错的机会。这样,既消除差生的对抗心理,又使差生乐于接受教育,从而获得改错的勇气和力量。在行动上,我把一些他们感兴趣、力所能及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完成,通过这些活动磨炼他们的意志。其实,差生除了学习上差些外,他们的能力并不差,我便根据其特点,利用他们的特长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告诉他们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寻求自己的方式,经常给他们辅导,使差生迎头赶上。
3.循循善诱,启迪智慧。学困生的智力因素体现在感知笼统,思维缓慢,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应用等能力较差,因而学生往往出现“我比别人笨,怎么也学不会。”的思想,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产生自卑、畏惧等心理,导致成绩差。因此,我便根据学困生的特征进行转化,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4.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学困生体现在学习上没有兴趣,上课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求甚解,解决困难问题意志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总之,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深知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平时工作中多注意观察、善于总结,探索出符合管理实际和小学生身心特点的管理策略,将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有声有色,打造出一个有着优秀班风、班容、班貌的班集体!
论文作者:郑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班主任论文; 学生论文; 差生论文; 班干部论文; 班级论文; 他们的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