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与自然因素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人口论文,因素论文,自然论文,关系论文,性别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提出问题
国外学者曾对1962~1980年欧洲24国的出生性别比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即71%的性别比处于105.5~106.4。统计学表明,当出生数为一百万时,性别比值为106.00的95%可信区间为105.5~106.4,因此认为欧洲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为106.00。联合国对欧洲人口数据质量评价极高,大部分为A级, 因此人们认为欧洲人口出生性别比值具有全球代表性,人类正常出生性别比值应为106.00。
中国出生性别比值明显高于标准值106.00,“四普”为111.45 (1989年1月至1990年6月),“三普”10%抽样为108.47。许多专家学者已从社会因素方面找到了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社会文化根源。但是进行的研究并没有全面地解释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地区差异,特别是西藏出生性别比值较低,低于性别比95%可信区间的低限。
我们再从人种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出生性别比,它将带给我们新的思路。大部分研究表明黑人出生性别比明显低于白人出生性别比。也有个别研究认为非洲豪萨族出生性别比并不明显低于白人出生性别比,但这一报道结论并没有推翻前面的结果,因为豪萨族是黑人与白人经过长时期混杂而形成的民族。James 对美国的东方民族和美国白人出生性别比进行比较,认为父母为中国人和菲律宾人的婴儿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父母为美国白人的出生性别比。美国全部或绝大部分婴儿都是在医院中出生,因而不存在瞒报、漏报,可以认为中国正常出生性别比应该是高于106.00的这个数值。
人种对出生性别比有影响作用,而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大致包括地理环境,隔离、混杂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几个方面,自然条件毫无疑问在人种分化的初期阶段起着重要的选择作用。人种之间存在出生性别比差异,这也表明人口出生性别比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下面就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中国出生性别比。
二、数据和资料
出生性别比数据采用“三普”10%抽样资料数据,“四普”的性别比数据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较大,“三普”100 %汇总资料没有分省区的出生性别比数据。
影响变量为温度、湿度、海拔、人种。温度、湿度均为气候因素,是国外进行人体生理对天气反应研究时经常采用的影响变量。谷祖善曾对地形与出生性别比进行了一定的定性论述,我们将以海拔作为变量作进一步深入分析。国外已开展人种混杂和亚人种对出生性别比影响的研究,本文也研究亚人种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作用。
温度、湿度数据以各省、市、自治区首府1951~1980年的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相对湿度来计算。具体要精确计算每个省份人口平均海拔高度几乎不可能,因此根据中国地形三阶梯理论分为三大类,另考虑到第二阶梯地形复杂,既有高原、又有盆地、谷地等,在第二阶梯中又分为两小类,总的海拔变量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级为青藏高原,包括西藏、青海,列为第四级;第三级为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包括云南、贵州、内蒙、宁夏、甘肃,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第二级则为盆地、谷地等复杂混合地形,包括四川、新疆、陕西、山西,海拔一般在500~1000米;其余各省均为第一级,平均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根据分类看出基本是等比序列。
人种学研究表明约占全中国总人口93%的汉族基本种族成分是东亚蒙古人种,典型的东亚人种特征在华北汉族居民中表现最为明显;华南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市、自治区的汉族,虽然在人种分类上也应归入东亚人种,但他们在体质特征上与华北汉族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别,华南地区居民混杂有南亚蒙古人种成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证明我国南北两方面汉族在群体遗传学上存在某些差异。北方类型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以及浙江北部的汉族;南方类型包括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以及浙江南部汉族。少数民族除新疆外,其余各族人种成分基本按汉族类型分为南北类型。新疆一些少数民族人种成分程度不同混杂白种人的遗传性状,总体上把新疆人种成分划为南方类型。另外,三个直辖市人口流动性大,具体评价有一定困难,天津、北京处于北方、应列为北方类型;上海作为一个商埠从元代兴盛起来,昆山从一个墟市发展成为新兴的商业城市,各地各国商人在此聚居,据记载“番汉间餐,闽广混居,各循土风,习俗不一”。可以看出原来上海人口以闽广人口居多,因此列为南方类型。
三、统计方法与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考虑到出生性别比数据受到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采用后退法进行回归分析,其中相对温度被回归方程剔除,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温度(X[,1])、海拔(X[,2])、人种(X[,3]),所建立回归方程为:
y=101.4952+0.2650X[,1]-0.3379×2[(X[2]-1)]+2.2527X[,3]
从统计结果来看,复相关系数(R)达0.8148,决定系数(R[2] )0.6638,表明回归效果很好。温度变量对回归方程贡献最大,其次分别为人种和海拔变量,他们标准回归系数绝对值分别为0.6481、0.5471、0.3237。
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来看,出生性别比与温度成正相关,也就是气温越温暖,出生性别比越高;出生性别比与人种等级成正相关,即人种成分为北方类型的出生性别比高于南方类型;出生性别比与海拔等级成负相关,这表明海拔越高的地区,其出生性别比越低,如西藏人口出生性别比较低。
研究的结论和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北方类型的出生性别高于南方类型,这也表明含有典型蒙古人种成分较多类型的北方类型高于典型蒙古人种成分较少的一类,进一步说明了蒙古人种出生性别比高于欧罗巴人种(白种),因而可以认为中国正常出生性别比应高于106.00。这也证实了邬沧萍教授很早提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可能由于某种自然因素的作用”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