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广和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基础设施方面增加了投资力度,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高层建筑以及大型建筑的工程项目逐渐增加,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建筑技术在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确保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必须要采取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水平。对此本文针对施工中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以及成本管理控制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成本管理
施工单位造价人员对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一直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投入的资金,借助科学的计划、控制、协调等管理方式,进而实现预期制定的成本目标,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支出。现阶段建筑企业为确保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
一、施工中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概述
(一)会计核算主体
通常情况下,建筑项目施工工程的规模很大,在项目施工的建设方案设计中,会计核算主体占据整个建设方案至关重要的部分,所以需要设置专门的一个会计核算主体来管理。加之建筑企业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工序种类繁多且施工分散等施工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建筑企业较之其他行业的企业在经营以及组织形式中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为确保建筑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必须根据施工特点建立相对应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例如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核算方面,设置了四级核算单位,主要有: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企业分公司、项目经理部以及执行管理工作人员。四级核算单位中项目经理直接管理项目建设的资金,其工作管理内容直接反应了工程的资金的收入以及支出情况,因此在整个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主要的会计核算主体被确定为项目经理。
(二)合同管理各项基本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中关于合同管理的各项工作涉及了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较高层次的管理水平决定了建筑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高效益,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要靠建筑合同在建筑企业各部门中贯彻落实,并且建筑企业的财务部门对项目建设的合同收入资金流动必须要及时的计算,这样才能确保项目建设企业的收益结果实时性和精准性;其二,项目建设单位对目标成本的控制,需要增强企业对成本控制的工作管理意识,借助可利用的资源,增强工作控制能力以及对成本的预测能力。另外,建筑企业还应充分提高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深化程度;其三,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在于对企业预算合理性的保证,在日常实际管理工作中应提高对会计核算的基础性工作的重视度。
(三)财务核算与会计核算
建筑合同在执行阶段中,相关的核算程序较为简化,施工单位的财务核算关于建筑合同的资金流动方面,重视的是会计年度核算结果,在会计准则中对建筑合同的执行结果较为强化。跨年的成本核算在计算中,需要对历年的会计报表进行整理和统计,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该计算对象和计算方式已不适用于经济合同规范经济行为的工作准则,在施工企业的会计制度在进行结算时而是采用将开单结算与收入确认工作同时进行的计算方法[1]。
二、施工中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概述
(一)管理人员方面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各环节,项目管理工作人员作为工作的主体,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施工的管理质量,高素质型的企业工作人员在企业发展中已成为重要的发展动力,在项目管理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工作管人员的素质,将质量第一、预防为主、优化服务、依靠数据和将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同时兼顾的五大意识观念普及到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意识当中。
(二)质量管理体系
在工程项目施工的施工前期,施工单位应开展全面的系统质量分析工作,有助于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质量手册、项目报告以及各项施工环节操作指导书等。将质量管理人员在各施工环节中进行合理的安排,明确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将自身岗位职责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落实到位。除此之外,建立经理负责制,通过该制度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起到一个基础的保障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全过程中具有关键的地位,决定着整个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应加强对材料采购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采购人员在选购材料时对材料的鉴定能力,采购人员应不断积极学习积累经验,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并建立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材料在进场时,采购人员应做好对进场材料的检验工作,确保施工建设材料以及相关施工设备的质量性[2]。
三、施工中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控制对策概述
(一)技术层次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涉及较多的施工工序,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的分配和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成本。项目施工前期阶段运用施工技术时,需要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施工技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对其应用采取论证的方式证明其可行性,特别是在经济方面,将经济方案进行优化配置,进而实现工程成本的降低。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建筑施工能耗的降低,提高建筑的质量水平。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前期,对于项目建设的组织形式要进行较为严谨的施工设计,设计内容中应涉及全面的施工预算文件,以此确保施工成本能够控制在预算的合理范围内形成上下波动,对资金的使用应科学合理规划。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起了非常有力的助推作用,因此在项目建设施工中应积极增加科学技术的引入范围和频次。在建设成本的组织措施中,加强对施工技术的质量检验工作力度,将“更优、更强”工作意识贯彻落实到施工建设各环节中。
(二)管理层次
强化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以及索赔管理的手段,在遇到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时,应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和索赔管理工作中,应建立科学合理化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最大程度的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建筑项目在运行过程涉及的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其提高法律意识,在实践工作中充分依据相关的法律制度严格规范管理行为,以确保意外情况发生时,可以有效的借助合同内容以及法律条款进行索赔工作,避免发生额外的费用带来经济的进一步损失。
(三)经济层次
经济层次的成本管理以材料费、人工费以及机械费三方面为主,在材料费方面,由于其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占据整个建筑项目费用支出的65%-75%,所以材料费用的控制,对项目的成本以及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材料的控制主体要体现在材料的数量以及材料的价格两方面,在对材料的使用中可以实行定额控制来减少材料的损失,对于材料的价格方面可以选择优质的施工的材料,材料的运输方面还应加强运输成本的控制。
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涉及较多的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应增强对人工费支出的审核程度,健全完善劳动组织形式,确保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建立奖罚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和管理积极性。机械费用的支出是指在施工全过程阶段所应用的机械设备,在建筑项目施工中,为确保施工的顺利有序进展,都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所以会产生一系列的费用,可以用设备租赁的方式代替原有的设备购进方案,能够减少费用的支出[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行业在较长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果,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行业的繁荣。但是现阶段中建筑工程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合同的不合理、成本控制管理工作质量不高、相关的建筑项目管理的监管不全面等问题都需要建筑企业从实际出发,制定针对性的对策解决问题,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姜兆夏.基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及控制措施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24:44+54.
[2]陶远鹏.基于施工的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成本管理及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5,07:205+191.
[3]郑伯聪.施工中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J].科技传播,2010,12:41-42.
作者简介:姓名:谭国太(出生年1985年)、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省祁东县、职称:工程师、学位:学士研究方向: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及合同管理。
论文作者:白新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企业论文; 成本论文; 工作论文; 材料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