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风险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意识论文,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型经济,其中的每一个领域都充满着变动性、不确定性和大量的未知数,从而使得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在承担一定的风险,承担由风险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后果。所谓风险,就是决策者对未来事物发展以及自己决策成功的无把握性,也就是说,一项决策的实施结果(或者成功或失败,在事先无法加以准确的断定。如果决策失败,那么决策者将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风险越高,代价越大;另一方面,如果决策成功,则决策者就会得到额外的风险收益,风险越高,其额外的风险收益也越大。
风险对于市场经济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其必然的属性。这首先是因为,市场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以及由这类个人组成的企业。而每个个人和企业都怀着不尽相同的目的走进市场,参与错综复杂的交易和竞争:交易和竞争的结果,使得有些人实现了自己的意图,另一些人则没有实现。我们知道,对于他人的目的和意图的事先推断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因为目的和意图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临机应变的特点,从而使得我们对于每次交易和竞争的具体结果也难以完全把握。再者,市场经济是高速运转的效率型经济,其中所包容的信息量之大、参数之多、变化之速,都远非人们所能精确计算或者预料的;也就是说,参与市场活动的任何人,都无法收集和掌握做某项决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无法做到“稳操胜券”。面对这种情况,决策者们只好依据有限的信息资料,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之内,凭借自己的经验,“企业家直觉”或者“第六感官”做出某种决定,并且立即付诸实施,以便赢得时间和效率;而所谓“企业家直觉”或“第六感官”之类的说法,有时不过是“幸运”的代名词罢了。所以,每个决策的成功与否实难事前断定,这正是市场的风险所在。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风险性并不排斥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法则。然而这些规律和法则都是体现在市场整体中,而每一个具体的市场主体所面对的都只是市场整体的一部分,是市场运行的一个小阶段,这些个别的部分和阶段则充满了难以捉摸的偶然性和盲目性。
因此,市场经济的规律性同样不否定它的风险性,认识了规律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避免风险,勿宁说,市场的风险性是以它的规律性为基础的,而市场的规律性正是通过其风险性才得以表现出来。规律性和风险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同属市场经济的基本性质。
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着难以躲避的风险,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参与市场经济的个人和组织机构都必须牢固地树立起现代化的风险意识,以取代传统社会的“求稳意识”。风险意识和求稳意识是两种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思维模式,从后者向前者的过渡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而逐步完成的。
“求稳意识”是传统社会的思想产物,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种思维模式起源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因为农业的生产周期和投资回报周期都比较长,在一般情况下,农业劳动者比较习惯于采用传统的耕作方法,不愿意试种新品种,不敢轻易地接受各种变革与创新,由此形成了以求稳、保守、重经验为主要特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为了树立现代化的风险意识,很有必要对传统的求稳意识进行一番认真的反思和扬弃。因为求稳意识尽管在传统社会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是它已经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知识爆炸的市场经济时代。在当前观念变革的大潮中,如果依旧固守着求稳意识而不加以更新的话,那将难以赢得现代化社会的各种挑战,将会失掉市场经济中的诸多机遇乃至一事无成。
现代风险意识最早发源于传统的商业社会。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从事商业的投资回报周期与农业相比要短得多,做一笔买卖可以在几个月甚至几天之内得以完成,而且商业领域中的风险未知数也比其他领域要多一些。如此一来,传统的商人总是比传统的农民更要富于开拓创新意识和敢冒风险的精神。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演进,这种“商业意识”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逐渐取代了“农业意识”而构成了现代风险型思维模式的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下的风险意识具有多方面的内容。首先,风险意识要求我们把速度和效率放在首位。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及时捕捉信息,大胆做出决策,迅速投入实施,从而赢得最宝贵的速度和效率,不可因“求稳”而犹豫不决,贻误战机。因为市场经济到处是难以躲避的风险,有风险就需要冒险,冒险从本质上讲就是对前景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决策和行动。从实践上看,有魄力的企业家往往更喜欢风险大的市场,因为决策时的风险与成功后的利润是成正比例的:风险越大的地方,投资回报率越高;风险越小的地方,投资回报率也越低。在这个冒险或赌博的过程中,承担风险的人们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并用这些时间和效率补偿了冒险所可能带来的损失,获得了超过平均利润的风险利润,从而为最终赢得市场竞争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其次,现代风险意识要求我们不要迷信过去的经验,而要敢想、敢创、敢闯。因为经验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现在和将来,一般来说,经验在处理过去的事务和日常例行事务时确实得心应手,但是当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时,经验往往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市场经济是一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不断产生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用新思路和新措施去处理。创新,是市场经济中最根本的生存法则。大量的中外企业发展史上的事例证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者生存,守旧者淘汰。而创新就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就意味着风险。只有敢于承担风险的人们才能够创新,才能够打破旧框框走出新路子;反过来说,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们总是不避艰辛、乐于承担风险。实践证明,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够抢占市场发展的制高点,补偿在多次创新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失败所造成的损失,并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创新利润”。
再者,现代风险意识要求我们改变对失败和错误的一味贬斥的偏颇看法,转而采取一种更为宽容的态度,允许尝试,允许失败,允许犯错误,特别是那种由于冒风险和搞创新而造成的错误与失败,因为这样的错误和失败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由于信息量大、相关参数多、变化太迅速等原因,使得谁都做不成“常胜将军”,昨日成功今日失败,上午赚钱下午赔,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所谓风险,就意味着有可能失败,失败正是冒险和创新经常要付出的代价。当然,失败和错误本身并非好事,并不值得鼓励,但愿它们发生的越少越好;我们所鼓励的只是不怕失败、敢冒风险、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极为可贵的。如果象传统观念那样,一味地坚持以成败论英雄,坚持“百分之百的把握”,把任何错误和失败都看作是可怕的、可笑的、乃至可耻的行为,那么,人们在决策和实践的时候就只好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因循守旧,以免陷入错误和失败。而这种做法与市场经济原则是格格不入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现代风险意识并不意味着鲁莽的冒险,它并不鼓励那种盲人骑瞎马式的乱闯。从哲学的意义上讲,现代风险意识是传统求稳意识的辩证扬弃,它抛弃了后者过分保守的成分,同时汲取了其中的稳健精神,因而完全适合于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经济社会。所以,按照现代风险意识的要求,当外界条件许可的时候,参与市场经济的人们当然应该在决策时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信息、数据和动态,在实施时尽可能地稳妥一些,争取把握性大一些;在不影响速度和效率的前提下,如能做到“胜券在握”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尽管这种理想状况事实上千载难逢。而且,就某次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说,究竟是应该“稳一些”还是应该“闯一下”,那需要对其中所涉及的各项具体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很难做出有指导意义的抽象断言。现代风险意识所强调的是,市场经济充满风险,难以躲避,在需要承担风险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不能因为惧怕错误和失败而一稳再稳,裹足不前。其实,要做事就会有失败,只有“稳重”到什么事都不干的人,才有可能完全避免失败。
现代风险意识的培育和确立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传统的农业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求稳型的思维方式一直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使得人们大多习惯于一慢二看,稳中求稳,不敢越雷池半步,社会舆论也普遍谴责那种“孤注一掷”的“冒险家”。这种社会习俗和思维模式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充满着矛盾、斗争和痛苦。另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同样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当前市场经济刚刚建立,尚未充分发育的情况下,不少领域还存在着法制不健全、竞争不规范、双轨制等等问题;对于尚未转轨改制的企业及其他部门来说,“风险”、“冒险”还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反过来看,正是由于普遍缺乏现代风险意识,使得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妨害而步履维艰。因此,当前我们很有必要对市场经济的风险及其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全民中普及现代风险意识,特别要造就一大批敢创、敢闯、敢冒风险、具有现代价值观念的各类新型企业家,以便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