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十五年人口变动状况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变动论文,人口论文,状况论文,四十五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状况受社会、经济、人口自身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动。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呈现出:数量大、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平衡,但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远远低于社会经济水平相当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特点。这表明,我国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出生率和死亡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巨大惯性,人口仍然以每年净增100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巨大的、不断增长的人口对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多困难。本文拟就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城乡人口变动状况等方面分析1949年—1993年〔1〕四十五年间我国人口变动状态, 并从理论上对人口变动诸因素做以分析,以期更客观、准确地认识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一、人口变动状况分析
1、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进行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45年来,由于我国各个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实施的人口政策的差别,导致我国人口增长不均衡,出现了六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58年。这是一个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年增长率超过20‰的年份有1951、1952、1953、1954、1956、1957六个年份,最高的1954年达24.79‰。 经过这一阶段的人口发展,结果人口总量由54167万人增长到65994万人,净增11827万人, 平均每年净增1182.7万人。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有三:①新中国成立后,紧接着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运动,社会出现空前安定的局面,人民能够休养生息;由于新的生产关系逐步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有所提高,这就使得广大人民有条件繁殖后代、抚养子孙。②解放后,我国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出生率仍然保持在解放前的高水平上,于是,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上升。③当时解放不久,生产关系还没有发生全面的彻底的变革,人们的生育观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再加上某些不适当的宣传,实际上起了鼓励发展人口的作用,因此,人口增长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自流性,造成人口迅速增长。
第二阶段,1959年—1961年。这是我国人口发展的低潮时期,是一个低谷阶段。195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58年17.24‰降为10.19‰,随后便猛跌为负值,降至—4.5‰,到1961年才升为3.78‰。 出现这一反常现象,主要是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再加上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我国的经济发生严重危机,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历史的曲折必然反映到人口发展上来,由饥饿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很严重,从而造成人口锐减。
第三阶段,1962年—1973年。这是全国人口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1962年,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已逐渐好转,人口迅速出现回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61年的3.78‰迅猛增至26.99‰,至1963年达到33.33‰这一空前绝后的历史最高纪录。这一阶段使全国人口总量达89211万人, 净增人口23352万人,平均增长率为26.15‰。大体说来,1962—1966年的五年间人口的增长多少带有补偿性质,但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陷于一片混乱,人口发展则完全失去控制。1973年,人口增长率略有下降,这是在周恩来同志的亲自关怀下,国务院发布了有关计划生育的文件,使人口增长势头得到某些控制。然而总的看来增长率依然很高。
第四阶段,1974年—1982年。这一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活动,其规模声势之大是空前的,国家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人口控制政策,使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但由于人口再生产的惯性作用,第一个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女性公民,这时陆续进入婚育期,开始新的人口再生产周期,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又有所回升,这一趋势还得延长一个时期,但这几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上。
第五阶段,1983年—1990年。这一时期,同第四阶段相同,国家仍下大力气加大控制人口力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14‰左右,受第二阶段人口发展低潮和第三阶段人口发展第二个高峰期的惯性作用,1983年—198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11‰左右,而1986年以后又升至14‰以上。
第六阶段,1990年—199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大幅度下降,1991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0年14.39‰降至12.98‰,下降了1.41个千分点,比人口计划的自然增长率低1.69个千分点。此后,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1993年已降至11.45‰, 属建国以来的较低水平。这一时期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的原因主要有:政策稳定,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减少。早婚妇女比例下降,平均初婚、初育年龄提高。多孩生育比例首次降到10%以下,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2、出生率分析
人口出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它的高低是决定人口自然变动的两大因素之一。出生人数是一个绝对指标,但与人口基数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地讲,人口基数大,出生人数就多,反之,出生人数就少。所以,为分析我国人口自然变动和出生水平,有必要探讨人口的出生率。1949年—1993年的45年中,全国平均年出生率为27.18‰,出生率最高年份是1963年,达43.37‰,最低年份是1979年,为17.52‰,最高和最低年份相差25.85‰。
45年间,全国人口出生率变动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1957年的第一个出生率高峰期,年平均出生率为35.03‰。 第二阶段是1958年—1961年的出生率低谷时期,年平均出生率为23.22‰, 与第一个生育高峰时期相比;年平均出生率下降了11.81个千分点。 第三个阶段是1962年—1973年的第二个出生率高峰时期,年平均出生率达35.66‰,比第一个出生率高峰时期的年平均出生率上升了0.63个千分点,是全国出生率较高的时期。同时,这一高峰将会影响到1982年以后十多年的人口出生率。第四阶段是1974年以后,中国出生率迅速下降,但到了80年代中期后开始第三次出生高峰。随着出生高峰的过去,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中国的人口出生率逐年有所下降,到1993年,已降至18.09‰。(参见下表)
1949年—1993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情况
年 份出生率死亡率年 份出生率死亡率
(‰) (‰)(‰) (‰)
1949 36 201964 39.34 11.56
1950 37 181965 38.06
9.55
1951 37 171966 35.21
8.87
1952 37 171967 34.12
8.47
1953 37 141968 35.75
8.25
1954 37.97 13.18 1969 34.25
8.06
1955 32.6
12.28 1970 33.59
7.64
1956 31.8
11.4 1971 30.74
7.34
1957 34.03 10.8 1972 29.92
7.65
1958 29.22 11.98 1973 28.07
7.08
1959 24.78 14.59 1974 24.95
7.38
1960 20.86 25.43 1975 23.13
7.36
1961 18.13 14.33 1976 20.01
7.29
1962 37.22 10.08 1977 19.03
6.91
1963 43.6
10.1 1978 18.34
6.29
年 份出生率死亡率
(‰) (‰)
1979
17.9 6.24
1980
18.21 6.34
1981
20.91 6.36
1982
21.09 6.6
1983
18.22 6.86
1984
17.5 6.69
1985
17.8 6.57
1986
20.77 6.69
1987
21.04 6.65
1988
20.78 6.58
1989
20.83 6.5
1990
21.06 6.67
1991
19.68 6.7
1992
18.24 6.64
1993
18.09 6.6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第59页
我国历年来人口出生率的变动受社会、经济、计划生育、年龄构成、文化教育等诸因素的影响。但各个主要因素在不同阶段对出生率的影响不同,使出生率变动幅度大小也不一样。如前所述,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出生率开始上升。加之当时对人口增长问题宣传上的片面性,把高速度发展人口看成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特别是错误地批判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对人口发展起到了鼓励作用,从而形成了全国第一个出生率高峰期。第二阶段的出生率低谷现象,主要是由于指导上的错误和连续八年的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由于补偿性的生育和“文革”期间的人口失控,形成了长达12年之久的人口出生率第二个高峰期。1972年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提倡计划生育,随着人们对节育认识的提高,加之政策上的限制,使全国出生率从1973年开始下降,逐步进入了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的时期。
三、死亡率分析
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与同周期平均人数之比。死亡率的高低,反映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水平,反映了社会、经济、自然等因素对人口过程的影响和作用。
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死亡率总的来说是呈迅速下降趋势。如果不考虑1958—1961年死亡率变化的特殊情况,则死亡率下降的趋势更为清晰(参见下图)。1949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为20‰,到1953年死亡率下降为14‰,9年以后的1962年,死亡率下降为10.08‰。随后,死亡率一直保持下降的趋势。1977年以后,死亡率低于7‰, 然后一直在6‰、7‰之间徘徊,到1993年,死亡率为6.64‰。保持稳定水平,如不发生重大意外事故,我国人口死亡率不会回升太高。不过,如果我国的老年人口比重日益增加,人口死亡率也就会有所上升,这将是十来年以后的事了。
1949年—1993年我国人口死亡率曲线
我国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和低水平状态有如下原因:①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人们的体质不断增强,绝大部分疾病能够得到医治,一些传染病得到控制,加上人民生活在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中,从而使我国人口的死亡人数、死亡率大幅度下降。②我国人口死亡率低,也和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轻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婴儿死亡率是高于人口总死亡率的水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下降,大约在10—14岁年龄组,死亡率水平最低。此后死亡率缓慢回升,到了老年,年龄别死亡率就又大幅度地升上去,如果死亡率较低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加大,就会使人口总死亡率下降。解放以后,因为①所述的原因,我国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这使得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同时,死亡率较低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较大比重,从而使我国人口死亡率处于低水平上。
四、性别比分析
性别比指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两性人口构成是否相对平衡,对于社会安定的影响,十分明显,同时对婚姻家庭、人口再生产、产业结构等一系列社会计划、经济发展等都有巨大影响。一般说来,总人口中男、女人数基本上是接近相等,男性略多于女性。目前,人口学界多数人主张将96—106定为性别比平衡的区间。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性别构成一直处于基本平衡状态,男性约在51.50%左右,女性约在48.50%左右,性别比均在105—108之间浮动,最高点是1949年的108.2和1959年的107.9,最低点为1993年的102.5 (见下表)。
年 份
占总人口% 性比例
年 份 占总人口%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194951.96 48.04108.2 1968 51.22
48.78
195351.82 48.18107.6 1969 51.18
48.82
195451.84 48.16107.6 1970 51.43
48.57
195551.75 48.25107.3 1971 51.41
48.59
195651.79 48.21107.4 1972 51.40
48.60
195751.77 48.23107.3 1973 51.42
48.58
195851.82 48.18107.5 1974 51.43
48.57
195951.91 48.09107.9 1975 51.47
48.53
196051.78 48.22107.4 1976 51.49
48.51
196151.44 48.56105.9 1977 51.50
48.50
196251.29 48.71105.3 1978 51.49
48.51
196351.37 48.63105.6 1979 51.46
48.54
196451.33 48.67105.5 1980 51.45
48.55
196551.18 48.82104.9 1981 51.48
48.52
196651.23 48.77105.0 1982 51.52
48.48
196751.22 48.78105.0 1983 51.60
48.40
性比例
年 份 占总人口% 性比例
男性女性
105.01984
51.60
48.40 106.6
104.81985
51.70
48.30 107.0
105.91986
51.70
48.20 107.2
105.81987
51.50
48.50 106.2
105.81988
51.52
48.48 106.3
105.81989
51.55
48.45 106.4
105.91990
51.52
48.48 106.3
106.11991
51.34
48.56 105.7
106.11992
51.05
48.95 104.3
106.21993
51.02
48.98 104.2
106.1
106.0
106.0
106.1
106.3
106.6
我国人口性别比从整个看比较持衡的原因主要是:解放后,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妇女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意识有了变化,旧社会遗留的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不正常现象已逐渐趋向正常。但是,我国人口的性别比,同世界各国相比,还是排在性别比偏高国家的行列。这是因为:①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存在旧社会性别比失调的痕迹,性别构成失调集中在中、老年部分的年龄组。②出生婴儿性别比稍高,而我国人口的发展,在较长时期内又处在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因而,出生婴儿数量很大,且性别比稍高。随着年龄递增,少年和青壮年人口性别比必然稍高,而这部分人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又大,故对我国人口性别比产生一定影响。③我国男女人口死亡率差距较小,也影响我国人口性别比偏高。
5、城乡人口数量变动分析
人口的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解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里,中国的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城镇的数量和城镇人口也随之得到较快发展,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总的来看,到1993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33351万人,比1949年的5765 万人增加了27586万人,增长了近5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48402万人增加到1993年的85166万人,增长了不到2倍,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也由1949年的89.4%下降为71.86%。
人口的发展速度,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本文大致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界,分前后两阶段来作以分析。
1978年以前的30年这一阶段,全国城镇人口发展较为缓慢,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上升的,城镇人口比1949年增加了11480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基本上保持在17%左右。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①解放后,全国工厂企业的大批兴建,使相当一批数量的农业人口流入城市。②高出生率也是城镇人口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③60年代初,压缩了一批基本建设项目,整顿企业,精简职工,动员部分城镇居民返回农业生产战线,使城镇人口明显下降,而1964年以后,国民经济形势好转,许多职工又返回工厂、企业,又使城镇人口数量增加。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时期城镇人口发展速度较慢,人口增长不快。
1978年以后,城镇人口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国各条战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完善,带来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活跃了城乡经济,为城镇人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成为城镇人口增加的主要来源。到1993年底,全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45万人增加到33351万人,15年间共增加16106万人, 超过1978年以前30年的人口增长数量。农村人口由1978年的79014 万人增加到85166万人,共增加615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82.08%迅速降为71.86%。
二、人口变动诸因素的理论分析
通过上述对我国人口变动状况的分析,我们看到,我国在降低出生率和死亡率,使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在人口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人口结构的急剧变化、性别比的不断上升、人口文化水平的偏低等。其实,对于人口自然增长有直接影响的,就是出生和死亡。对于我国来讲,死亡率已稳定在低水平,我们也不会以提高死亡率的办法来控制人口增长。因此,我们认为,影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的要素,主要就是影响人口出生和生育的因素。在我国,政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文化教育因素是最主要的。
1、政策对人口发展的巨大影响
国家对生育的政策是鼓励生育还是限制生育,是提倡计划生育还是放任自流,这对于人口的生育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七十年代以来出生率的下降,与我国提倡以控制人口增长为目标的计划生育政策关系极大。而在五十年代,我们曾一度机械地搬用苏联的生育政策,搞什么母亲英雄,这对于当时的高出生率就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政策因素也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而是与其它因素相配合发挥作用的。例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比较容易接受控制生育的要求,生育水平会因政策的因素而大幅度下降;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方则不容易接受控制生育的要求,生育水平下降幅度要小些。我国的城镇和乡村,在同样的生育政策下,表现出不同的生育水平,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政策因素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政策制订得不合情理,不实事求是,与客观经济条件、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现有生育水平相背离,其要求也难以实现。这就是为什么印度从五十年代初即开展计划生育活动而收效甚微的原因。当然,这与国家、政府的性质也有关系。在公有制条件下,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国家号召能为群众普遍所接受,从而对群众的生育行为产生作用和影响,使社会的生育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控制。
2、经济对人口增长的复杂效应
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对人口的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人口出生和生育起着很大的影响。一般地,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影响到人们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时,人口的生育水平就下降;当经济处于恢复发展阶段时,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育水平就会上升;而当经济发展达到比较高的发展水平时,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育意识的转变,人们的生育水平就和经济反方向发展,呈下降趋势。城市人口的生育水平低于农村,归根结蒂就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所致。经济发展水平高了,就会产生下述变化:①劳动力培养费用的变化。经济水平高了,培养一个儿童成为合格的劳动力需要较多的投资、较多的培养周期和耗费父母相当大的精力,其结果就是不允许,也不可能多育。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如农村,劳动力培养费用低,从事劳动的年龄较早,投资不多,收入较大。而且随着子女数目的增加,投资费用逐步递减,因此多育现象普遍。②老有所养的变化。经济水平高,劳动者年轻时的劳动支出,足以支付他丧失劳动能力之后的需要。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劳动者年轻时的劳动支出,其节余部分不足以支付丧失劳动能力之后的耗费,不得不仰赖其子女给以经济上的资助,这时多子女有可能使晚年生活富裕些。随着经济的发展,父母在年老时对子女的经济依赖逐渐减轻,从而导致少育。③是经济发展水平高时,劳动力本人的受教育和再学习所需时间长,精力消耗多,使之不得不晚婚、晚育,并且少育。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多是简单劳动,不需或稍加学习即可胜任,故而较多精力参与婚姻生育活动,导致多育。我国长期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重男轻女”等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逐渐失去存在的基础。
此外,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引起人口机械变动,往往也导致人口结构的不合理和地区分布不平衡。人口的迁移活动除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受一定经济关系下工业、农业等发展状况的影响。一般地说,人们总是首先选择那些适宜于生存的自然环境定居下来。之后逐步地由生存条件较差的地区流向较好的地区,由谋生比较困难的地区流向较容易的地区。由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低的地区流向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从历史上看,人口流动的趋向植根于经济因素之中。建国40多年来,我国人口由于各方面特别是经济的原因,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总人口的绝大多数集中在了东部和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其中94%的人口聚居在爱辉腾冲线以东占总面积36%的地区。80年代末我国大陆省际间人口迁移的趋势大体上就是人口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高教育水平的人口由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向东部迁移的趋势更明显,并集中在东部最发达的几个省份。这一迁移的结果是人口分布的极化与发展分布的极化。
3、人口变动的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程度的高低与生育水平的高低有着相关关系。一般地讲,文化程度高,生育水平降低;文化程度差,生育水平提高。因此,文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妇女文化程度的提高,对促使生育率下降有很大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①妇女文化程度越高,其求学时间就越长,为此必然会推迟结婚,推迟生育;②妇女文化程度越高,其事业和职业要求投入极大的精力和时间,这就必须减少自身用于生儿育女的精力和时间;③妇女文化程度越高,容易接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能够按政策要求,安排自己的生育活动;④妇女文化程度越高,对生育子女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及孩子的未来发展和事业成就上。也就是说,她们所关心的主要是孩子的质量,而不求其数量和性别的男女。
不同文化程度的育龄妇女与其生育率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和1987年1 %人口抽样调查所得按文化程度划分的育龄妇女生育率资料(见下表),我们可以看到,①育龄妇女文化程度与生育率水平有直接的反向依存关系,生育率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且几乎成直线负相关关系。②达到初中文化水平的育龄妇女,1986年生育率水平为2.13,1981年为2.19,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2和2.61。这表明,初中教育程度是使生育率高于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分界线。③初中文化程度妇女的生育率基本上处于更替水平。按照辩证法的观点,量变到一定程度就可转变为质变,在生育率转变与人口增长关系上,达到更替水平就是一个质变。
所受文化程度总和生育率
19811986
大学 1.421.11
高中 1.881.82
初中 2.192.13
小学 2.722.48
文盲 3.312.95
生育问题不仅仅是妇女个人的问题,也受到丈夫、老人及亲属等社会关系的影响,因此,提高全国人口文化素质会对降低生育率和人口总量起到巨大的作用。〔1〕本文数据来源于:《全国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第2页,《中国统计年鉴1994》第59页。
标签:自然增长率论文; 出生率论文; 性别比论文; 死亡率论文; 生育率论文; 中国的人口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生育年龄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 文化程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