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旬邑中学 711300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高中生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行动。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落后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教学方法等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注重教育者的主体性而轻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致使工作缺乏实效性。要充分发挥高中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就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生 主体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高中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性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高中生的主体性作用,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提高的内在需要,使学生主动认可教育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汲取教育内容,创造性地加以内化,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同时能动地反作用于教育者,影响教育者,做到教学相长,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高中生主体性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自主性,是指高中生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自主地选择接收信息,自主地调节自己的思想活动和行为。主动性,是指高中生能够借助感觉、知觉等认知形式,认识到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激发参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能动地把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行为,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能以自己的特长去影响教师,以各种形式去帮助教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工作能力。创造性,是指高中生能够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摸索和创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新方法;在接受教育的基础上重新建构和发展自己的思想品德结构,增强适应社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高中生的地位及其原因分析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往往重视教育者的主导性,而轻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从而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实效性。根据笔者多年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忽略高中生主体作用,主要原因为:
1.受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教育理念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受教育者要服从教育者。这种教育理念不是把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加以发展,而是把受教育者作为客体加以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承认和尊重,必然影响到他们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2.落后的教育内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存在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的急剧发展、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在内容的选择上,过分强调其计划性、系统性,而忽视了高中生实际的心理、思想需求以及接受能力的层次性上,高中生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不涉及或者涉及很少。这就使得教育的供给和学生的需求之间产生矛盾,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不利于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3.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长期以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降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抑制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三、如何发挥高中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
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高中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
1.转变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即确立高中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由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变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学生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提出来,这是在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基点上推进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实体现,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实际体现。以学生为本,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把高中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
2.改革教学内容。找准学生思想实际、心理实际、成长成才要求和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的放矢,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受教育的积极性,使其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改革时,要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满足他们的需求。一要贴近高中生心理实际,满足高中生的心理需求;二要贴近高中生思想实际,满足高中生的思想需求。
3.积极探索符合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由于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较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招、实招。一是要把单向注入式教学引向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二是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高中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课程,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专题演讲、辩论、教学实践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三是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建立教学互动网站,使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更加灵活、有效和充满吸引力。
参考文献
[1l陈秉公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l.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l张耀灿 陈万柏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李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主体性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论文; 受教育者论文; 作用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