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璞[1]2001年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后勤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是我国唯一从事国防战略核武器研究与生产的综合科研机构,自1958年创建以来,在原子弹、氢弹和其他高技术武器的研制中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一过程中,中物院的后勤部门为中物院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物院的后勤改革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后勤体制改革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问题。既需要理论上的论证,又需要实践中的探索。本文追溯历史,总结现状,分析问题,剖析案例,提出了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中物院后勤改革以产权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实行后勤资产分类经营的新模式:经营性后勤发展模式和非经营性后勤发展模式,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在经营性后勤发展模式中,提出了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造适合院情的后勤资本运营体系,以推动后勤企业的发展。文中认为中物院可实行院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院资产经营公司、后勤实体叁个层次的资本运营体系基本构架,并对其实现过程进行了初步设想,包括资产经营公司的运作、建立对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在非经营性后勤发展模式中,主要针对这类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完善内部核算制度、改革分配体制和拨款制度的思路,促进这类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扩大社会服务面,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作者希望论文中初步的分析、设想和建议,能够对中物院以后的后勤发展提供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佚名[2]2005年在《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文中认为[阿不拉·买买提]阿不拉·买买提,新疆焉耆人,1958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新疆库尔勒市巴州卫生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高级讲师、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卫生职业教育。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培养了上千名各族卫生专业人才,在新疆各地卫生医疗战线上发挥着各自的骨干力量。撰写的教学、科研论文《版画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学应用》、《谈卫校解剖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新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师情况调查》、《少数民族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浅
佚名[3]2013年在《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文中提出资本论/(德)马克思着.-译林出版社,2013.1.-978-7-5447-3593-3:$152.8A123资本的秘密/杨勇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12.-978-7-5534-1155-2:$15A123-49资本的秘密/杨勇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12.-978-7-5534-1154-5:$15A123-49中华诗词研究丛刊/周兴俊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1.-978-7-5068-3303-5:$35A44
金坤[4]2013年在《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产业是体育科学与经济科学交叉的新领域,也是第叁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中国的体育产业化目前还处在初步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公共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化的重要载体,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其设计特征和策略都有很大的变化;而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弊病,也和产业体制和政策有关。从体育产业化的角度来研究公共体育场馆,具有独特的人文社科视点。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地区差异性大,而浙江省的体育产业化在国内领先,阶段清晰,研究其公共体育场馆的相应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借鉴价值.因此从分析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和产业化进程着手,整理和总结了该省公共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特征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而对产业化的发展和需求变动对建筑设计特征的影响及相关设计策略作了详细的分析。本研究结论也可供其它地区的体育建筑设计参考。全文共约21.2万字,图表961张。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第1章),解释研究的背景、意义、基本概念等,陈述研究方法和框架。其次(第2、3章),对体育产业和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历程、概念、相互关系作了深化及分析,对产业背景和设计特征的元素作了筛选。并把浙江省的产业化进程分为成长、过渡、快速发展叁个阶段,按阶段对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典型实例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归纳出产业化进程中设计特征的演变趋势—综合化、高效化、专业化、多元化。接着(第4、5、6、7章),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和需求相联系,从总体布局和功能组合、竞赛空间和使用模式、配套设施和技术应用、设计理念和形式表达四个方面,对设计特征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项研究;并考虑与产业的协调发展,结合实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策略.最后(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另外,在附录中选取了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部分实例,并作简要分析。
梁丽[5]2018年在《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的建设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选择国际典型成功案例,对比分析国内外智库建设特点和经验;其次,通过中美农业智库建设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中国农业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叁,基于博弈论理论,分析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构建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框架模型,为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实践提供具体可行的理论指导。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1)基于博弈论理论,从全新的科学视角,结合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的自身特点,对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国家需求,政府行为,资源要素(高层次农业专家、海内外农业数据、合作交流对象等),农业信息技术,同业竞争,机遇(偶然)因素。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博弈问题,主要是高质量农业智库成果与政府支持、农业智库成果总产出与企业技术支撑、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机构间竞争合作的博弈问题,只有当政府对国家级农业智库成果评价高于国家级农业智库机构对自身成果的评价时,政府才能接受国家级农业智库的高质量成果,达到两者的博弈均衡;当考虑进成果总收益,会出现农业信息技术支撑国家级农业智库研究的纳什均衡;在完全契约条件下,只有引入合作交流奖惩机制,国家级农业智库机构间的博弈才会出现纳什均衡,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不同国家级农业智库机构间的博弈问题主要是谁主导剩余权的问题。(2)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构建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框架,为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案蓝图。研究发现,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的目标定位为服务国家农业发展战略,推动全球农业事业发展。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的核心功能任务包括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决策咨询,农业经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建设一家能够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实现其发展目标的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机构,应该从功能目标定位、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制度保障几个方面进行,构建了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框架模型,为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实践提供了具体可行的理论指导。本研究一方面作为理论研究为相关领域科研提供思路,特别是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农业科研机构评估,农业情报分析,政府公共决策等领域;另一方面将为农业科研机构的高端智库建设和评估提供政策思路,为政府部门对农业智库建设支持提供决策依据,为我国农业智库整体建设水平助力,提高我国对前瞻性、重大性、战略性、储备性的农业政策的科学制定能力。
张宏海[6]2015年在《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教育需要一定的教学基础设施与知识传授环境,而高等院校是以一个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授为纽带的整合体,大量积累性经验知识的传授,以及进行科研与学术研究是高等院校的显着特征。高校集群就是这样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积累性与经验性的知识传授联盟系统。高校集群这个基于地理空间关系聚集的知识传授联盟系统对知识的传授与传播、对学术的研究与创新、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和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集群是在某些城市的特定区域,所形成的一些高等院校渐渐集中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及现象。高校集群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现象之一。譬如以纽约、费城、波士顿等为主的美国东海岸城市周围就几乎囊括了全美一百所最优秀大学中的叁分之一高校,以洛杉矶和旧金山等都市组成的加利福尼亚洲城市圈也集聚美国最优秀大学中的十余所。在英国的首都大伦敦市区及其周围小镇,就集聚了世界着名的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同经济学所研究的产业集群兴起成为区域经济生长发育的基石一样,世界各国的高校集群现象,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在扩招后的建设发展所形成的高校集群,特别是大学城、职教城、高教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等高校集群的大学空间布局关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区域人才培养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高校集中的城市都是经济发达和人才聚集的地区,譬如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和广州等都是高等院校较多的城市,也是我国经济发达和人才聚集的地方。即使是深圳、东莞和佛山等新兴发达城市,也得利于高校较多的内地都市,比如武汉、西安和成都等地的大批高校毕业生南下,以及广州等周边教育发达地区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在以上教育发达都市的某些特定区域所形成的高校集群区域,更是这些城市人才集聚、技术发达和经济雄厚的地方,如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集群的北京市海淀区,就形成了中关村这个人才集聚,技术密集的大学科技园区。北京市海淀区的高校集群对北京,甚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知识和技术支撑。高校集群是高等院校基于地理空间关系的聚集,同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聚集效应一样,高校集群有利于聚集在一起的各个高等院校的广大师生共享资源、共同学习与协同创新。这些高等院校也会形成一种潜在的竞争,它们在竞争中发展,在借鉴与创新中发展,在优势和特色中互补。同产业集群兴起成为区域经济生长发育的基石一样,高等院校在扩招、扩建中发展形成的大学城、高校群、高教园区等地理空间布局所产生的人才聚集效应与知识溢出效应受到了广泛关注。高校集群有叁种形成的方式或模式,即自然演进模式、政府规划建设模式,以及自然演进与政府规划调整之混合模式。第一种形成方式即自然演进模式的高校集群多成于大学建立初期,通常是建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北京的海淀和武汉的武昌。高等院校在这些区域高度集中,主要有交通、资源获取优势和管理便利、以及人才集聚优势等几种原因。政府规划建设是因为自然演进的高校集群空间布局结构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政府大量财政性投资高校建设所形成的大学城、职教城、高教园区。有学者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研究、分析,认为高校集群会产生外部效应、竞争效应、文化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等。某些大城市政府就集中调整一些高校到特定区域,如北京着重建设了昌平区的沙河高教园,广州着重建设了小谷围岛大学城,贵阳着重建设了花溪区党武大学城。自然演进与政府规划调整之混合方式是在某些城市特定区域,本来就是高校聚集区,后来规划其他高校进入。譬如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本来就有贵州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后来又规划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先后入驻贵阳市花溪区,产生自然演进与政府规划调整之混合方式形成了贵阳市花溪高校集群区。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知识和技术,甚至观念都要不断的创新,这些都只有在高等院校通过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来完成。高校集群是一个人才培养、科研和学术研究的结合体,便于知识的共享、交流与传播,也能促进人才的优化培养,促进区域人才的聚集,实现区域经济的有效增长与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教育工程,而高校集群是由众多高智力、高体质、高素质人员所组成的集合体,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技术的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容易培养有创新潜质的人才,更能创造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因此,高校集群是有助于人才聚集,有助于知识资源的共享与流动,高校集群有类似于经济学领域研究的产业集群,以及非经济领域研究的生物集群和社会组织集群等所产生的集群效应、集体学习与创新效应、规模与激励效应。高校集群能使不同高等院校,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得到有效的交流或培养,能够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从而产生广泛的经济效益,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这些都值得去深入的挖掘与研究,以便更好的推进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有效的增长与发展。
李翔[7]2015年在《高等教育区的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叁十多年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科技创新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高等教育区的建设与发展,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发展。本文以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为案例,探讨高等教育区的建设与发展策略问题,以期在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为我国高等教育区更顺利、更健康的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政策性建议。笔者通过收集和阅读大量与论文相关的着作文献、互联网相关报道,系统分析了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印度班加罗尔叁个国际着名高等教育区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发现了国际着名高等教育区的发展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制定了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提供高等教育区良好的政策环境;获得了大力度的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提供高等教育区良好的的硬件环境;积极转变办学思想,重视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紧紧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当地对紧缺性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高等教育区的巨大积极作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高等院校办学制度创新的有益探索;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法,选取地处千年古城苏州独墅湖畔的独墅湖高等教育区为研究案例进行具体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使得研究更具有说服力与可信度。笔者对独墅湖高等教育区进行了长时间的实地调查和参与式观察,对高等教育区内的各类实际工作者进行了访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要努力营造自由宽松的高等教育区科研氛围;要努力营造自由的高等教育区学术交流氛围;要努力营造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实践氛围;要努力完善高等教育区内资源共享,避免浪费资源、重复建设;要努力建立以服务师生为中心的社会化后勤服务体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区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展望,在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区内要基本建立起适应国家创新驱动的环境与制度,人才、资本、技术在高等教育区与社会之间自由流动,高等教育区与企业协同创新,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创新价值得到更大体现,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创新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收益,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地,进而打造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业的新引擎,构筑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促进高等教育区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
陆继锋[8]2013年在《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民族院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是中国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与办学水平事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民族院校办学理念是不同时期办学思路、办学过程与办学特色的高度凝练,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选择结果,是民族院校立足自身发展并彰显特色的顶层设计。研究民族院校办学不仅要追溯历史传统,探寻办学规律,更要认清现实,促进其当下和未来的发展,实现历时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故此,本研究从民族院校办学理念变迁切入,以“办学理念源于办学实践又指导办学实践”为逻辑出发点,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次,采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等多种方法,梳理民族院校历史和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办学理念,进而得出了民族院校及其理念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内容:首先,历史传统是民族院校发展的根基,它孕育了民族院校办学理念;变革是民族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提升着民族院校办学理念。民族院校需要在“变”与“不变”之间做出抉择,既不能抛弃历史与传统,也不能固步自封,亦步亦趋。其次,特殊性是民族院校的天然属性。在发展历程中,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实现了自身的“再生产”——源于特殊并促进特殊;特殊性决定了民族院校特色,特色理念是民族院校的“特殊”资本,是其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民族院校固要守住特色,却不能把特殊作为发展的资本。民族院校需要在“特”与“不特”做出权衡,不能失其“特”,亦不能舍其“不特”,而需要进一步利用“不特”来支持“特”的发展。第叁,民族院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使命既有自身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之“利”,也有影响发展之“不利”。民族院校需要不断提升理念,化“不利”为“利”,以促进民族院校持续健康发展。就其研究意义而言,本文能为建设高水平民族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最终为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服务我国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乃至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同时,本研究对于拓宽当代大学办学理念研究领域,丰富民族高等教育理论亦有一定的贡献。
赵效为[9]2004年在《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学城”一词英文一般称为“University Town”或“College Town”。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城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近代意义上大学的产生。当代意义上的大学城则是在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成功兴起以后才受到广泛关注的。笔者认为,当代意义上的大学城是一种知识密集区,系指基于特定区域,具有一定规模,联系紧密,与所在城市相互依托、互动发展的高校集合体和高校单元集合体。其关键在于它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整合,是对教育资源与城市资源的一种整合,也可以说它是教育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的一种整合。 本文在导论之后共拟定七章,依次进行“递进式”解剖分析。第一章是文献评述。主要是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进行评述。第二章,对大学城的理论透视。在对大学城的性质与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城进行重新定位。认为大学城是教育产业中和城市产业链上的一个特殊企业的集合体,是人力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信息整合的基地。第叁章,大学城与城市化进程。在对城市化与城市生存模式进行阐释的基础上,从集聚效应和外部经济效应的角度对大学城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进行了考察论述。 第四章,大学城对与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教育产业。在对我国教育供求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消费的成长级理论,以此来考察大学城在我国教育消费“成长级”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引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对大学城进行深层次分析,以考察大学城对教育产业的影响。 第五、六章是本文的核心,用系统论的理论方法对大学城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进行了经济学的分析。在对系统论的理论及其在经济学上的运用进行评述之后,文章便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和揭示大学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将大学城纳入到城市产业链
参考文献:
[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后勤发展研究[D]. 杨璞. 西南财经大学. 2001
[2]. 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C]. 佚名. 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2005
[3]. 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J]. 佚名. 全国新书目. 2013
[4]. 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D]. 金坤. 浙江大学. 2013
[5]. 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研究[D]. 梁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6]. 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张宏海. 武汉大学. 2015
[7]. 高等教育区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 李翔. 苏州大学. 2015
[8]. 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D]. 陆继锋. 中央民族大学. 2013
[9]. 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赵效为. 复旦大学. 2004
标签:科学研究管理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人才理念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美国智库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城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