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陈菁菁

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陈菁菁

浙江大地钢结构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231

摘要:在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裂缝出现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混凝土裂缝却能够预防和治理,因此研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处理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主要针对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以及建筑混凝土裂缝的处理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裂缝;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裂缝是无法避免的,裂缝的出现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也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很大的破坏。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更好的保证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出现的裂缝进行很好的控制,这样能够更好的进行修补。在进行修补的时候对材料的情况要进行很好的控制,这样能够防止裂缝的再次出现。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经常会出现,因此,在预防工作方面要进行重视。

一、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类型

(一)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砂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二)塑性收缩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三)沉陷裂缝

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所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到450度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四)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二、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一)材料与环境因素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没有根据房屋建筑设计选用规范的材料,例如:水泥标号不合格,水泥杂质过多,骨料中含泥量过高,针片状骨料超标,这些,都能导致混凝土项目出现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由于环境中酸雨,风沙,用水中含有大量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也会造成对混凝土构件的破坏和腐蚀,进而出现混凝土裂缝。

(二)温度因素

混凝土施工中,受温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温度而出现的裂缝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类型。温度因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温度因素。当混凝土结构外部温度过高时,会阻碍水泥水化热的释放,于是在混凝土结构上表现出裂缝。二是内部温度因素。混凝土内部温度的释放如果不迅速,则会导致内外结构产生温度应力,很容易在薄弱部位出现牵拉和剥离效应,进而产生混凝土裂缝。

(三)湿度因素

混凝土具有湿涨干缩的基本特性,特别是混凝土结构内外,如果存在较大的湿度差,则会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出现收缩应力,一旦表面干缩应力大于混凝土表面抗拉强度,则会在混凝土结构表面造成裂缝。

(四)养护因素

养护工作往往被房屋建筑企业所忽略,认为只要浇筑和振捣合格,养护方面就可以不作为重点,于是养护时间不足,养护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控制不严格等现象就会出现,这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在初凝后的过程里,没有得到规范的养护,进而导致构件失水,升温,最终形成混凝土裂缝。

三、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的对策

(一)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对策

首先,提高混凝土施工人员的水平。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才是工程建设的理想效果。而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是以人为主体的,因此提高混凝土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施工水平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技术人员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另一方面技术水平高超的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能够自觉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对混凝土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裂缝问题更加关注,尽量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

其次制定科学实用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时整个建筑工程的指导方针,包括混凝土的配置等都应该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选择水泥、砂石等材质、混合的比例和施工框架等,只有合理的施工设计才能有良好的施工效果。而要达到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的目的,就要求设计人员对建筑工程进行实地的考察,在充分掌握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拟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如大部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因为收缩原因造成的,因此可以利用膨胀剂进行预处理等,有了这些优秀的施工方案也可以给施工人员更多的选择。

(二)混凝土裂缝的处理对策

除了做好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工作,也要加强问题处理办法的研究,那些既已出现的问题不可能回避,因此还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对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可以通过树脂保护膜的方式来修补,具体的方式则是先将裂缝周围的杂质清理干净,然后用树脂填充混凝土的裂缝。当裂缝的面积比较大时可以选择贴补方案,即先将表面填平然后再用纱布打磨,接着再进行涂刷直至裂缝完全被填平。其次,则应该采用不强混凝土结构的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受火灾影响后的混凝土断裂情况,平常的填补措施会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性降低,而这种办法就是通过对混凝土进行结构上的加强,辅助原来的混凝土结构承载更多的压力、再次,一般的裂缝如果范围超不出0.3毫米,可以直接用水泥等材料进行填充,方法简便而且效果还不错,同时还能起到降低成本,保护钢筋防腐蚀的效果。

总结

建筑行业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建筑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等问题,长期以来都存在各大建筑工程中,给建设单位甚至是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过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提出控制混凝土的结构设置和原材料配置比例,以及加强后期的护理工作,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对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琛,刘启兵.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分析及养护[J]. 科学之友,2011(6):57-58.

[2]张瑛.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可控性探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55-156.

[3]段成付. 对新时期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 四川水泥,2014(11):215-215.

论文作者:陈菁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陈菁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