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昌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庆 402400)
【摘要】 目的:分析吗丁啉与兰索拉唑联合使用作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14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4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吗丁啉与兰索拉唑联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结果变化,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68%)低于观察组(93.24%),参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比率(29.73%)高于观察组(9.46%),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使用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将吗丁啉与兰索拉唑联合使用效果更佳,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并且治疗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 吗丁啉;兰索拉唑;胃食管反流病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085-02
胃食管反流病是目前消化系统常见病,由于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该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1]。对于该病的治疗一直是以抑制胃酸分泌为目的,因此可以有效的抑制胃酸的兰索拉唑成为该病治疗的药物,可以有效的缓解胃酸症状并帮助其他累及部分的恢复。但因该病发病率逐年增长,故需要更加有效的方法治疗该病,目前对于吗丁啉与兰索拉唑联合使用已有初步研究[2]。本次观察试验则为进一步了解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以来入住我院均已经过检查确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并接受治疗的患者148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4例。参照组患者年龄29~65岁不等,平均年龄(46.83±4.96)岁;观察组患者年龄30~63岁不等,平均年龄(47.74±4.85)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其结果不存在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成都华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58)每日一次,一次1片(30mg);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001H9103)1片/次,3次/日。治疗时间为8周。期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记录,并定期为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
治愈:患者反酸恶心等临床症状消失,胃镜结果显示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少,胃镜结果显示黏膜病变大部分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并未有所改善或加重,胃镜结果显示黏膜病变并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观察试验中,应用SPSS18.0软件对观察数据前后结果进行对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数据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结果
如表1所示,在经过8周治疗后,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56例,总有效率为75.68%;而观察组的有效人数为69例,总有效率为93.24%,数据上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数据进行统计以及分析比较,结果显示P<0.05,即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相较于单纯使用兰索拉唑,两种药物联合效果更佳。
3.讨论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食管下括约肌无法正常关闭,使胃液反流刺激甚至腐蚀食管粘膜后发生的炎症而导致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通常为抑制胃酸分泌,通过缓解黏膜腐蚀、促进胃肠排空减少反流。常用药物为兰索拉唑,该药为质子泵抑制剂,可以减少胃壁细胞中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并且强效、长效;吗丁啉则是一种阻滞剂,作用于胃肠壁后可加强食管下括约肌的运动,使其正常关闭,防止胃肠内容物反流,由此可减轻患者恶心、反酸等症状[3-4]。本次观察试验中参照组单独使用兰索拉唑,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75.68%,29.73%)均不及观察组(93.24%,9.46%),数据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吗丁啉可以帮助弥补兰索拉唑的缺点,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在治疗的同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丁燕,吴晓玲等.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的 Meta 分析[J].今日医学,2015,25(3):198-201
[2]龙天赐.兰索拉唑联用吗丁啉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8):59-61
[3]潘永丽,张浒.兰索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8 例临床分析[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0,8(3):179-180
[4]潘志刚,陆才金.兰索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临床研究[J].内科,2009,4(6):877-878
论文作者:文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食管论文; 患者论文; 胃镜论文; 症状论文; 胃酸论文; 统计学论文; 黏膜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