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年县榆林联校赵雪娟
“阅读即探究”是对阅读本质的一种新的认识,它的核心是“阅读是一种思考活动”。它强调阅读的兴趣为先导,阅读的问题意识。强调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以人为本、以课堂为实践场所,让学生在阅读的探究过程中自觉积累、自由感悟、自在审美、自主学习发展阅读的个性,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创新阅读能力。
语文探究式阅读
那么,如何建构小学语文的探究式阅读教学呢?
1 什么是“探究式阅读教学”?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科学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语文教材为基本研究内容,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育资,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学习和亲自实践,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阅读教学方式、方法和策略。
2 小学语文的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策略以创设问题情境为突破口,激发探究动力。在新课程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创设动态、开放的教学情境即探究式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在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材料,展示自己的语言才干,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要注意诱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生疑”,点燃其自主探究学习的火花。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组织多向的学习交流方式,使其在平等的氛围中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构建开放性,拓宽主动探究的领域。
突破教材为本,引导多渠道积累。“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语言文字的学习最重要的是积累内化,而阅读是最好的积累内化。主动阅读应是一个现代人的必备素质,它能丰富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老师就要引导学生以一种主动探究的意识,学一课去读多篇,学一点去带一个面,掌握一个词去拓展一大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课文学习不能只围绕课本转,要适当增加容量以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扩展阅读的教材可以教师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收集的课外阅读文章,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希望阅读的文章。
突破课堂为中心,倡导多方面尝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课内打好语文基础,目的是在课外求得发展,把主动学语文辐射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活力。比如在每周我都会布置生活作文,写身边的真人真事;观察自然景观,写观察日记。平时我还要求学生结合各种节日进行语言训练的尝试。
以教师点拨为有效条件,提高探究能力。学生自主探究,不等于放任不管。开放生成型课堂倡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多项互动、动态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探究性学习的生成取向,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指导。相反,探究性学习在开展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和问题,教师能提供什么帮助,怎样参与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应该是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只不过这些调控要富有弹性。再则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掌握并非“无师自通”的,得有赖于教师悉心的渗透与指导。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不会限制学生的探究思路和自我发现,而且能保证学生明确目标,更加自信地进行探究,避免他们陷入任凭自己瞎闹的探究方式,教师正确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对探究的进程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同时可运用一些手段。
注重质疑解难,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
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要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质疑,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起点。
在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我总以质疑解疑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就是以学生“质疑”为切入口,以学生“解疑”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其间,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落实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相关的教学要求,以完成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问题由他们提出,也由他们解决。
建构形成性评价。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探究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应侧重评价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价值取向,不宜太过于计较学习结果;应侧重评价学生的态度、方法,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不宜太过于强调探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应侧重学生自我、群体、家长的综合评价,不能单以教师的评价为标准。现在提倡的档案袋评价就是一种很适合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如每上完一节课,让学生写下自己探究的问题、取得的成果、自己的体会以及对今后的展望,自认为好的就放进去保留下来,不好的就换掉,等到一学期下来,回头看看自己的进步。这种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比简单的分数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
论文作者:赵雪娟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评价论文; 情境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语文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