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探讨论文_刘品红

山东省威海市经区医院 264205)

【摘要】目的: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探讨其诊断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并将其作为实验组,另收治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并对比诊断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明显降低(P<0. 05),腘动脉(P<0. 01),血流量明显降低。而对照组下肢动脉血管内膜连续性好,光滑,管腔内流层充满,血流频谱呈现三相波。实验组下肢血管病变的检出率高,检出52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检查效果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检出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可为临床制定预防性治疗措施和评估预后提供参考和借鉴,值得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有调查发现,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2. 5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加重社会负担。糖尿病极易引发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下肢血管病变等多种并发症。[1]所以,从长远角度考虑,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探究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诊断效果,本文对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以及6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并将其作为实验组,最大年龄76 岁,最小年龄是35岁,中位年龄为(54.25±11.20)岁,最长病程是32 年,最短病程3 年,中位病程(16.2±1.2)年;另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所收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最大年龄是75岁,最小年龄是36岁,中位年龄为(55. 01±10. 24)岁,最长病程是31年,最短病程是4年,中位病程是(16. 7±2. 1)年。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研究目的、研究过程以及相关检查方法)进行了充分了解,均表示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利用统计学分析办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情等),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诊断仪(GE,vivid E9),探头频率为3. 5~10 MHz,取样容积为2~4 mm,最低流速为10 cm/s,血液流动与声束夹角<60°。指导患者行平卧位,微屈曲外展双下肢,先横切面检测,对下肢血管管腔进行观察,测量至具体部位时行血管纵切面检查,于舒张期对血管后壁及前壁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查,依次检查双下肢总动脉、足背动脉、腘动脉。[2]

1.3 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下肢动脉硬化率、50% 以上血管狭窄率以及血管闭塞发生率、血栓发生率。血管管腔内部光滑度和连续性良好,呈现出规则频谱,血管壁厚度<0.1 cm,血流流速无异常表示下肢血管正常;血管动脉壁粗糙且明显变厚,光滑度较差,同时出现粥样斑块和闭塞等改变,管腔狭窄明显,血流流速出现异常,管壁厚度>0.1 cm 表示下肢血管存在病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 0 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 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下肢血管的情况:动脉内膜增厚,粗糙,病变处的动脉血管内膜回声增强,有中断的现象,连续性较差。出现粥样硬化,且管腔内有多发或单发低回声、混合回声或强回声形成,部分患者有斑块出血,溃疡形成,斑块表面出现“火山口”壁龛影。彩色多普勒显示患者血管内出现较大斑块血流充盈缺损,在狭窄部位的血流速细,呈现五彩镶嵌的色彩,在舒张期时反向血流消失,在收缩期时峰值血流速增快,而在闭塞的血管段内没有彩色的血流显示。在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段呈单相低速血流频谱。[3]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明显降低(P<0. 05),腘动脉(P<0. 01),血流量明显降低见表1。而对照组下肢动脉血管内膜连续性好,光滑,管腔内流层充满,血流频谱呈现三相波。实验组下肢血管病变的检出率高,检出52 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检查效果好。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查结果比较

3 结论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较高,其需要及时采取科学规范的治疗措施,否则会造成眼、足、肾等重要脏器出现衰竭性病变,一旦出现并发症,不仅临床治疗工作的难度会大大增加,还会致残或死亡[4]。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主要是指下肢血管内膜出现不规则粥样硬化性改变,随即发生扭曲、变形,影响肢体功能正常发挥,随着病情不断深入发展,还会形成血栓,从而阻塞血管,引起组织缺血坏死。由于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不明显,难以做出早期诊断及定位治疗,容易延误病情,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逐渐普及,由于其具有无创性、易操作、简便的特点,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显著提升疾病检出率,检测结果中可看出该疾病患者的血管内径以及血流量均会明显减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对该疾病患者实施早期诊断,为后期有效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J]. 刘丹. 系统医学. 2016(11)

[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J]. 李井云. 基层医学论坛. 2016(23)

[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J]. 曾艾,葛肖艳. 中国医药导刊. 2016(01)

[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J]. 应虹,杨月娥,王慧,陈旭. 海南医学. 2014(10)

[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J]. 王晓蕾,李雪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16)

论文作者:刘品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探讨论文_刘品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