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事会论文,工作报告论文,中国论文,第七届论文,社会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5年7月10日)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 我受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委托对过去四年来学会的工作情况做一汇报,请各位代表审议。 自2011年以来的四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紧密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建立,实施了一系列创新项目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多次做出重要论述。2015年1月,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规划。加强智库建设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统筹整合现有智库优质资源,重点建设50至100个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意见》还要求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科协、中央重点新闻媒体、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军队系统重点教学科研单位及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中央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不仅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社会科学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四年里,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及其会员单位,在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全体会员单位的积极支持下,不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认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风导向,积极开展学术活动,紧密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建立,围绕高端新型智库的建设,在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手段创新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在不断推进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自身建设,创建一流社团 自2011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严格遵守国家民政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规定,加强自身建设,调动会员单位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做好学会的各项工作,使学会真正成为连接会员单位的桥梁和纽带,成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协助、共同提高的交流平台,促进图书情报事业的健康发展。 过去四年来,学会充分发挥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作用,坚持每年召开两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学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落实,学会工作的计划性和规范性得到了加强。 过去四年来,学会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举办学术活动的规定》、《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档案管理制度》、《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印章管理制度》、《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学会的规范化管理得到了民政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高度认可,在2011年民政部组织的社团评估活动中被评为3A级社团。 在此应当特别指出的是,作为主管单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始终高度重视社团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多次参加我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并就学会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2014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了社团负责人培训班,对进一步办好中国社科院主管的全国性社团提出了明确要求。院领导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将进一步加大对社团活动的支持。从2015年开始,将以会议资助的形式加大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力度,为社团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二、倡导正确学风,积极发挥学会的引领作用 在过去四年里,学会召开了两次学术年会,一次学术研讨会,开展了三次学术征文。这些活动的举办,推进了会员单位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挥了学会在倡导正确学风方面的引领作用。 首先是充分发挥常务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作用,认真制定每次学术年会的主题和征文指南,引导会员单位围绕图书情报界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其次是强调学术规范和学风意识,在论文评选过程中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对征集到的论文严格把关。所有论文由学会学报《情报资料工作》编辑部进行重复率检测,对重复率高的论文退给作者进行修改,对拒绝修改或修改后重复率仍然比较高的论文坚决不予录用。通过对获奖论文的讲评,进行学术规范教育辅导。四年来,学术征文的数量不断增加,论文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推动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学会的生命在于活动。举办高质量的学术活动是保持学会健康发展的关键。 2012年9月,在安徽合肥举办了主题为“知识、服务、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背景下社科情报事业及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学术年会。 2013年11月,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知识、服务、创新——创新驱动环境下的图书情报工作”的学术年会。 2014年12月,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再次合作,在北京举办了“大数据与知识定制”学术研讨会。 2014年4月,学会与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共同启动了2014年学术年会筹备工作,虽然由于特殊原因,年会没有按时召开,但顺利完成了学术征文工作并对论文进行了评奖。 在上述三次学术会议上,14位专家作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就图书情报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了交流,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配合学术年会开展的学术征文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会员单位的欢迎。特别是从2012年以后,每年征集到的学术论文都达到100篇以上,2011年是80多篇,2012年一下子上升到140篇,2013年116篇,2014年是119篇。从征集的论文数量可以看出,会员单位提交的论文数量越来越多,参加论文写作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充分显示了学会在推进会员单位学术研究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也充分显示了学会在繁荣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与实际研究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四、会议文集的质量逐步提高,社会影响逐步显现 过去四年来,学会克服经费紧张的困难,继续坚持把每次学术年会的征文结集出版,陆续出版了《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的新视野》(第4、5、6、7辑),四辑总字数达279.7万字,收录论文348篇。2013年由中国书籍出版社重新出版了第1辑,52万字,57篇论文。目前,该文集第8辑已经进入编辑加工阶段,收入了本次年会的108篇论文,将于今年底前正式出版。 实践证明,会议文集已经成为学会学术活动和会员机构研究成果的展示窗口,受到了广大会员机构的欢迎,在2011年举办的社团评估中,也得到了民政部评审专家的充分肯定。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系列文集已经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断有读者向秘书处询问是否还能提供前几辑的文集。 过去四年来,在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主持下,学会学报《情报资料工作》的编辑出版质量继续保持平稳上升的势头。刊物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评选的各种核心期刊、来源期刊,已经确立了本学科领域的名刊地位。 除了上述以学会名义开展的几项活动以外,党校、军队院校、社会科学院、高校、新闻机构等各个系统也在牵头单位的组织下,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 综上所述,过去四年来,学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广大会员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取得的。过去四年来,中央党校图书馆、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机构为学会年会、常务理事会的举办提供了大力支持。周庆山副理事长还主动组织北大信息管理系的老师和学生,完成了学会网站的设计工作。各会员单位的十多位专家贡献他们的才智为学会作学术报告。各个会员单位积极组织本单位的同志参加学术征文活动。正是在大家的积极支持下,保证了每次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学会整体工作的不断推进。在此,谨代表第七届理事会全体同仁,向那些为学会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的机构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学会工作成绩的取得,是与黄长著理事长的努力和奉献分不开的。在此,我也代表学会理事会全体成员向黄长著理事长为学会的创建和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衷心希望他继续关心、支持、参加学会的工作。 总之,过去四年来,在全体会员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发展,同时也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我们相信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将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_中国社科院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_中国社科院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