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路径论文_赵江

探索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路径论文_赵江

(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机关第一幼儿园,广东省 湛江市 524033)

摘要:自理能力个人生活当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幼儿阶段则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期。自理意识、自理行为、自理习惯是构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结合幼儿教育实践,重点探索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路径,以此提高幼儿自主生活能力和独立意识,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教育

正所谓“好习惯受益者终生”,幼儿阶段是正是良好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体现自自主生活意识、自我管理约束能力、行为习惯的养成、独立意识的培养等,生活自理能力能够使幼儿阳光自信,有头脑有主见,不会对他人过度以来。幼儿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性,通过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教师正确引导,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基本能力

(一)进餐

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第一步,如果在进餐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用手抓菜,或者拿勺子的姿势不对,要及时给予纠正,还有些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够专心,和周围同伴说话、东张西望,这些都会增加幼儿进餐风险,而且吃饭时四处说话是不文明的行为,教师发现这一问题后,不能一味的大声制止或呵斥,而是要多讲道理,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并自觉去改正。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如幼儿进餐比赛,看谁吃饭不挑食、不浪费、桌面干净等,为表现好的孩子颁发小红花;或者教师在进餐前为幼儿讲蔬菜营养的故事,鼓励幼儿不挑食,营养均衡,这些都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基础要素。

(二)如厕

幼儿入园后,如厕习惯的培养尤其重要,教师要针对男女性别差异,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如厕姿势及方法,不能将幼儿如厕训练完全推给家长。如厕完毕后教师要引导幼儿整理好衣物,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整理技巧。便后要冲水、洗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睡眠

培养幼儿健康的睡眠习惯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一部分,一些幼儿午睡时比较困难,甚至会吵闹或哭泣,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不要强迫幼儿入睡,而是要和孩子一起看书、讲故事、画画等,要让孩子认识到不能打扰别人睡觉。起床后幼儿要掌握简单的被褥整理技能,教师不能因为幼儿可能做不好或者用时过长而全部代劳。

(四)盥洗

掌握基本盥洗能力是幼儿生活自理素质培养的一部分。在幼儿盥洗过程中,教师要讲明水龙头不能开的过大,冲洗洗手液的时候一定要全部冲洗干净。教师要为幼儿讲解正确的洗手步骤,在盥洗区张贴简单、有趣、易懂的洗手及清洁方法,让幼儿更多的掌握盥洗技巧。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多做示范,幼儿掌握盥洗流程后,就要鼓励他们多练习实践,或者幼儿之间相互监督检查,这样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洗理习惯。盥洗完毕后,则要拧紧水龙头,避免浪费水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着装

幼儿自主穿脱衣物也是自理能力的一部分,在幼儿园午睡时间,教师可以集中培养幼儿的穿衣、脱衣技巧。在幼儿入园后,能够自主脱下外套放在衣柜里,午睡起床后,则能够自主穿好衣服、系好扣子、绑鞋带等。教师可以通过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穿脱衣物的技巧,如“穿衣歌”就是教孩子掌握正确的穿衣步骤:“抓好领子伸出头,两手穿过衣服袖,整理下摆真精神,我是穿衣小能手”。一边念儿歌一进行穿衣训练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实践积极性。

二、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结合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这样不但能够丰富幼儿教学方式,而且还能营造更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更好的完成培养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生成性教育,找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时机,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幼儿自由活动完毕后,现场会比较乱,一些玩具、教具、绘本等凌乱分散,这时候,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整理这些绘本和教具,引导幼儿将其放回原位,从而培养幼儿的整理归纳能力,养成随手收拾、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这样每次活动之后,幼儿就会有主动整理意识。

为了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设计强化幼儿的实践能力。例如设计“我是小管家”游戏,引导幼儿将散落在各处的玩具收拾好,并且送回远处,让幼儿记住这些物品的摆放位置。在教师长期的引导关注下,幼儿会形成主动整理、原物归位的好习惯。而且这种好习惯不仅仅局限于收拾玩具和文具,也会对幼儿的生活形成良性影响,如整理自己的衣物、书包、抽屉等。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区域或者幼儿园功能区张贴引导性图标,如在图书角贴上卡通书籍的图标,在建构区贴上小房子的图标,这样幼儿就能准确记住哪些物品应该摆放在哪个位置,从而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家园合作,形成培养合力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不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家园合作能够避免出现孩子在幼儿园“什么都会”,在家却“什么都不做”的现象,提高生活自理教育的一致性,避免出现教育效果“两层皮”,内外不一。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途径与家长进行交流,为家长推荐一些家庭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小窍门、好方法,共同营造家园互动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结语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步,教师要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渗透与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认知和行为,以启发、引导、激励的形式鼓励幼儿多锻炼、多实践,真正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白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5(21)

[2]杨照辉.家园同步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探析[J].中国培训.2016(04)

[3]金花.浅谈对幼儿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5(06)

作者简介:赵江(1970.06-),女,广东省湛江市人,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幼儿园一级教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论文作者:赵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探索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路径论文_赵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