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粮食码头工程职业病危害调查及建议论文_余华志

某粮食码头工程职业病危害调查及建议论文_余华志

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通过现场调查,识别、评估某粮食码头工程作业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现有工程技术防护措施及个体防护措施,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发现目前运行中于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建议,以期为劳动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避免职业病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粮食码头;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及建议

前言:职业卫生是我国社会卫生的重要部分,通过识别、评估、控制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为劳动者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确保其身体健康。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中存在的不足,并建议企业进行相应的完善,最终达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目的。

一、装卸工艺

该项目生产工艺根据主要由卸船工艺、卸船装车工艺:

(1)卸船工艺

船→多用途门机→接料斗→码头皮带机→疏港皮带机→计量塔

船舶停靠后,门机工驾驶门机,通过门机上的料斗抓取粮食,然后卸料到码头皮带机的接料斗中。物料通过皮带机输送到计量塔储存。门机工负责门机的驾驶,皮带巡检工负责皮带设备的巡视检查工作。

(2)卸船装车工艺

船→多用途门机→钢漏斗→货运车

船舶停靠后,门机工驾驶门机,通过门机上的料斗抓取粮食,卸料到码头上的钢漏斗中,货运司机驾驶货车停至漏斗下方,发货工控制漏斗下方的阀门进行放料,放料结束后关闭阀门完成装车工序。整个工艺过程中门机工负责门机的驾驶,发货工负责漏斗的控制工作,货运司机负责货车的驾驶工作。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通过对该项目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资料分析,确认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谷物粉尘、噪声。

三、已采取防护措施

1.防尘措施

1)项目采取较为先进的自动化工艺,通过皮带机进行物料的输送。减少作业工人与物料的接触时间。

2)门机驾驶室密闭良好,避免了门机工和外界粉尘的接触。

3)输送皮带采取较为先进的气垫皮带机,皮带机采取密闭化作业,有效防止了物料输送过程中的粉尘逸散。

4)皮带转接处设置为密闭罩形式,并配套有布袋除尘器,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回落到输送皮带上和物料一起输送。

5)皮带机上无法进行密封处理的重力张紧装置,设置有皮帘,将粉尘与巡检岗位隔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防噪声措施

1)门机驾驶室门窗均为降噪门窗。

2)皮带机采用较为先进的气垫皮带机,并设有相应的消音器,有效降低了设备的固有噪声强度。

3.个体防护用品

项目为发货工、巡检工配备有防尘口罩(3M9003V(KN90),XBS随弃式面罩(KN90),3M9031防护口罩(KN90))耳塞(3M1100子弹型耳塞)。

四、现场检测情况

通过对现场各岗位和作业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发现各岗位接触谷物粉尘8h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1];各岗位接触噪声每周40h等效声级dB(A)强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2],定点检测结果中发货工操作位噪声强度达到107.6 dB(A)皮带风机噪声强度达到91.0 dB(A)。

五、噪声高分贝原因分析

发货工噪声原因分析:①发货工露天作业,在物料装卸作业过程中,货轮、门机、货车等设备设施均产生较强噪声;②发货工完成物料装车后,通过敲响信号钟通知货车司机,货车司机听到信号钟声音后驶离装卸区。信号钟为了起到通讯作用,声音强度较强。导致发货工短时间接触较强噪声。最高达107.6dB。

六、整改建议

(1)项目发货工噪声接触强度较高,建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优化岗位作业方式。建议在装车钢漏斗出料口增加自动阀门,以减少该工种在现场的作业时间。同时,建议取消信号钟的设置,改为信号灯或其他信号传输方式,以减少信号钟敲响时的高强度噪音。

(2)本项目发货工、皮带巡检工噪声检测结果合格,但以上工种在皮带风机和发货操作位接触的定点噪声强度较高。项目应该为皮带巡检工配备耳塞,为发货工配备耳塞+耳罩。并确保以上其在上述噪声作业点工作时正确配备个体防护用品。

七、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良的作业环境可能对劳动者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职业卫生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企业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参与者,也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者,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承担主体责任,应密切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推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1.

作者简介:

余华志,男,主要从事职业卫生评价工作。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通讯作者:

周腾龙,男,工程师,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有限公司。E-mail:TenglongZhou@126.com

论文作者:余华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某粮食码头工程职业病危害调查及建议论文_余华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