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与新中国体育事业_体育论文

贺龙与新中国体育事业_体育论文

贺龙与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中国论文,体育事业论文,贺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贺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贺龙诞辰百年之际,回顾体育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更加缅怀这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共和国体育元勋。

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是全民的事业,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工具,这是贺龙的一贯主张。1954年,他在工作报告中对学校、工矿、机关、农村分别提出了推行劳卫制、早操、劳动前后操、工间操、开展民间体育等要求。这是从当时不同的具体情况出发的,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了全面落实体育为大众的方针,贺龙首先抓了体育宣传工作。他认为,要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和热爱,就要大张旗鼓地向全国人民宣传体育运动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对于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此,在贺龙和其他体委领导的努力下,经过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新中国第一份专业体育报纸——《体育报》,于1958年9月1日正式创刊。

体育教育工作,也是贺龙上任后主抓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他的亲自领导下,1953年11月1日, 新中国第一所体育学校——中央体育学院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诞生。贺龙从体育学院的基本建设、办校方针、学制安排、课程设置到学生生活等都很关心,多次询问情况。他说:“中央体育学院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体育专业人才,要出运动健将”,“体育院校,一种是长期的,培养师资;一种办短期轮训班,包括训练干部、教练员、运动员。”在贺龙的倡导下,包括中央体育学院在内,至1954年,全国各地先后建起了中南、西南、西北、华东和东北6所体育学院, 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育教育体系。

贺龙长期带兵,深知一支军队要有坚强的战斗力,就必须有过硬的军事技术、顽强的战斗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因此,在体委各运动队组建起来之后,贺龙借鉴军队的管理方法,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精心培育。他曾把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的“三从”(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加上“大运动量训练”,归纳为“三从一大”原则,并运用到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中去。后来,刘澜涛在中国女排取得一系列胜利后,曾说过这样的话:“中国女排的胜利,是军事与体育相结合的模范。”这句话道出了贺龙于新中国体育事业开创之初,在体育训练方法上的巨大贡献。

为了鼓励运动员和教练员不断提高运动技术和理论水平,贺龙还提议并具体指导国家体委制定、实施了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技术等级制度。在他的领导下,包括体委、各体育院校等纷纷建立了研究机构,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从事体育各个学科研究的网络,为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打下了基础。在贺龙就任国家体委主任的14年中,全国共涌现出等级运动员1000万人以上,其中运动健将3392人,在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上,打破世界纪录145次,获得13项世界冠军。 从这凝聚着全国体育工作者汗水的累累硕果中,可以窥见贺龙在新中国体育事业上所做的开拓性工作。

足球、排球、篮球这三大球是现代体育中最有魅力的竞技项目。为了提高水平,贺龙与体育系统科研机构的有关人员多次研究,并在具体技术上提出了一个博采众长、又不照抄照搬,即根据中国运动员的特点,走自己路的原则。尤其是对于运动员参与国际比赛时的心理因素,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曾对几位国家体委的领导同志宣布:“三大球上不去,我死不瞑目!”这句话,震动了体委的领导同志,震动了中国体育界,也震动了全国人民。不幸的是,贺龙同志这番充满激情的话语,竟成了他对我国体育事业的最后遗言。他是带着一种未能实现宏愿的遗憾离开我们的。

斯人已逝,功垂千古。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中国体育战线不断捷报频传,我们更加怀念贺龙同志。他对发展体育事业的独到见解和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杰出的组织才能以及重视人才、任人唯贤、不遗余力地为新中国体育艰辛创业、奋战不息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标签:;  

贺龙与新中国体育事业_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