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计算机审计_地理论文

利用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计算机审计_地理论文

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开展计算机审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计算机论文,数据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在三北防护林、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资源调查、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审计调查项目中,经常涉及大区域、大面积的核查工作。面对检查对象区域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和缺乏操作性的特点,难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来分析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现场逐一核查,耗时耗力,难度较大,采用传统抽查方法,不能有效把握项目总体情况,因此如何从审计方法上取得突破,有效利用被审计对象的地理特性(地理分布、面积、属性等)进行地理空间分析,提高审计的科学性、准确性显得极为重要。

常见的地理空间数据

GPS坐标数据:用以描述地理空间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形状的具体GPS坐标点或集合。

地理图层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矢量数据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x,y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的数据。地理实体包括点状实体、线状实体和面状实体;栅格数据是二维表面上规则矩形单元某种地理属性量化值的阵列,包括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影像数据等。

数字高程数据:是定义在平面x.y域(或理想椭球体表面)按照一定的格网间隔采集地面高程而建立的规则格网高程数据。

空间数据计算机审计的步骤

1.数据采集及下载。

从各种地理信息系统或业务管理系统提取或下载与审计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如GPS数据、图层数据等,以及描述地理实体的属性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河流名称、道路宽度和质量等。

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数据组织方式,目前空间数据交换格式主要有ESRI的E00格式(*.e00)、Mapinfo的mif格式(*.mif)、AutoCAD的dxf格式(*.dxf)、MGE的ASCII Loader(*.txt)、地球数据标准格式(*.vct)、ESRI的shape格式(*.shp)等。

2.数据格式转换。

数据格式转换是将空间数据从一种表示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示形式的过程。这里的数据格式转换主要指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如AutoCAD的dxf转换成Mapinfo的mif格式,ArgGIS的coverrage格式、EOO、shp之间的转换。还有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如矢量转栅格即矢量数据制作位图,栅格转矢量,如位图(bmp、tiff)转换成矢量图。

数据格式转换将不同格式的地理空间数据转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格式,如shape格式,目的是为了使用一种统一的数据格式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处理。

3.坐标转换。

多图层数据需要统一数据标准和坐标系,主要通过地理坐标与投影坐标的转换,以及投影坐标相互间的转换来实现。

空间数据的坐标主要分两种,一种为大地坐标,即日常所说的经纬度坐标,单位为度,如(108.25,34.22);一种为投影坐标,一般常用的是高斯平面坐标,单位一般为米,如(235642.11,3654215.3)。

地理投影坐标转换:主要实现上面所说的地面上同一点的大地坐标与高斯平面坐标的互相转换,如有的数据采用大地坐标,有的数据采用高斯平面坐标,为了实现不同坐标的数据叠加,需要将其统一为一种坐标,就需要采用这种方法。

投影坐标相互间转换:日常使用的数据多数为高斯平面坐标,但由于不同年代的数据其采用的坐标系不一致.如有的采用北京1954坐标系,有的采用西安1980坐标系,为了实现不同坐标系下的数据叠加,也需要将其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就需要采用这种方法。

4.审计分析。

常见的地理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功能包括拓扑查询、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包含分析、地形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等,具体到地理空间数据的审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面积计算与核查、区域条件筛选、区域叠加分析、表面积计算与核查、影像数据与矢量数据的叠加分析等,分析结果通常可以以表格或图形方式输出。

空间数据计算机审计的方法

利用空间数据开展计算机审计,既可以利用通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地理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也可以借助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有针对性的《地理信息辅助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分析。

面积核查、区域面积计算。主要依据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面积计算,并与原面积进行比较,实现对林业、农业、牧业、国土部门的标示区域面积的核查工作。

区域条件筛选。依据被审计单位的地理空间数据,设定一定的条件筛选部分区域或数据群,进行重点核查。例如:依据“某市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设定筛选条件(地类编码Dlbm的第1位为“2”,筛选语句:DlbmLike‘2%’),将从其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筛选形成“某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图”,以便审计中与某市农用地规划图或实际区域进行比较、核实。

区域重复、叠加分析(单层、多层)。单层重叠区域核查,实现对被审计单位同图层地理空间数据中重叠区域的检测,并且计算出重叠面积。多层区域叠加核查,实现对不同图层地理空间数据中重叠区域核查,并且计算出重叠区域面积。

区域表面积计算。为了实现区域面积计算更加符合实际地形情况,将区域的DEM高程数据与区域进行叠加计算,求出更加精确的表面积数据,供审计人员参考。区域表面积计算一般用于核实山地、丘陵或森林面积,也可使用坡度系数近似计算坡度面积(坡度面积=投影面积×坡度系数)。

影像与专业矢量数据叠加,进行对比分析。

审计中的应用

(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专项资金审计

某县退耕还林地2017块,总面积69万亩,退牧还草围栏地663块,总面积438万亩。由于调查区域面积大,调查项目种植品种相近,运用如抽查、详查、现场观察等普通审计方法和手段无法得出正确判断,现场勘察无法查实问题,难以实现审计目标。获取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可以方便快捷地确定重复区域。

1.获取整理数据。在取得2003年至2006年退牧还草围栏工程示意图和GPS坐标点数据的同时,取得退耕还林GPS坐标点数据(含GPS坐标点及面积),进行整理,形成初始坐标表。

2.利用《地理信息辅助审计软件》进行叠加分析,确定重复区域和重复面积。

3.计算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重复区域面积和多享受的中央补贴金额。

审计组抽取部分重复地块利用GPS定位仪进行现场勘测复核,并与被审计单位核对确定,如某县退耕还林与退牧还草围栏重复地块302块,面积11.57万亩,重复地块获得中央投资1924万元,其中多获得补助421万元。

(二)土地资源专项资金审计调查

2009年,在某市土地资源专项资金审计调查项目中,利用某市农用地规划图及某市建设用地现状图数据,通过对两个图层的叠加分析,重点检查农用地占用及保护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违规审批、违规占用农用地搞建设项目。

1.向国土资源部门获取某市农用地规划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

2.依据某市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设定筛选条件(地类编码Dlbm的第1位为“2”,筛选语句:Dlbm Like‘2%’),筛选形成某市建设用地现状图。

3.通过对某市农用地规划图和某市建设用地现状图进行多层叠加分析,将建设用地落在农用地规划图内的地块筛选出来,形成某市建设用地同农用地规划重叠区域图,并计算重叠面积,统计重叠区域及数量。

4.选取部分地块进行实地抽查核实。

根据筛选情况,我们选取了地块面积较大的部分地块进行实地核实,发现存在违规审批用地等严重违规问题。如叠加分析发现其中一块建设用地(图斑号为944)为某公司开发的双渠口安置小区项目,占用图斑号为5的规划农用地265.353亩,经核查,发现其存在土地使用权虚假招拍挂、用返还的安置房及征地拆迁费抵顶土地出让金、违规建设国务院明令禁止的别墅等问题。

通过在审计项目实施中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开展计算机审计,便于审计人员迅速掌握项目总体情况,把握总体,驾驭全局;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图形分析,快速确定审计重点,定位疑点区域,结合GPS定位仪实地勘测,迅速核实问题线索,实施“精确打击”。

标签:;  ;  ;  ;  ;  ;  

利用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计算机审计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