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建筑地下室抗浮锚杆设计论文_楼增辉

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4

摘要:抗浮设计是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单层地下室已经是高层建筑的标准配置,多层地下室也愈发常见,埋深越大,水浮力越大,抗浮设计难度越大。抗浮锚杆作为一种抗浮措施,就近抵抗水浮力,避免底板地梁等其他构件内力配筋增大,有其独特的优点。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抗浮锚杆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抗浮锚杆

1、适用规范: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 – 2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对于锚杆估算,可以参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岩土分类比较细致,参数比较齐全,也可以参照《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估算锚杆抗拔力。

2、水浮力分项系数:

各规范对水浮力分项系数的规定不尽相同,详见下表:

一般认为抗浮水位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所以建筑工程建议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水浮力按永久荷载考虑,水浮力分项系数γw取1.2。作用在底板上的净反力可按下式计算:qd=γwqwk - qk,其中qwk为水浮力标准值,qk为底板及其上覆土自重标准值之和。

3、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的选取:

抗浮设计水位的选取是首要问题,直接关系后续设计。抗浮设计水位一般由岩土勘察专业提供,结构设计师取用前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深思熟虑,如觉得不合理,必须及时反馈各方,共同商讨确定后再实施后续设计工作。

(1)当有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时,场地抗浮设防水位可采用实测最高水位;无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或资料缺乏时,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稳定水位并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2)场地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应实测承压水水位并考虑其对抗浮设防水位的影响。

(3)只考虑施工期间的抗浮设防时,抗浮设防水位可按一个水文年的最高水位确定。

4、单根锚杆的设计计算:

(1)地勘资料

(2)整体抗浮验算:

抗浮水位取室外地坪下0.5m,地下室防水板底标高-8.50m

经计算,总自重G=45 kN/m²<1.05*10*(8.50-0.50)=84 kN/m²

锚杆需提供抗浮力标准值=84-45=39 kN/m²

抗浮锚杆的布置方式有:集中点状布置、集中线状布置和面状均匀布置,本工程采用面状均匀布置,每个柱跨内布置20根锚杆:

单根锚杆抗拔力标准值Nak=39*8.1*8.1/20=127.9kN

单根锚杆抗拔力设计值Nt=1.3*Nak=166.3kN

5、锚杆杆体截面计算:

(1) 根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第7.4.1条

As1 = Kt * Nt / fyk

= 1.6*166.3*103/400 = 665 mm2

(2)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8.2.2条

As2 = Kb * Nak / fy

=2.0*127.9*103/360=711 mm2

As=Max{ As1,As2}=711 mm2,锚杆杆体选用318(实配763 mm2)。

6、锚固段长度计算:

(1) 根据《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第7.5.1条

La > K * Nt /(πD fmgψ)

=2.0*166.3/(3.14*0.15*90*1.3)=6.04m

La > K * Nt /(nπdξ fmsψ)

=2.0*166.3/(2*3.14*0.018*0.7*2000*1.3)=1.62m

(2)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8.2.3条,锚杆锚固体与土层间的长度:

La > K * Nak /(π•D •frbk)

=2.4*127.9/(3.14•0.15•120)=5.43m

5.3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8.2.4条,锚杆锚固体与砂浆间的长度:

La > K * Nak /(n•π•d •fb)

=2.4*127.9/(2*3.14*0.018*2.4*103)=1.13m

La取以上较大值,La=5.57,锚杆设计长度取整为5.6m。

7、锚杆裂缝计算

锚杆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裂缝宽度,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第7.1.2条:

其中,αcr=2.7,Es=2.0*105 MPa,cs=25mm

计算得:ρte=0.0243,σs=167.63N/mm2,deq=18mm,ψ=0.779

ωmax=2.7*0.779* *(1.9*25+0.08*

=0.188mm < 0.20mm,裂缝宽度满足规范要求。

8、结语

(1)抗浮水位的选取是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抗浮设计的首要问题,也是结构设计安全经济的前提,必须格外重视。

(2)结合各规范的规定,建筑工程中水浮力按永久荷载考虑,水浮力分项系数γw取1.2。锚杆拉力设计值一般可取标准值的1.3倍。

(3)抗浮锚杆布置灵活,十分利于工程整体抗浮设计时协调变形。且锚杆对水浮力就近消化,传力清晰,有效减小底板地梁等其他构件的设计工作量。

参考文献:

[1] GB50330-20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 CECS22:2005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3] GB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楼增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某高层建筑地下室抗浮锚杆设计论文_楼增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