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价值探析
脑梗死属于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以老年患者最为常见,且具有病死率高的特点,且有研究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患者会出现偏瘫。具体而言,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堵塞,从而造成了神经组织坏死,并引起了神经功能缺损的有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68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患者的病情疗效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68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区间在50-81岁之间,平均年龄则为(63.6±3.5)岁。从病程上看,患者病程在1-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5±1.4)年。在入院后对患者登记的一般资料进行详细记录,以便查阅和全面病情分析,组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实验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进行病情控制,随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如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减少不良事件导致的护患纠纷;观察组则采用康复护理训练,即结合患者的病情开展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开展按摩,指导其创伤的被动联系,如活动关节、肢体屈伸内旋等,每次锻炼时间在20min,可以在患者肌力增加后开展自主主动训练,包括更衣、洗漱等。此外,在日常护理中,患者如果有吞咽障碍可以进行饮食上的指导,减少患者出现误吸问题,并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分析。采用运动功能FMA积分法进行疗效分析,涉及到关节活动、平衡等。随后,则是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做出评估。
1.4统计方法
对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针对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生活质量采用计量统计,在不良反应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护理前两组差异不大,分别为(59.6±4.5)分和(58.9±4.7)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评分为(92.5±3.3)分,对照组为(78.3±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观察组患者各项结果评分优于对照组,即观察组护理后为(74.1±4.6)分,对照组则为(52.9±5.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结果对比分析(x±s,分)
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了患者在护理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其结果中,观察组的发生率为5.9%(2/34),对照组则为14.7%(5/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从护理措施上看,可以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预防性护理以及康复性护理等多个角度去完成病情改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协助家属做好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管理。例如,在患者开展康复护理中,包括了语言锻炼、自理能力的开展以及面瘫问题改善,其中安全性则是在功能训练的过程中有家属的看护,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此外,患者要按照医嘱用药,并有护理人员给予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并由此建立治疗信心。
在护理理念的改善、优化下,康复护理得到了更多力度的推广,护理人员能够应用专业知识为脑梗死,特别是肢体偏瘫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支持。患者意外情况少,且在情绪上更为乐观、积极,能够达到科学、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此外,结合本次调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肢体功能改善结果均更优,也就是说康复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了效用,有助于提升护理疗效,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采用康复训练护理措施有助于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的病情改善,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其康复效果显而易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馨鑫.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3):175-177.
[2]赵红梅. 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9,31(20):143-145.
[3]杜培侠.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8):170-171.
论文作者:崔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脑梗死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情论文; 《护理前沿》2020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