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施工的效率。现场施工管理是针对现场施工采取的有效管理措施,能够监控施工项目等各方面有条不紊的开展,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加强建筑施工的工程进度,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土石方施工中的技术
在土石方施工中,主要的技术是对基坑开挖土方的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对土石方的排水系统进行有效的检查。使土石方工程的开挖土方和设计方案保持一致,基坑开挖之后,要严格的控制开挖面的暴晒时间,同时加强土石方施工的现场管理,使得暴晒时间能够满足工程的需求,并按照施工方案,对底部进行铺设垫层。
1.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是现代建筑结构的筋骨,对于钢筋的选材必须十分的重视,并且对钢筋进入施工现场的质量把关也要严格,需要检验相应材料的生产合格证书,待以见证取样的把关制度进行进场质量控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材料再次进行力学试验鉴定,力学特性不合格的钢筋加工制品一律不予使用。对钢筋的绑扎、焊接、搭接、布设要及时地针对其规格复核检查,必须按照设计规定的施工图纸要求对钢筋搭接的锚固长度进行校核,并做好相应的质量检查记录备案。
1.3混凝土技术
现场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应主要通过对其现场配合比的严格控制要求进行管理,必须经过试验室多次的配合比试验,合格后方可应用施工。施工现场拌和站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合理把握,合理调整,对于外加剂的添加也要严格控制使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振动器需垂直,直上直下,而且操作振动器时要使振动器快插慢拔,插点分布要均匀,一般为振动棒半径的8~10倍,切忌勿漏点插,上下要抽动,保持振动器运动中要层层搭扣。振动过程要尽量避免混凝土下沉,冒气泡,泛浆,表面要平坦,密实,质量要达到最好,振动时不得碰触模板。需要对大体积的混凝土构件的浇筑考虑留置施工预留缝,以防止混凝土构件成型后的变形力对混凝土构件的破坏。
1.4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一定要利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水材料,将防水施工技术应用其中,以便减少漏水情况出现。对于容易漏水的地点,应着重防护,尤其是房屋拐角位置为漏水多发区,应作为防水重点。对于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应根据实际设计对防水卷材进行分层铺贴搭设,如有需要可以在已经铺贴好的防水卷材的上层,加铺一层附加卷构成加厚处理防水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建筑上部框架的梁、板、柱施工常见技术
建筑上部框架的梁、板、柱施工常见技术主要对于拼装现浇混凝土构件的模板需在之前对模板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变形和受损严重的材料禁止使用;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彻底清理拼装模板内部,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混凝土构件浇筑完成后对建筑结构的梁、板、柱定位轴线及标高进行复查;构件混凝土达到成型强度和规定的拆模时间后才能进行拆模,一般拆模工作要按照“先侧模,后底模”的原则,拆模过程要注意不得损伤混凝土成型构件的棱角,保证完整度。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2.1制定合理的现场施工组织计划
现场施工组织计划是否合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施工现场管理依据。因此,在工程正式开始以前,设计人员一定要做好施工现场调研工作,联系实际调研结果,根据招投标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施工图纸,并进行地质勘测,最终完成现场施工组织计划编制,只有联系实际的计划书才能在实际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同时,在计划书编制过程中,应涵盖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基本情况介绍、各个环节施工计划、施工周计划、施工月计划以及施工进度等,并指出施工重点。
2.2完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监管机制能够保障工程施工的有序性,对工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使施工的进度和施工技术做到有效的管理,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制度和施工方案,使工程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有效的开展,确保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效性,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由于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对涉及的建筑工序较多,必须对管理工作引起重视,进行有效的监管,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激励机制能够有效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负责的员工进行奖励,使其能够认真工作配合管理和监督,提高工程的质量。
2.3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应将“以人为本”原则放在首位,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联系实际情况为施工人员讲解不重视安全的危害,在培训中为其播放相似工程中施工人员不遵守安全规定,违反管理所造成损失的纪录片或影视资料,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让施工人员了解到不遵守规定的危害,也可以增强他们对管理工作的理解。同时,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还可以选拔优秀施工人员为小组长,不仅可以展现施工人员的领导能力,还可以让其他施工人员更加信服领导,并对所有施工人员都要进行岗前考核,只有考试通过的人员才能进入工作岗位。
2.4确保施工监督机制规范化
建筑施工施工时间较长、工程较为复杂、对于技术要求较高,要保证施工正常就要施工管理工作,这就离不开施工监督机制的建立。如在责任监管机制中,一定要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保证所有施工环节都有专人参与。如果现场施工监督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为保证建筑质量,降低各种资源消耗,应在建立监督机制的同时注重机制规范化的融入,并将监督与管理联系在一起,以便彻底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是做好施工建设的技术手段,而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能够合理有效的安排施工方案,对施工工程进行监督,两者都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完善和引进工程施工技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水平,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张利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6):104.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其优化策略探索[J].曾理.住宅与房地产.2017(21)
论文作者:刘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现场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振动器论文; 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