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广西 桂林 541001
【摘要】目的 探讨评判性思维在心理干预调控老年纤支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方法体会。方法 收集我科2013年10月~2014年3月行纤支镜检查的60例老年患者,在术前应用评判性思维对其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对老年患者纤支镜术前心理反应进行评判性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减少对纤支镜检查的恐惧心理,能积极配合纤支镜检查。结论 由于老年患者对纤支镜检查认识不足及心存恐惧,而在评判性思维指导下采取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稳定患者情绪,提高对纤支镜检查的耐受性并积极面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评判性思维;心理干预;纤支镜检查;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 R0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278-02
纤维支气管镜(fiberbronchoscopy,FFB,简称纤支镜)是利用由几万根透光度很高的玻璃或丙烯树脂拉成很细的纤维所组成的导光束,来诊断支气管疾病的一种仪器。FFB检查可直接对气管、支气管病变进行刷检和活检,以获取细胞学、细菌学及病理组织学等方面的诊断,创伤小,安全方便,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但也会产生相应并发症并呈增多趋势[1]。不少老年患者对FFB检查认识不足,加上该项检查是一侵入性操作,导致不少患者心存恐惧,在检查前产生较强的心理应激反应,检查过程中因紧张、焦虑或恐惧等导致检查难以完成,影响对疾病的诊治。自2013年10月~2014年3月,笔者收集了我科60例行FFB检查的老年患者,评判性分析其术前对FFB检查的心理反应,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减轻了患者的心里恐惧并配合FFB检查,现论述如下以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借鉴。
1.“评判性思维”的概述
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应用于临床护理老年FFB检查患者的心理干预,要求针对
患者对FFB检查的恐惧心理进行自我调控性的判断、反思、推理其原因,在推理分析其正确与否的情况下予以取舍,从而作出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发挥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对护理决策能力的正性影响[2]。因此,评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正确反思并作出选择的思维判断方法,可以找出老年FFB患者是因直接还是间接经验或者二者兼有而出现负性心理,为正确制定心理干预措施奠定基础。
2.资料与方法
本组60例病例均为我科2013年10月~2014年3月住院的老年患者,男39例,女21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9.8岁。其中支气管扩张12例,肺脓肿4例,肺癌28例,气管异物3例,肺不张13例。以上病例均需行FFB检查,通过在术前应用评判性思维对其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3.护理
3.1 检查前护理
3.1.1 常规心理护理 纤支镜已成为呼吸内科常用检查,必须麻醉后将纤支镜插入气管和支气管,所以当患者需要行纤支镜检查时,常会因个人直接或间接经验或二者兼之而出现负性心理,例如焦虑、紧张、恐惧、悲伤等[3]。此外,通过自我调控性反思可知,许多患者常对FFB检查安全性有顾虑,多不愿意接受此项检查,尤其一些高龄患者担心行FFB检查时身体难以耐受该项检查或者担心会出现并发症。行该项检查时FFB会刺激声门与声门以下气管黏膜,引起咳嗽、气憋等不适感,部分患者出现类似濒死感。当患者因直接或者间接经验获得这些感受,对FFB检查心存恐惧,不配合甚至拒绝检查[4]。此外,许多患者亲属担心患者病情严重,行FFB检查有可能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病情。家属的不支持更容易让患者加重心理负担。评判性思维要求护士应当看到患者及家属存在这些担忧的客观存在及其合理性,在反思推理中深刻认识到这些不良心理的危害性,有必要加强FFB检查知识的宣教,总结如下:①应当重视护患沟通,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个人情况和出现负性心理的因素,从而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顺利渡过检查,取得预期检查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情感、信息支持的同时,根据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采用不同的心理技术和交流方式,调控患者负性心理,稳定情绪反应,力求让患者配合FFB检查。向患者介绍以前成功行FFB检查的病例及术后情况,如有可能让成功病例与患者交流分享心得体会,能极大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稳定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5]。③开展术前宣教,因材施教。护士要向患者简单介绍FFB检查流程,目前的技术水准及FFB检查引起的不适和并发症,针对这些不适和并发症的应对措施。尤其应当介绍行FFB检查对疾病诊治的必要性,未行该项检查的潜在风险和后果,力求增加患者信心,配合检查。通过积极有效的宣教,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进一步进行深吸气训练,利于术中有效麻醉及FFB顺利通过声门,减少对管壁黏膜的刺激。术中应当尽量缩短操作时间,保证检查质量。
3.1.2 常规准备:术前患者应当常规行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检查,术前一天晚上进普食,术前禁食6h,禁水4h,以防术中呕吐引起窒息。为减少患者气管分泌物,降低迷走神经反射,应于术前15~20min肌注阿托品0.5mg,利于FFB的顺利操作。术前应特别注意,若患者有义齿应取出,而老年患者前往FFB检查室行检查时护士应陪同。
3.1.3 麻醉护理 以1%盐酸丁卡因液喷鼻、咽部行表面麻醉,静脉注射芬太尼针0.1mg,检查麻醉效果,注意麻醉副反应及观察生命体征。
3.2 检查中护理 患者检查的舒适体位为安置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一软枕,高度15~25cm,头后仰,解开衣领,双下肢屈曲[6];常规鼻导管吸氧3~5L/min;备止血药,选用盐酸肾上腺素1mg加生理盐水至10ml备用;术前有出血者建立静脉通道,以便静脉用药,同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告知患者FFB进入声门时会有恶心、咳嗽、憋闷感觉,属正常反应,嘱咐患者精神放松,听从医生指导,作深呼吸。护士以亲切的语言予以安慰,配合正确者加以鼓励,耐心帮助患者纠正不正确的体位。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问题,护士不能流露出异常表情,以免增加患者疑虑。术中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检查,并做对症处理。
3.3检查后护理 FFB检查完毕后,护士应当反思是否需要向患者询问有无不适症状,要求患者在休息床上平卧观察10~30min。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护士送患者回病房和家属讲清术后可能发生的不适,如某些患者感到咽喉部疼痛不适,有异物感,痰液中有少量带血丝,告诉患者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用力咳嗽。向患者讲述出现这些原因是进镜过程中,喉部的黏膜磨擦受损及咽后壁局麻引起的,让患者禁食,禁水2h后可试饮水,如无呛咳然后进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等,仍有咳血者进温凉软食[7]。
4.结果
实施评判性思维指导下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60例老年患者接受FFB检查,全部安全顺利完成了检查。因此,通过对老年患者FFB术前心理反应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减少患者对FFB检查的恐惧心理,能使其积极配合FFB检查,疗效十分显著。
5.讨论
由于FFB检查属侵入性操作,会对行该项检查的患者的咽喉部、气管、支气管形成直接刺激,让患者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8],老年患者更甚。患者配合的好坏是顺利插管并进行检查的关键。如患者不能很好配合,就会严重影响检查的一次成功率或造成检查中止,甚至放弃,给疾病的诊断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只有通过应用分析、推理、判断的评判性思维方法,护士才能根据每一个患者的不同负性心理及其原因作出正确的判断,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心情放松,并让患者知晓术中配合方法,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并通过一些简单体语言,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体贴,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增加了安全感,从而缓解了紧张的情绪,保证了检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大大提高了FFB检查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郑婵如,吴少银,吴燕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广东医学,2007,28(5):844-845.
[2]高静,吴晨曦,杨翔宇,等.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与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4):1-5.
[3]谢秀文,高建蓉.环境干预对稳定纤支镜检查患者情绪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 0,16(5):655-657.
[4]徐靖,郑铨.丙泊酚伍用芬太尼麻醉用于门诊胃镜检查术[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10):567-568.
[5]陈小可,周一平,彭琳,等.床边纤支镜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2):172.
[6]王琴,王丽.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1):910.
[7]施虹.心理干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2):3621-3623.
[8]张洪浩,钟声,甘兵,等.术前心理干预对纤支镜检查患者的应激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 1,13(5):890-891.
论文作者:李红燕,唐艳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1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思维论文; 老年论文; 术前论文; 措施论文; 护士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1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