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中国人民贡献一生——尼雷尔深情悼念邓小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人民论文,他为论文,雷尔论文,深情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逝世在非洲朋友中引起了极大悲痛。作为伟大的外交家,邓小平生前为推动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国赢得了许多“全天候”的好朋友,其中之一便是当代非洲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杰出政治家、坦桑尼亚前总统朱利叶斯·克·尼雷尔。
20日,本报记者通过坦桑尼亚驻南非高专署得到尼雷尔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办公室电话号码后,立即联系采访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尼雷尔的新闻秘书桑加先生告诉记者,尼雷尔此时正在坦桑尼亚北部重镇穆索玛的布蒂亚马山村。那个至今仍很落后的小村是尼雷尔的家乡,尼雷尔每年都要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同乡亲们的关系鱼水般融洽。桑加说,那个小村的电话极难接通,但他在向本报记者对邓小平逝世表示哀悼后,允诺尽力与尼雷尔取得联系。经过一番周折,尼雷尔于21日在他的家乡通过书面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尼雷尔至今对邓小平以“同志”相称。他首先表示,在这一悲痛时刻,他请以江泽民主席为核心的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接受他最沉痛的悼念,“此时此刻,我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多次访问过中国的尼雷尔说,“我曾多次见过邓小平同志,每一次与他见面时,他敏锐的头脑、致力于中国的团结和统一的决心,以及他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所做的种种努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年来,邓小平年事已高,但他也从未放弃这些努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有着一颗年轻的心。中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曾饱受欺凌,邓小平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善中国人民生活贡献了一生。”
尼雷尔在多次访华中曾亲眼目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性变化。他说,“近20年来,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实行了促进经济现代化和工业增长的改革开放政策,其目的在于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所走的道路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持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这一政策使中国近年来工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他接着说,“经济的快速增长无论在世界何地总是引来一些新的问题,但邓小平身后留下的一个团结、稳定的中国政府和党的领导,我对中国朋友们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充满了信心。”
尼雷尔于1985年11月主动辞去总统职位后,于1986年8月被推选为南方委员会主席,致力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发展事业。他对邓小平促进第三世界的合作与发展所做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发展中国家对此充满信心。我相信中国将会继续与77国集团在国际事务中努力合作,继续向愿意学习中国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
尼雷尔最后表示,“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对中国在以江泽民主席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领导下继续保持稳定并取得更大进步充满信心”。
(本报约翰内斯堡2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