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 四川邻水 638500
摘要:目的:对脑挫裂伤患者开展护理,分享护理流程。方法:将我院收治脑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护理过程总结、讨论。结果:患者入院后呈现出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并发症,采取手术干预,患者护理后,3人死亡,治疗及护理后患者满意度较为理想。讨论:对脑挫裂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式可提升护理质量,使患者恢复速度提升。
关键词:脑挫裂伤;综合护理;死亡率
脑挫裂伤为原发性脑损伤,在外力作用下可能会出现软脑膜损伤及脑皮质出血。脑组织受到外力作用会使颅脑呈现直线运动、旋转运动。患者患病后意识可能受到影响,并且会持续较长时间,死亡率较高。患者意识恢复后脑部功能可能受损,典型症状为神经功能紊乱、失语、偏袒、脑水肿等。该类疾病主要干预方式为保守治疗,减少患者应激反应,维持患者体内生理平衡,防止产生并发症。本次研究将我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流程进行总结,为临床护理做出参考。
1资料与方法
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作为案例,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32人、18人,共计50人。患者住院后表现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现象,经过仪器检测后,患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等并发症。患者年龄为25-58岁,平均年龄为(41±2.12)岁。
1.2方法
1.2.1术前干预
患者入院后病情处于不断变化过程,所以应当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并与医师做好协作,告知家属做好思想工作,对患者施以颅脑CT检测,确诊后,做好术前全面检查,手术需在患者入院2h内开展,使患者在短时间将病情控制。
1.2.2术后护理
手术后,护理人员需在病房中观察患者瞳孔、意识、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意识能够判断是否产生脑水肿、颅内高压。颅内压提升,患者会出现反应迟缓、意识模糊、嗜睡等情况,患者情绪会变得烦躁,并可能出现急性意识障碍,若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应当及时报备医师,并使患者呼吸顺畅,患者需呈平卧位,头部抬起20cm,有助于静脉回流,使颅内血压降低,为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滴注甘露醇及速尿。观察患者瞳孔可判断患者颅内压增加情况,主要观察患者瞳孔对光反应及瞳孔大小以及动态变化,若产生异常应当及时报告医师处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主要内容是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变化,每隔2h做一次记录[1]。若患者血压持续增高,脉搏波动次数过大,呼吸不均,说明患者可能出现脑疝问题,护理人员需通知医师做好处理。颅脑损伤患者会出现低热反应,丘脑下方损伤患者会出现中枢性高热反应,但也不乏存在低热现象。手术后患者体温若是不断提升,应当考虑是否出现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等。护理人员需分辨出患者并发症类型,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干预方案。
1.2.3脑室引流干预
为避免患者后颅内压提升,在手术过程中需为患者安置引流管,将残血及脑髓液引流,引流瓶高度需做好调整。移动患者过程中需夹闭引流管,防止出现反流现象,致使患者颅内感染。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若产生大量鲜血应当报告医师,为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引流管,应当告知家属实时监督[2]。
1.2.4昏迷管理
患者若呈现昏迷状态,护理人员应当保障患者呼吸顺畅,防止患者舌根后坠,利用仪器将患者呼吸道异物清理,若患者分泌物较多应当将患者切口切除,随后为患者供氧,做好切口细菌护理。每日为患者覆盖更换纱布,为患者套管做好消毒,使套管顺畅,将痰液等清理,但是吸痰时间需控制在15s以下,连续吸痰时应当注意操作规范性。病房温度需要做好控制,最佳温度在24℃,湿度为60%,拔管前需堵管,观察患者反射反应,呼吸能力等,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套管拔出[3]。
1.2.5液体摄入
患者手术后可能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情况,手术后需要为患者静脉注射药物,输液速度应当控制,摄入量需保持在1000-2000ml/d,生理盐水摄入量需在500ml以下,输液速度保持在15滴/min-25滴/min,使患者每天排尿量保持在600ml以上,输液时应当先注射抗生素,然后输入脑细胞活化剂,并防止药物外渗。术后3d后患者若持续昏迷,需利用鼻饲保持营养供给,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品。
1.2.6基础干预
强化基础护理,对患者口腔、皮肤、泌尿系统症状观察,若长期卧床及昏迷,应当着重施以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当遵循“七勤、六洁、三防”原则,防止患者压疮产生,若患者发病后无法合眼,应当采取凡士林纱布遮盖,防止角膜炎产生[4]。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干预的并发症产生情况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利用spss21.0行数据处理,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本次综合性护理后,50名患者中,3人死亡,其余患者产生并发症,并采取手术方式干预。术后保守治疗及综合护理效果明显,患者并发症产生率低,护理满意度较高。见表1.
表1 50名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
3讨论
脑挫裂伤为临床重症疾病,为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并减少疾病死亡率,患者在入院后便应当提供全面的护理,使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工作开展,并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进行实时监督,护理过程中需观察患者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针对不同程度变化,需做好防护工作,必要条件下及时通知医师处理。若患者入院后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应当积极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及口腔,使患者能够正常护理,并且注射生理盐水或者药物时应当控制摄入量,监测患者心肺功能,防止并发症产生。颅内高压容易使患者生命受到威胁,所以应当采取针对性干预方式,缓解患者颅脑压力,防止患者血粘稠。在本次护理过程中,护理环节较为全面,护理效果较为理想,所以临床护理可借鉴。
参考文献:
[1]许明伟,任明亮,梁鸿,徐伦山,许民辉.额叶脑挫裂伤伴额眶前颅底骨折的显微手术治疗[J].创伤外科杂志,2018(06):419-421+426.
[2]王鹏,孙洪涛,董俊强,涂悦,张赛.儿童脑挫裂伤的临床分析及救治策略探讨[J].天津医药,2018,46(05):523-527.
[3]司晓明,王春宝,刘文静.观察研究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重症脑挫裂伤的疗效[J].中国处方药,2018,16(04):67-68.
[4]谭海青.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6(05):816-817.
论文作者:刘碧琼,刘晓琳,张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颅内论文; 血肿论文; 颅脑论文; 瞳孔论文; 医师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