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试论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回顾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中,始终坚持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思想政治教育较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其主要经验有: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服务于落脚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支持和保证”,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建设“两张皮”的不良现象,达到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加强经济建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思想教育方法,并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明显增强。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途径。从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出发,做到区分层次“对症下药”。切忌目标单一,内容划一,方法死板,急于求成的错误做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实性的高度统一,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吸收借鉴、继承创新的方针。实践证明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处理吸收与借鉴,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更要着眼于在新的历史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创新。只有这样,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法宝”才能再创辉煌。
二
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深刻变革,必然引起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上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新世纪,就要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创造性。
一、明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要教育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强有力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来评价改革的是非得失,正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坚定信心,积极地拥护和支持改革;使人们能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意识,坚信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最终在于自己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努力为加快发展多作贡献;使人们能充分认识“稳定压倒一切”,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才能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从而正确对待改革中利益关系的调整,妥善处理三者利益之间的矛盾,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二、突出“党员干部、青少年”两大重点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向全体公民的基础上应重点放在党员干部、青少年的身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不注重思想修养,放松主观世界的改造,在社会中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甚至成了反面“典型”。只有用科学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带动和影响广大群众,从而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巨大的人格力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因为青少年正处在人身发展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尚未定型的特殊时期。一方面,易于接受先进思想理论,另一方面,他们的政治鉴别力和免疫力较低,思想的波动性较大,是各种势力最想利用和争夺的对象,所以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十分迫切重要。
三、把握广大干群理想信念教育这一核心内容。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社会利益分配的调整,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实际问题和思想困惑。我们要有效地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道德性的纯洁性,在各种困难和风浪面前都能保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因此,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的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广泛深入地开展“三基”(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教育,不断增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牢固树立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同时,引导人们全面辩证地看待形势,正确地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四、采取以整风精神来解决突出问题的主题教育形式。以整风精神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党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最典型的是延安整风运动,通过整顿学风、党风、文风,使党内不良的思想倾向得到了有效纠正,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提供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保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党作出了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决定,要求通过教育,把学习理论、武装头脑与整顿思想、改进作风结合起来,着重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形式。
三
面向新的世纪,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对象、内容、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地开拓新领域、探索新路子,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一、积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一是要在全社会兴起读书学习的热潮,把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武装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特别要注重在学习中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理论学习与改造客观世界以及改造主观世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灌输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二是要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注重信息高速公路,国际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开发和利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团结、稳定、鼓励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弘扬主旋律,防止思想文化垃圾的传播。三是要精心组织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广大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得到自我教育,实现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四是要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力度,使基层的文化站、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群众活动中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和严格组织管理的关系。高尚的思想道德的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既要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靠科学规范的严格管理。在强调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制度建设,注重实现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的有机结合。所以,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健全严格的组织管理体系。首先要健全各种组织,不给社会留下谁也不管和谁也管不到的真空地带;其次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安排专门机构和人员来检查考核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造成一个扶正压邪、扬善惩恶的社会环境。要十分注重把党员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融于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中。
三、充分发挥人格力量的感染作用。一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不仅提高他们思想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优良品质,以高尚的人格力量来感化人、带动人,赢得人心。二要发挥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他们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让人们感到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崇高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充分利用放大人格力量的功能来搞好思想政治教育。
四、努力形成全党高度重视、各方协调配合的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有一个健康协调的环境,形成强大的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努力形成全党抓、全社会参与,多方面配合的机制。特别要使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科技教育等职能部门工作者意识到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神圣责职、明确责任、齐心协力,共同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