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实践中的经验论文_刘明明

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实践中的经验论文_刘明明

四川东方佳信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针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实践中存在的细节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包括给排水管道降噪措施,管道穿越楼板时预留洞的处理,住宅套内给水管道预埋的施工处理,UPVC 排水管安装时应注意的细节。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维修和运行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关键词:管道降噪;预留洞;管道预埋UPVC

一、管道穿越楼板时预留洞的处理

管道穿越楼板时的预留洞,建议采用管道留洞器进行,它不仅施工方便,而且不易移位,外观光洁整齐效果好。所谓管道留洞器,就是采用焊接钢管制作的留洞模具,在楼板模板支设完成后直接固定在模板上的模具,外刷脱模剂,便于混凝土凝固后拆除。管道比较中的管道井楼板预留洞时,不要直接对各个管道单个留洞而是将成排管道统一留槽,并且钢筋照常绑扎,因为安全角度考虑,预留钢筋网片,可以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待管道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楼板封堵,这样即可以保证管道的垂直度,又便于安装施工。但是在留洞前,一定要和结构专业沟通好,对洞口周围作好附加钢筋,以补偿管道安装时必须切断的钢筋而引起的结构损伤。

二、住宅套内给水管道预埋的施工处理

管道预埋主要有三种情况及注意问题(1)在吊顶内敷设:在精装修明确有吊顶时可以从吊顶内走主管并沿墙引下至各用水点,优点是给水管道与其它专业的管道交叉少,维护检修方便。据笔者了解在广州目前的装修风格主要趋向于简约、现代的风格,在各楼盘中采用全吊顶装修的比较少,因此管道的布置受装修的限制,缺少灵活性,目前较少采用。(2)在找平层内敷设:现在的建筑均采用楼板现浇的方式,故楼板上不再有找平层,因此给水管道不能安装找平层内,诸如在现浇板压槽等等安装方式,均对楼板结构造成损伤,均不可取。

(3)沿墙敷设:现代的建筑,基本都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给水管道可沿墙角敷设,也可以在楼层填充墙内安装,但是前提是安装管道的墙体不能剔横向槽及竖向槽,可以用高标号混凝土预制U型槽,砌筑在填充墙内,以便安装给水管;剪力墙绝对不能安装水管道。

三、PVC-U塑料排水管安装时应注意的细节

重点控制的部位:(1)管道穿板洞处的管外壁应打毛使其粗糙,与混凝土结合更紧密,达到防水目的。再可加设橡胶止水环防水效果更好。(2)施工人员在安装伸缩节时往往是对承插口全部插入,施工中伸缩节必须留出伸缩缝(10~15)m m,否则无法起到伸缩作用,反而会因橡胶圈活口而增加漏水机会。(3)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按规范要求做好管道支、吊架,防止管道断裂。

四、给水设计

1 自动排气阀的作用

设有延时自闭阀的蹲式大便器的楼房给水系统,如学校、旅馆、办公楼等,如果在给水管系统的最顶层设有自闭阀,最好在管系的最高点增设自动排气装置。因为给水用的延时自闭阀能很好地控制水流,但却不能很好地控制气流。当系统停水时,给水管内常积存有大量的空气。系统恢复供水后,管系内空气常会被水流压缩至管系顶部而形成一个压缩空气区。此时有人再按下延时自闭阀的按扭时,则压缩的空气会伴随着水流喷薄而出,常会将便器内的污物吹到地面以上,甚至溅到入厕者的衣物上。在管系的最高点设一个自动排气阀则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 适当增设单体建筑户外控制阀门

传统的住宅给水设计是在每一根立管的底层出地面处设切断阀门,而户外小区内则是一个建筑楼群组共用一个地下控制阀门。我认为立管底部的给水阀门不可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当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时,可以及时关闭给水总阀,减少排污量,从而有效地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而小区内多设阀门的目的则是为了物业管理部门在对楼上某住户的管道进行维修时,能方便地从楼下户外将水源关闭,从而减少对一楼住户的干扰。事实上,下水道堵塞和管道维修均在所难免。以停水范围不超过100户时设室外总控制阀为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注意室外阀门的安装型式

室外安装的阀门大部分都是口径为DN75以上的截止阀或闸板问或蝶阀,一般均是法兰安装,而且有国家标准图。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这些装于地下的阀门一旦损坏时如何更换?埋于地下的管道没有多少伸缩的余地,更换阀门时很难塞进法兰垫片,常常要挖地坑和割管子,费时费力,停水时间长。而施工图设计时,在每一个法兰连接阀处设一个伸缩器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一点,教科书和规范上都没作规定,却十分实用,且投资不多。

五、排水设计

1、地漏与存水弯的配合

规范上没有规定排水地漏一定要设存水弯,但这确实能影响用户的使用。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上将带水封的圆形钟罩式地漏分为了甲、乙、丙、丁四种,虽然标准图上对存水部分的高度都作了具体规定,但都有一个存水量小,水封易因水的蒸发而被破坏的毛病。且往往制造和安装时还达不到设计的要求。笔者认为凡是室内承接有粪便污水的排水系统的地漏,均应配套存水弯。此可有效地防止串味现象。

2、室内排水管最小管径

一般讲,污水池、小便器(槽)等器具的排出管最小管径为DN32~50,而含有粪便污水的最小管径为DN100。通过观察后认为这各种规定只适用于楼面排水,而不适用于地面排水。原因如下:DN32-50的管径较小,容易堵塞,且不易疏通(疏通器在其内不易拐弯)。在楼面上排水管系统尚有楼面下管道清扫口可用,而在地面上的小排水管堵塞时,则往往要扒开地面方能维修。笔者的经验是,在地面以下敷设的排水管最小管径宜为DN75,那样并不需要多增加多少投资,也不占用使用空间,但却方便使用和维修。对于楼房合粪便污水的底层排出横管,使用DN150为最小管径更适合中国国情。一般这段横管长度不大,由DN100改为DNl50也不会增加很多投资,但却能极大地减少管道的堵塞机会。而改变管径位置宜设在立管地面以下的地方,这样并不影响地面以上的空间。

3、污水紧急排出管

对于厨房和厕所相邻的住宅来说,如果厨、厕是单独的排水管系统,则直在最底层为两系统作一个紧急排出联通。笔者的做法是引一个地漏由厨房至厕所管系或由厕所至厨房管系。其目的是一旦一侧的排出管突然堵塞,仍下泄的污水溢出地面时可由此地漏进入另一系统排出室外,而不至使室内其它房问大面积被污水浸漫。

对目前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来说,下水管道发生堵塞现象是绝对会发生的,只是堵的次数多与少的问题。设计人员对习惯作法的稍作改动,则可较大程度地方便用户。有地下室的时候,进户控制最好应该在公共区,维修时方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与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通过对管道穿越楼板时预留洞的处理、住宅套内给水管道预埋的施工处理、给水设计、排水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从而提升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GB 50015- 20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2] GB 50096- 2013,住宅设计规范

[3] GB 50242- 201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 CJ J30- 1989,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施工及验收规程

[5] 06MS20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备

[6] 王素卿.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北京 中国建筑标

作者简介:

刘明明,38岁,四川东方佳信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专业监理及设计工作14年,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能力较强;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工作作风务实。

论文作者:刘明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实践中的经验论文_刘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